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

2017-11-15贺刚陈佳琳陈美旭干凤娇陈梦蝶彭俊英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死亡大班幼儿认知

贺刚+++陈佳琳+++陈美旭+++干凤娇+++陈梦蝶+++彭俊英

【摘要】为了解大班幼儿对死亡的适用性、原因性、普遍性、无机能性、不可逆性、非肉体延续性、情绪性等七个死亡子概念的认知情况,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对31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大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他们所理解的死亡意义是宽泛的,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受时间概念与事物的具体特点等的共同影响,通常会以群体概念来认识死亡。(2)知识经验影响大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3)多数幼儿面对生命死亡时会表现出消极情绪,但也有少数幼儿不会产生消极情绪。

【关键词】大班幼儿;死亡;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9-0027-05

一、问题提出

以往,中西方学者从生物医学、社会文化、宗教、心理学等不同层面对死亡的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随着对死亡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儿童对死亡认知的问题。其中,Nagy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他认为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可分为三个阶段:3~5岁儿童认为死亡是暂时的,是可逆转的,死者会像活着的时候一样进行各种活动;5~9岁儿童认为只有被“死亡”抓走的人才会死,死亡不是普遍的,不是不可避免的;9岁及以上儿童能够认识到死亡是普遍的、真实的和不可避免的。〔1〕Nagy提出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具有阶段发展性特点的观点,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有共通之处。

皮亚杰认为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可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儿童没有确切的死亡概念,对死亡可能产生分离或剥夺的情绪感受;2~7岁儿童认为死亡是真实的,对死亡会产生神奇的想法,认为死者还有生理机能,会对死者产生罪恶感(如“他是因为我不守规矩才死的”),并且认为死者是从一种存在方式转换成另一种存在方式(如死掉的人变成天使了);7~11岁儿童认为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他们对死亡的解释通常是具象或拟人化的,死者仍然有生理机能,死亡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只发生在老年的时候;11岁及以上儿童把死亡看成是整个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具有个人的意义,认为死亡是最终的事件,死者没有生理机能,并且对死亡感到焦虑。〔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解释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框架,Koocher,Faulkner,Lonetto等基于这一框架对儿童关于死亡的认知做了进一步研究。后来, Kane,Speece,Brent,Hoffman,strauss等提出儿童的死亡概念由多个子概念组成。Speece和Brent提出死亡有三个子概念——不可逆性(一旦死亡则无法再复活)、无机能性(死后会丧失所有的生命机能)、普遍性(所有生物都会死)。〔3〕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死亡的适用性(死亡只适用于生命体)、死亡的原因性(引起死亡的原因)、死亡的非肉体延续性(死后是否还会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死亡的情绪性(对死亡的情绪感受)等同样也是死亡的子概念。

西方学者关于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早,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无法较好地反映当代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情况。研究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也有学者(如张向葵、朱莉琪、郑永爱等)开展了有关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相关研究,〔4,5〕但尚未全面反映儿童在死亡认知上所具有的特点。为此,研究者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对学前儿童关于死亡的认知做更进一步的探讨,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为学前儿童的生命教育提供一定依据。

二、研究設计

研究者通过访谈法对四川省成都市某幼儿园31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探讨大班幼儿对死亡子概念的认知情况,所涉及的子概念包括:死亡的适用性、死亡的原因性、死亡的普遍性、死亡的无机能性、死亡的不可逆性、死亡的非肉体延续性、死亡的情绪性。研究者围绕上述有关死亡的七个子概念,设计了相应的访谈问题。

死亡的适用性与原因性:在访谈中,向幼儿出示19幅图片,请幼儿判断图片中的生物或非生物是否会死亡,并说明理由。

死亡的普遍性:是不是所有人(动物、植物)都会死?

死亡的无机能性:你觉得活着的人(动物、植物)和死了的人(动物、植物)不同吗?有哪些不同?

死亡的不可逆性:人(动物、植物)死后还能再活过来吗?

死亡的非肉体延续性:人(动物、植物)死后会不会去其他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死亡的情绪性:你有养过(喜欢)的宠物吗?如果有一天你养的(喜欢的)宠物死掉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对死亡适用性、原因性的认知

1.在生物类别上的认知情况

在生物类别上,只有少数幼儿认为所呈现的生物均会死亡,多数幼儿认为仅有部分生物会死亡。为分析幼儿得出这种判断的原因,研究者对幼儿进行了追问,有如下发现。

(1)幼儿所说的“不会死”更多地是指“暂时不会死”

对认为“部分生物会死亡”的幼儿进行追问时发现,幼儿认为某些生物不会死亡的原因主要有“还活着” “有生命”“没有变老”“能够保护自己”等。当进一步追问幼儿是否认为这些生物永远不会死亡时发现:许多幼儿认为一些生物学原因(如衰老等)会导致“不会死”的生物死亡。因此,幼儿所说的“不会死”可能更多地是指这些生物“当前或暂时不会死”,并不代表幼儿认为他们“永远不会死”。

(2)幼儿主要基于生物学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生物的死因

从上表可知,幼儿主要运用生物学知识和经验来解释生物的死因,这些死因既包括自然死因,也包括非自然死因。

2.在非生物类别上的认知情况

在非生物类别上,只有少数幼儿认为所呈现的非生物均不会死亡,多数幼儿认为仅有部分非生物不会死亡。为分析幼儿得出这种判断的原因,研究者对幼儿进行了追问,有如下发现。endprint

(1)幼儿认为一些非生物具有生命

为了解幼儿是否认为所呈现的非生物不具有生命,研究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幼儿认为“火”“云”“月亮”“石头”或“毛绒兔玩具”等非生物具有生命。

(2)事物①“是否有生命”与事物“是否会死亡”并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

从生物学角度看,死亡只适用于生命体,不适用于非生命体。但在分析“幼儿认为事物是否具有生命”和“幼儿认为事物是否会死亡”的调查结果时,研究者发现,在幼儿认为具有生命的事物上,他们既判断其中一些事物会死亡,也判断其中一些事物不会死亡;在幼儿认为不具有生命的事物上,他们同样会既判断其中一些事物会死亡,也判断其中一些事物不会死亡。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幼儿的认知中,事物“是否有生命”与事物“是否会死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事实上,许多幼儿是以“没有生命”为依据,来判断一些事物不会死亡的。

(3)事物“被外力破坏”“老旧”“坏掉”“消散”或“熄灭”就会死亡

许多幼儿认为事物“被外力破坏”就会死亡,如“水把火消灭了火就死了”“电视机会被打坏的,就会死”;事物“老旧”“坏掉”“消散”或“熄灭”也会死亡,如“电视变成破旧、脏的,就会死”“火箭会坏掉,就会死”“火灭了,它就死了”“云过几天就散开了,死了”。

(4)事物“不被破坏”或“一直存在”就不会死亡

许多幼儿认为事物“不被破坏”就不会死亡,如“火箭很厚,打不烂”“石头敲都敲不烂”“月亮在天上,没人会打到它”,所以这些事物都不会死亡;许多幼儿还认为事物如“一直存在”就不会死亡,如“石头永远不会消失,不会死”“云永远在天上存在就不会死”“玩具买了以后可以一直放在那里,不会死啊”。

(二)幼儿对死亡普遍性的认知

近一半幼儿认为所有生物都会死亡。多数幼儿会从生物自然死亡的角度出发,基于“衰老”“(植物)枯萎”等原因来解释生物死亡的普遍性;还有一些幼儿会从生物非自然死亡的角度出发,以“被杀死”“被砍死”等原因解释“死亡”。但是,研究者发现,从生物自然死亡角度出发解释死亡的幼儿知道生物也会非自然死亡,从生物非自然死亡角度出发解释死亡的幼儿也知道生物会自然死亡。

还有一半幼儿认为不是所有生物都会死亡或没有明确表达观点。研究者追问后发现,多数幼儿对于有关死亡普遍性概念的访谈问题有着较为独特的理解。如,幼儿把访谈问题“是不是所有人(动物或植物)都会死”理解成“是不是所有人(动物或植物)在同一时间内都会死”。

研究者: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死?

幼儿A:但是有些人活的要长一点。

研究者:那过了很多很多天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死呀?

幼儿A:不一定,不是一下子全死,有些比他晚生的就会晚死。

(三)幼儿对死亡无机能性的认知

多数幼儿认为生物死亡后不再具有生命机能。幼儿提到的生物死亡后会丧失的生命机能包括:在人和动物类别上有“不能走路或不能动” “不能吃饭”“不能发出声音”“看不见”“不能思考”“没有感觉”“不能做梦”“没有心跳”等;在植物类别上有“枯萎或蔫掉”“叶子和花瓣变黄或凋落”“腐烂或烂掉”“没有香味“不能吸收水分”“不能再生长”等。

少数幼儿认为生物死亡后还存在某些生命机能。研究者追问后发现,非科学的知识或经验是导致幼儿产生这种认知的主要原因。

幼儿B:我觉得动物死了以后还能动。

研究者:为什么?

幼儿B:因为我看的那个动画片里面动物死了也会动的啊。

研究者:那人死了还会走路吗?

幼兒C:那就……可以呀,在天堂里就可以走路。

研究者:动物也是吗?

幼儿C:动物也是。花一般在天堂里是不会枯萎的吧,大树也是不会老的吧?

……

研究者:你是怎么知道有天堂的啊?

幼儿C:是妈妈告诉我的。

(四)幼儿对死亡不可逆性的认知

多数幼儿能够基于“生命已经没有了”“只有一条生命”“死了以后是不可以改变的”等生物学原因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逆性。少数幼儿认为死亡可逆。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将“生物个体”和“生物群体”混为一谈了,基于此认为生物死亡后会复活。另外,非科学的知识或经验也影响着幼儿对死亡不可逆性的认知。

(五)幼儿对死亡非肉体延续性的认知

(六)幼儿对死亡的情绪感受

多数幼儿认为自己在面对宠物死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有幼儿提到“我会不开心,不希望它们死”“我会伤心”“好想哭”“很伤心,就不能再做什么了”。少数幼儿认为自己在面对宠物死亡时不会产生负面情绪。比如有幼儿提到“我没什么难过的呀,因为我早就知道买的是老乌龟”“我才不难过呢,可以重新养一只”“我不会哭啦,因为有更好玩的,我家还有更好玩的玩具”。

四、讨论与建议

(一)大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存在一些独特之处

1.幼儿所理解的死亡意义是宽泛的

幼儿认为生物和非生物都会死,“事物是否具有生命”与“事物是否会死亡”并不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同时,幼儿认为“衰老”“枯萎”等原因会导致死亡,“被破坏”“老旧”“坏掉”“熄灭”和“消散”等也会导致死亡。这说明大班幼儿还不能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到死亡只适用于生命体。研究者认为,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儿童思维具有“泛灵性”特点,会把某些非生物看作是具有生命的。这一发现与朱莉琪、郑永爱等提出的5~6岁幼儿能够较好地基于死亡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可能与我们的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有关。

2.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受时间概念与事物具体特点等的共同影响

首先,幼儿独特的时间概念影响其对死亡的认知。关于死亡适用性的认知,许多幼儿认为某些生物不会死亡,但研究者发现他们所说的“不会死亡”更多地是“暂时不会死亡”。这说明幼儿主要是基于“现在”“较近的未来”等时间概念来判断生物是否会死亡的,并没有考虑到“较远的未来”。另外,幼儿独特的时间概念还表现在他们对死亡普遍性的认知中,如一些幼儿倾向于以“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为参照来判断是否所有生物在这一时间点或时间段上会同时死亡。endprint

其次,事物的具體特点与状态也影响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在对死亡适用性的认知中,幼儿依据一些事物“还活着”“没有变老”“能够保护自己”“无法被破坏”和“能一直存在”等特点或状态来判断这些事物不会死亡,依据一些事物“会被外力破坏”“老旧”“坏掉”“熄灭”“消散”等特点来判断这些事物会死亡。在对死亡普遍性的认知中,多数幼儿也受事物具体特点与状态的影响,如幼儿在判断过程中会考虑到“生物早生和晚生与生物早死和晚死间的关系”等具体问题。

3.幼儿通常以群体概念来认识死亡

在对死亡不可逆性的认知中,一些幼儿会从群体视角出发,认为一个群体中的生命个体死亡后,可以再次孕育出属于这一群体的新生命个体,从而实现复活。幼儿对植物类别的死亡认知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另外,幼儿对一些事物是否会死亡所作出的判断也体现了他们是以群体视角来认识死亡的。如在解释“为什么海星不会死”时,幼儿说到“海星随处都可见,一个海星死了,还有另外的海星活着”。

(二)知识和经验影响大班幼儿对死亡的认知

在对死亡的不可逆性、无机能性和非肉体延续性等概念的认知中,研究者发现影视媒体(如动画片、书籍等)、成人等所传递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幼儿对死亡的认知。同时,研究者发现一些幼儿并不能完全理解成人或影视媒体等传递的知识或经验的真正意蕴,比如在对死亡非肉体延续性认知中,有幼儿认为生物死后会去天堂,因为这是“妈妈告诉我的,我也不知道天堂是一个什么地方”。

(三)多数幼儿面对生命死亡时会表现出消极情绪,但也有少数幼儿不会产生消极情绪

在对死亡的情绪感受上,研究者发现多数幼儿面对生命死亡时会表现出消极情绪,但也有少数幼儿并不会产生消极情绪。这可能是由于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没有和某些生命个体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缺乏对生命的关怀意识”等因素导致的。

综上,研究者认为,成人应该认识并尊重幼儿关于死亡认知的特点,同时向幼儿传递科学的知识和经验,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死亡。此外,一些幼儿在面对生命死亡时可能不会产生或表现出消极情绪,这时成人应了解幼儿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不可盲目指责幼儿,以培养幼儿的生命意识。

参考文献:

〔1〕NAGY M.The childs theories concerning death〔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1948,73:3-27.

〔2〕明玉君.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应对〔J〕.现代教育科学,2009,(6):15.

〔3〕SPEECE M,BRENT S.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A review of three components of a death concept〔J〕.Child Development,1985,55:1671-1686.

〔4〕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91-93.

〔5〕张向葵,王金凤,孙树勇,等.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7-10.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seven sub-concepts of death, including applicability, causality, universality, nonfunctionality, irreversibility, 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 and emotionality, the authors interviewed 31 young children aged from 5-6 years old. The results show (1) children have some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death: their understanding of death is broad, and is influenced by their own special concept of time and the specific characteristic and condition of things, and generally children recognize death in a group; (2)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from the outside world would influence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3) most children would show negative emotion if they are faced with death, while a few children would not.

【Keywords】young children; death; cogni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死亡大班幼儿认知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