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你的语言“化化妆”

2017-11-15朱晓荔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责任人生语言

朱晓荔

文采是文章的生命力。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从学生作文的角度来看,怎么能让文章亮丽起来?最为简便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在文中制造几个亮点;而制造亮点,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扮靓文章的语言。

一、运用修辞——虚拟情境,联结真实世界

修辞,是语言的靓妆。通过修辞虚现,可凸现语言的张力,让读者在虚拟情境下感受生活的真实,名家作品大体有此出色表现。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叶子出水很高”,若仅此,那差不多就是躺着等死的句子了。后面的比喻辞格使得句子境界为之一变:将“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形象生动,二者的相似点是“亭亭玉立”,让“叶子”的“挺拔”跃然眼前,“舞女的裙”给人一种动感,这样就将静态的“叶子”写活了。这里的“活”,指的就是句中比喻虚擬了情境,诱发了读者的生活感受,达成了“艺术的真实”这一审美效果。这种语言运用方式,可说是比比皆是,这里略举几例。

风像一把梳子,舒畅地梳理暮色、枝条、瓦棱、街道和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风,抚摸着大地,吹绿了草儿,带来了春天。

将抽象的“风”具体化,似“梳子”“梳理”着大地上的万物,直叫人“舒坦”了得。又将“风”赋予人的行为,“抚摸”感受到“风”的温柔,“吹绿”呈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这只是电影,神经病!”“就是因为它只是电影——我知道真的战争将残酷千倍!”癫者一路哭着出去,把正午的日头哭成昏月。

运用夸张,将“日头”哭成“昏月”,可见癫者苦痛之深,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想象出癫者对备受战争之苦的人们的同情,体味其悲悯情怀。

叔本华说:人生就是事先知道肥皂泡终究要破裂,却仍努力将他吹得更大更远的一种无奈。

引用加比喻,究竟是否要吹人生的“肥皂泡”,全在于个人的价值取向。

二、涂抹色彩——色彩斑斓,创设七彩生活

生活的多彩,必将决定了语言的七彩。如果说色彩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因素,那语言中的色调就是“流光溢彩”生活的再现,令人读来有种历历在目之效。

那些童年往事像青藤上缀满的朵朵纯白色的小花,在回忆的月光下次第绽放。

都说难忘最是童年!但如何表现变幻多彩童年的丰富内涵呢?“青藤”之青色,象征希望,代表生机,还有清纯。“小花”纯白色给人一种“单纯”之感,“青”“白”交辉相映,令人回味,一如纯真明澈的童年。还可举两例。

乡居的日子如一钵闪烁的黄金,在贫乏的生活里流溢着贵族的光辉。

用光彩夺目的“黄金”来比喻,言旅行者久闻城市之喧嚣,长久未能感悟“乡居的日子”之宁静、单纯,突出乡居给人带来的惊喜和满足,珍惜之情蕴藏其间。

雨像银灰色的蛛网,罩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空灰沉沉的,像墙角的屋顶剥落的白粉。

秋季落雨,本来就带给人一种沉闷、压抑之感,加之“灰”的蛛网,愈发撩起愁绪;“灰”的天空像“白粉”,黯淡了世界,也黯淡了心情。

三、再现细节——抓准特点,呈现完整形象

细节决定成败。当确定描写对象时,采用修饰限定性的词或短语(定语、状语)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谓语动词,用以强化凸显所写对象的特点,使得被写对象以最佳姿态站立,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独特而清晰的完整感受。

母爱是一件廉价的手工毛衣,能在10度以下御寒。

母爱无价,却以“廉价”言之,这种巨大的落差,反而激起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感恩,“10度以下”,是爱显现的背景。愈是寒冷,愈衬出母爱的伟大:抓准母爱的特性,母爱完整而立体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很多习作,也大体会运用这一技法。

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些敏锐细小的疼痛,让我抵抗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麻木。

“呼啸而来”,这麻木有多大阵势啊!如斯修饰,可窥“麻木”在“我”身上落下的累累伤痕,更见出“我”愿意迎着坎坷逆流而上的勇气与决心。

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里,却小心得像在做客。

“小心”表明了人的心理,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形象地道出了人生的步履维艰。

四、还原场景——生动直感,赋于现实具象

生活场景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动态的画面拥有着丰富的信息内涵,在场景的还原中,往往能超越现实的束缚,通过文字的想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只要你飞,那堵墙就比你矮。

这是个绝佳的句子。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有时置身其中,“庐山面目”发现不了。但是,强迫自己飞起来,困难就会向你屈服。这来自生活的独特感受所形成的一个个独特场景,实实在在地为我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你知道人生是怎样一种特性了吧?提醒人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出现差错是无法弥补的。

跌下来的都是往上爬的人。

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往上爬”者逢迎拍马,唯利是图,结果却“跌下来”。两种状态,境界迥异,人生该何去何从,不言而喻。

当你无法推开门时,拉一下试试。

“推门”“拉门”本是寻常举动,在此却是生活的策略。当一种方法行不通时,你是否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五、叠加呈现——感观重叠,丰厚表现艺术

语言的生动最好是各种感觉的会聚,可视、可听、可嗅、可触。在如此重重叠叠中,对象就立体了,丰满了。

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生命的甜汁永远来自压干的蔗茎。

视觉、味觉的表达让人明白成功需要付出代价。历尽天华,成此胜景,人间万事,出自艰辛。所谓的苦尽甘来正是如此吧,风雨之后才见璀璨的彩虹,磨难之后才是坚贞的美丽。再如:

当我用生命的年轮去把命运赋予的一切演示完毕,当我把忧伤的颜色化作苍白,把痛苦的痉挛刻成皱纹,把遗憾的味道品成眼泪,把不幸的灰色涂上双鬓,而把那份一尘不染的快乐孕育成嘴角永恒的微笑,我把此生叫做幸福。endprint

从视觉、味觉、触觉的角度解读幸福,幸福显得丰满——忧伤、痛苦、遗憾、不幸、快乐共同编织一幅色彩斑斓的幸福画卷。

六、超常搭配——不寻常处,收获别样风景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语用上即称之为超常搭配。搭配既要符合语法规则,但从表面看又不符合词语的语义要求,比如超出词语的惯常意义、超出事理逻辑、超出人们的认知范围、超出词语的感情色彩等等,在读者细加琢磨后,却耳目为之一新。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

“狠心贼”原本是骂人语,谴责心肠狠毒的人,是贬义词。但是,在这个语境中却表现了几个女人对丈夫的思念与爱,贬词褒用,从而使词语产生明显的变异,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这种手法也是文学上的常见手法。

运气坏就坏个彻底,坏个痛快。

“坏”是贬义词,而“痛快”是褒义词,表面上语义很矛盾,在色彩意义上难以正常搭配,实质上却表现主人公对于坏运气的接二连三的造访愤怒和赌气的心理。

美化你的呼吸。

这是布莱斯漱口液广告语。“美化……呼吸”,显然这是一个突破常规的超常搭配,前项“美化”和后项“你的呼吸”是显性搭配,也就是广告字面上所表达的内容。结合语境,就不难发现:广告产品是漱口液,那么所“美化”的“呼吸”的深层含意就是“漱口液喷到嘴里,会净化、美化你的口腔环境,从而使你的呼吸也变得清香、美好起来”。

最后,再举一个同学加工自己作文语言的例子:

原文:责任不是一个轻松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冷峻。一个人成年之后,便要担负起责任,而且,你还要时时小心翼翼。你为责任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责任回报你的却往往是痛苦。责任如此沉重,那为什么我们还要承担责任呢?因为责任能使你的人格伟大。

改文:责任不是一个轻松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你的肩头。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他给予你的,却往往是灵魂与肉体上的痛苦。这样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还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瑰宝——人格的伟大。

两段文字在传情达意上并无多大差别,但细琢磨二者的味道就不一样了:原文好似社论,说话的脸是板起的,改文却似图文并茂的画报。究其根源,改文中,抽象的意义都做了相应的形象的具体联想。“冷峻”是抽象的,但与“岩石”联系起来也就形象具体了,冷冰冰、硬梆梆、黑黝黝、不苟言笑的感觉就出来了。同样的,“责任”“痛苦”“沉重”“人格”是抽象的,但与“一份成年的礼物”“灵魂与肉体”“十字架”“珍宝”联系起来,也就具体了。

文章的语言犹如人的面孔,要想使之光鲜迷人,不妨为之“化化妆”。当然,究竟是否化妆,是“淡妆”还是“浓抹”,是方寸造景、尺幅兴波还是洋洋洒洒、泼墨如云,最终要服从表达内容的需要。

[作者通聯:江苏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endprint

猜你喜欢

责任人生语言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人生中的某一天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