APP下载

基于BP辩论模式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2017-11-15王飞宇

教学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行动研究辩论

王飞宇

[摘要]英国议会制(BP)辩论作为目前国际校际英语辩论赛通用的一种模式,具有涉及国际热点问题广、锻炼学生思辨分析能力和英语实用表达能力的特点,已走进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实践英语课程为例,通过行动研究开展了基于BP辩论模式的渐进式口语教学模式,即第一阶段结合教材主题进行自由辩论练习;第二阶段进行小组式思辨情景训练;第三阶段进行简化版议会制辩论。基于文秋芳的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初步探讨了该教学模式体现学生思辨能力的3个主要认知技能:分析技能、推理技能和评价技能。

[关键词]议会制(BP)辩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4-0082-05

0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而国际化人才的英语能力主要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来培养和提高。王守仁[2]教授在对《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的要点解读中指出,《教学指南》提出帮助学生了解中外不同的世界观、 价值观、 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领导力。在课程设置方面相对灵活,可根据本校特色开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英语教学逐步重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将辩论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课堂已成为常见的教学活动。2010 年第14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首次使用英国议会制辩论模式,发起了全国范围内对英国议会制辩论的研究和学习。部分学者和教师逐渐尝试将此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当中,提出了教师应灵活运用BP辩论賽制规则,根据课程设置组织辩论活动[3],并建议高校教师要充分对学生进行培训,使其了解BP辩论的规则和流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辩论发言的时间,使全班同学参与到辩论当中[4]。然而,很少有学者和教师将此种辩论模式应用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中。

在此背景下,笔者开展了为期两学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分组小班(约30人)实践教学;在口语教学中,笔者首次使用了英国议会制(BP)辩论模式(以下简称为 BP 辩论),尝试使用立论和驳论的演讲式辩论模式,旨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国际化人才的英语能力[5]。

1英国议会制(BP)辩论模式及特点

1.1BP辩论模式

BP辩论模式(见表1) 主要模仿英国下议院的辩论制度,是目前国际校际英语辩论赛通用的一种赛制。BP 辩论由正反双方组成,每方有两队(如政府方上议院,政府方下议院),每队2人,共4支队伍,一场辩论共上场8人。4支队伍围绕当下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如政策、价值观等内容)展开辩论,每支队伍和队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

1.2BP辩论特点

1) 辩题内容涉及国际社会的现状、热点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思考。以刚刚结束的2017年第20届“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赛区的辩题为例,题目涵盖了青少年肥胖问题、女权主义者看待全职家庭主妇问题、 雇主是否可以获取雇员的犯罪纪录等问题,其中决赛的辩题为“This House Believes That it is immoral to charge interests on loans”(本院认为贷款收息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作为4强终场辩论,体现了学生辩手们对银行放贷收息这一经济行为的理解和剖析,以及对西方历史文学和宗教的知识积累与考察。

3) 辩手发言时间长,将演讲与辩论相结合。不同于其他辩论赛制,BP辩论的每位辩手均需要进行7分钟的连续陈词,即演讲性发言。这要求学生们既要掌握演讲的要素,又要将辩论和即兴演讲相结合,不单要倾听对方的观点和论据,随时梳理自己的陈词,而且要将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个人风采通过7分钟的发言体现出来。

4)对方辩手可要求质询(POI)。在每位辩手的7分钟陈词时间里,第2~6分钟对方辩手可提出质询(POI),发言的辩手可选择回答或拒绝接受质询。POI是BP辩论中的精彩环节,既考验辩手的心理素质,又对其临场思辨能力提出挑战。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文拟根据基于BP辩论模式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行动研究,旨在探究以下两个问题。

1) 如何开展基于BP辩论模式的渐进式口语教学?

2) 基于BP辩论模式的口语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锻炼体现在哪些方面?

2.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河北省某高校2014级大学英语实践班(2014级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考试择优录取),共30人。课上采取分组模式开展口语教学活动。

2.3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按照教学计划、教学行动、课堂观察、即时反思、修改计划和改进教学行动的循环操作程序,以解决教学中出现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7]。笔者通过行动研究法逐步推进基于BP辩论模式的渐进式口语教学,并根据课堂反馈即时改进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难度。

2) 定性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教师课堂观察、学生辩论的录音和辩论后对辩论小组的访谈来进行。其中教师课堂观察作为行动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用于教师随时调整渐进式BP辩论模式的口语教学;学生辩论录音和辩论后小组访谈,重点考察学生在BP辩论中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情况,以及学生对BP辩论过程的体会和反馈。endprint

2.4研究过程

研究时间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到2016年春季学期结束,每学期安排两场辩论活动,约6个课时(与平行班相比,本实践班的教材讲授课时有所压缩,剩余课时用于实践教学)。辩论活动安排如下:(1)第一学期进行自由辩论,分正反两方,话题与教材单元主题结合;(2)第二学期进行小组思辨情景训练,角色扮演做出陈词,重点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3)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进行简化版BP辩论。

3基于BP辩论模式的渐进式口语教学模式分析由于BP辩论模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要求较高,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直接进行BP辩论难度很大;因此笔者基于scaffolding理论[8]采取渐进式教学方式,从学生大一上学期开始接触辩论逐渐过渡到简化版BP辩论,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适应BP辩论这种演讲性辩论模式,并通过课堂观察把握学生的辩论完成情况,即时调整教学行动。

3.1第1阶段:自由辩论(第1学期)

自由辩论的辩题主要与教材主题结合,共进行了两场辩论,“Is learning English necessary for college students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版第1册Unit 6:Earn as you learn?)和“Should universities provide wifi service on campus?”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版第1册Unit 3:Digital campus)。

在第一场辩论中,正反两方共选出8位辩手进行陈词,其余的22位同学在自由辩论环节可向对方发问。从8名辩手的陈词来看,他们可以清楚地表达本方观点,分析英语学习对大学生是否必要;然而,在自由辩论的环节其他同学参与度并不高,22人中仅有3人参与发问。根据低参与度的状况,筆者在第2场辩论中即时调整辩论规则,将所有同学分成6组,同一辩题进行3轮辩论,每位同学均作为辩手,除陈词外在自由辩论环节均可发问。

3.2第2阶段:思辨情景训练(第2学期)

笔者将班级分为6组,每组5人,组内同学根据特定情景(情景选材来源于学生的小组项目—movie analysis中的主题,教师根据主题进行改编)进行角色扮演,站在自己角色的立场上分析形势,在组内做出陈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进行陈词展示。现以“survival in the lifeboat”这一情景题目为例进行阐述。

Five people are in the same lifeboat.They are:a scientist,a politician,a philosopher,a worker,and a farmer.Suddenly,the boat is taking in water and begins to sink.In order to lighten the ship,they throw away all the luggages;however,it won′t help unless they abandon one person.If one person is off the boat,the other four can live.Who will be selected to be abandoned?

Instruction:Form a group of five,suppose you are one of the 5 people on the boat,and come up with a convincing statement that will persuade the other four to keep you in the boat.

该情景训练共有5种角色,分别是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工人和农民。由于5人在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上,必须要牺牲一人下船,才能保全其他4人的生命。 在小组角色扮演中,学生各自选择角色,通过逻辑分析思考后做出角色陈词,目的是劝说船上其他人选择把自己留在船上,即分析自己留下的必要性。在全班的展示环节上,小组各角色陈词后全班同学将会投票选出牺牲的那个角色(即陈词效果不佳的角色)。

根据文秋芳教授构建的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9],该思辨情景训练主要锻炼学生认知技能中的分析(如识别、比较、区分等)、推理(阐述、论证等)和评价(评判论点、论据等)。以扮演农民的学生为例,他在陈词中进行了自己身份的识别,如“I can teach you to plant something to eat and drink”,并进行了推理进一步阐述自己留下的必要性,“When we arrive at an island, with me all of us can survive.”在每场角色陈词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角色评价,根据陈词中的论点和论据进行评判;在其中一场角色点评中,学生指出了哲学家陈词的不足,“哲学家只笼统讲出了他对人类思想的指导作用,并没有讲清楚在目前船上的生存局势下他存在的作用,与其他角色相比他的论点太站不住脚了,所以他应该被扔下船”。

3.3第3阶段:简化版议会制辩论 (第3和第4学期)在学生第3学期第1周的课上,笔者给学生介绍了BP辩论的规则和模式,并播放了BP辩论赛视频,学生普遍反映BP辩论队伍角色过于复杂、每人发言时间过长、辩题政治术语多不容易理解、POI质询压力太大等担忧。基于学生反馈的问题和难点,笔者在BP 辩论规则的基础上做了以下简化处理(具体规则修改见表2)。

2) 将BP辩论的4支队伍(政府方上议院,政府方下议院,反对党方上议院,反对党方下议院,每方2人)修改为两支队伍(政府方和反对党方,每方4人)。由于BP辩论的4支队伍辩论角色相对复杂,辩手既要考虑自己所在的大阵营(即政府方或反对党方)的主要观点保证不与其相悖,又要突出自己队伍的角色(上议院或下议院)和观点以争取自己队伍的胜利;因此将其简化为两只队伍,即政府方和反对党方。endprint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基本可以承担一辩到三辩的角色任务,即立论、进一步论述、驳论等陈述; 然而对于四辩的角色尤其是总结对比两方观点的任务学生尚不能完成,即学生无法对整场辩论的核心辩驳点进行提炼和概括。

3) 修改辩题。保留核心主题,尽量换掉政治术语,或将政策类辩题修改为价值观类辩题,以便学生进行思辨练习。以关于“homosexuality” (同性恋)的辩题为例,原议题为“This House Would ban any scheme intended to cure′ homosexuality” (政府将禁止任何“治疗”同性恋的计划),这属于政策类型的议题;修改后的辩题为“Is homosexuality a personal issue or a social issue”(同性恋是个人的問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属于价值观类的辩题。

4学生思辨能力在BP辩论中的体现分析

根据文秋芳教授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现结合学生BP辩论的辩词、辩论后小组访谈和学生评价对模型中的3项核心技能展开分析。

4.1分析技能:以学生对辩题关键词的识别和澄清为例从辩论录音的辩词分析中发现,学生能够抓准辩题的核心关键词,并进行定义澄清和解读。以“gun control is better than gun rights”辩题为例,政府方一辩的陈词中说到,“let′s have a look at the definition of gun control, it means government should strictly control the purchase and use of guns”, 该学生抓住了政府对枪支控制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枪支购买和使用。从学生小组访谈来看,反映出他们在辩论前期准备期间主要对辩题涉及的时事和相关概念进行识别和解读。

政府方小组在辩论结束后的访谈中提到:“中国没有平民百姓带枪的传统,平时我们也不会谈枪支管制的问题;但在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枪支管制问题很多,所以我们主要查了枪支管制主要控制的几个方面,比如枪支购买,流通,持枪居民的要求之类的。”

4.2推理技能:以学生对立论观点的拓展和质疑对方观点(驳论)为例从辩论录音的辩词分析中发现,学生主要使用事实案例进行立论观点的拓展,这在二辩和三辩的陈词中体现较多。在辩论中政府方二辩讲到,“We all know that shooting happened continuously in U.S.….examples of students using guns are going up…in April 16th…33 people were killed…”,此辩手使用了发生在美国校园的恶劣枪击事件,以支持本方要严格控制枪支的观点。从学生陈词内容来看,他通过对事实论据的列举和阐述,能够有力地支持本方立论;从逻辑思维能力角度出发,锻炼了学生应用从抽象到具体、从总述到分述的思维结构。

在辩论过程中,比较精彩的环节是双方的驳论,即质疑对方观点,极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推理技能。从反对党三辩的辩词“Gun control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less violence…some people just assume criminals would be stopped by gun limits set by the government”中看出,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从对方的立论出发,寻找可利用的切入点,指出了对方提出的“对枪支严格管制能够减少犯罪”这一观点并不成立,原因在于罪犯不会因为枪支受管制而不去犯罪,并进行了假设和推论,如罪犯会寻找其他途径如黑市购买枪支去进行犯罪活动。

反对党小组在辩论结束后的访谈中提到:“我们上场前准备的对方观点在场上对手可能没讲,所以在听他们发言时,我们想办法找到他们说的反例,这样就容易反驳他们了。”

4.3评价技能:以peer assessment为例

在每场辩论比赛进行中,台下的同学均作为评委,采取peer assessment(同伴评价)的方式,主要根据辩手的逻辑推理(4分)、立论/驳论(3分)、语言表达(2分)和团队合作(1分)这4方面为每名辩手进行评分;主要锻炼学生对台上辩手阐述的论点、论据和阐述有效性进行分析评判,并增加了学生对整节课共4场辩论的参与度。

学生在评价表上写道:“立论只有一条,枪支管制能减少犯罪,并没有回应反方的反驳:罪犯会在黑市买枪支进行犯罪。”“她举了很多枪击案造成死亡的例子,但没说为什么枪支管制能有效减少犯罪。”

5结论

考虑到英语辩论尤其是议会制辩论(BP)锻炼到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国际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上,笔者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了3阶段渐进式基于BP辩论的口语教学模式:1)第一学期适当地引入自由辩论,辩题与教材紧密结合,启发学生对大学生活的辨证思考以及自我观点的简短表达;2)第二学期,逐步开展小组式的思辨情景训练,重点锻炼学生思辨能力中分析、推理和评价的三项主要认知技能;3)第三和第四学期,在第一学年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基础之上,开展了简化版的BP辩论,通过缩短每位辩手发言时间,降低辩论队伍的复杂性和修改辩题。在学生思辨分析能力方面,通过学生的辩词和辩论后对小组的访谈,学生对辩题关键词的识别和澄清、立论观点的拓展和质疑对方观点反映出对他们认知技能中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锻炼。采取peer assessment(同伴评价)对辩手进行评分,锻炼了学生认知技能中的评价能力,即对论点、论据和结论的评判。

此外,笔者在此行动研究中发现了以下两个问题。

1) 本研究对象为择优选出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试点班级,人数相对少,学生英语程度较高,辩论活动进行地比较顺畅;针对平行班大班授课以及对英语程度较低的学生,此种教学模式应如何进行。endprint

2) 本次渐进式基于BP辩论的口语教学模式中并没有采用BP辩论规则里的辩手质询(POI)环节,在以后的口语教学中是否可考虑使用质询环节,这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要点解读[J]. 外语界,2016 (3): 2-10.

[3]王琪.活用议会制辩论规则组织英语口语教学. 科技信息[J].2012(15):286-287.

[4]張永敏.在英语教学中实施BP辩论模式[J].新西部(理论版),2012(26):189-197.

[5] 林晓,何莲珍.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思辨能力培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1): 61-66.

[6] 淮艳梅,王家明,袁庆锋.“议会制英语辩论课程” 的交互理据与效应——“国会议员” 角色协同对思辨能力与二语习得的促进作用[J]. 外国语文, 2013(4): 153-157.

[7] Kemmis S,McTaggart R.The action research planner[M]. Geelong,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1988.

[8] Wood D, Bruner J S,Ross G.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76,17(2):89-100.

[9]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 外语界, 2009(1): 37-43.

AbstractBritish Parliament (BP) Debate has been a popular debate mode in both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ollegiate English debating contests.Currently BP debate has been utiliz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as it stimulates students′ discussion about global hot topics and enhances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s well as language competence.Through action research,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resenting a scaffolding teaching mode of utilizing BP debate in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with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ample course—college practical English.The three basic procedures of the teaching mode are as follows: firstly,free debate practice using textbook related topics;secondly,group work of situational logic reasoning practice;thirdly,revised version of BP debate practice.Based o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ree major cognitive skills reflected in students′ debate practice:analysis,inference and evaluation.

KeywordsBritish parliament (BP) debate;oral college English;action research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动研究辩论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关于七年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行动研究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评价方式的行动研究
同影子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