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017-11-15骆轶姝徐广标

纺织服装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制双一流一流

骆轶姝,单 丹,俞 昊,徐广标

(东华大学 a.研究生部;b.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骆轶姝a,单 丹a,俞 昊a,徐广标b

(东华大学 a.研究生部;b.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具有连贯性和长周期的特征,符合学生科研学术成长和优秀成果产出的规律。针对传统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畅通分流渠道、改进选拔方式、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双一流”建设;研究生教育;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长学制

2015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明确提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强调“双一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需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成果显著,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资源配置和政策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有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的突出特征[3]。本文从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畅通分流渠道、改进选拔方式、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六个方面,探索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 传统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双一流”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一流的学生。一流学生的创新潜力主要是依靠其专深知识、专业技能和智力投入,在高校及学科创新环境和条件的共同影响下,逐渐积累和释放,有效地转化为创新能力和行为[4]。不少高校多年前已经开始推行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利用其连贯性和长周期特征适应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及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规律,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5]。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作用的充分发挥。

1. 课程体系统筹规划不足

在传统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中,硕士阶段课程和博士阶段课程各自独立,课程总学分要求一般是硕士课程学分和博士课程学分的简单叠加,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取学分,存在课程衔接松散、教学内容重复、课程时间安排随机等现象。然而,缺乏系统规划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缺少连贯性的课程内容不利于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整理和储备,重复学习知识点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背离了高效率、高质量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初衷。

2. 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不够适应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苗子的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大部分在本科阶段仅学习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知识积累很难满足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目标的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学科交叉的广度,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也与创新能力标准存在一定差距。然而,现有大多数硕博贯通式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够适应,科研方法、学术规范、实践训练等方面的传授欠缺规范完整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的支撑,学生主要依赖导师及课题组内部的指导和交流获取相关知识,受到专业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内容限制,往往缺少系统性且效率不高[6]。

3. 选拔分流机制不够科学

传统硕博贯通式研究生的选拔分流方式,通常受制于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标、报考生源数量、分流退回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如何培养等因素,无法提高淘汰率,选拔考核的难度和深度不足,甚至有些分流淘汰过程流于形式。例如,直接攻博生的录取专业受学科限制,生源必须是推荐免试研究生,生源数量有限,唯一的选拔发生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考察时不得不偏重学生的本科学习成绩,且当时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尚不够清晰,据此判断学生的学术兴趣、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具有局限性[7-8];在硕博连读生选拔时,考核指标中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外语水平考试成绩和发表论文情况的权重过大,对独立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和了解不够。

4. 激励机制作用没充分发挥

多数高校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和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采用相同的奖助体系和激励办法,奖助标准一致,评定指标单一。其主要构成是生活费性质的助学金和困难补助金,学业奖励性质的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以及报酬性质的从事助教、助管、助研等获得的工作津贴[9-10]。在此类奖助和激励体制下,助学金几乎是学生人均受惠,主要满足生活所需,奖学金没有考虑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长周期的特点,尤其是培养前期,若侧重课程成绩进行评价则易扼杀学生的创新激情,若按照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则无法与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竞争,容易打击硕博贯通式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二、 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

1. 概念界定

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以攻读博士学位为目标,把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选拔的生源相对优秀,培养周期较长,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连贯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培养效率和质量,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成果。

本文讨论的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以下简称“长学制研究生”)是硕博贯通式研究生的一种特定类别,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将经历三次选拔分流(见图1),有效地保障了生源质量和学生的科研热情。(1)该学生群体入学时的身份为硕士研究生,新生入学时通过选拔者组成独立的长学制班进行一年的课程学习。(2)完成特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后,有意愿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参加资格考核进行第二次选拔,根据其课程学习阶段的成绩、资格考核结果、个人基本科研能力和潜质进行分流,通过考核者进入博士预备生阶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放弃者和被淘汰者进入普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3)经过一个学期的科研训练后,在第三学期末进行第三次分流,缺乏科研兴趣或者创新实践能力不足者转为普通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合格者于第四学期初正式获得博士研究生学籍。

图1 长学制研究生选拔分流示意图

2. 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1) 生源充足。长学制研究生不同于博士招生方式中的直接攻博生,录取专业不受学科限制,学生来源不局限于推荐免试研究生;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硕博连读生,不受博士招生名额限制,可以从硕士新生中预选出大量将来攻读博士学位的长学制预备生,经历三次选拔逐渐分流,确保真正有意愿的优秀学生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

(2) 学生科研兴趣浓厚。长学制研究生从预备阶段开始,经过两个学期完整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一个学期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自我认知逐渐清晰,导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科研实践能力,真正选拔出专业基础扎实、科研兴趣浓厚、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3) 培养模式确保效率。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以较合理的方式缩短了课程学习阶段,延长了科学研究阶段,三次选拔分流确保了生源质量,学生在第三学期过渡期间虽然是硕士生学籍,但享受长学制研究生奖学金和博士预备生待遇,分流回归硕士生身份的学生没有造成时间的浪费和精力的损失,培养过程符合研究生学术成长和科研成果产出的规律,对提升研究生培养环节的效率,激发和保持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三、 改革措施

1. 优化课程体系

(1) 知识结构更具连贯性。考虑到长学制研究生均是本科起点的显著特征,针对长学制研究生学习过程连贯性的特点,要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梳理学科内和学科间课程之间纵向和横向的关系,使知识点覆盖硕博两个层次,强调传授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课程类型的合理性、课程安排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衔接性、知识点的贯通性。

(2) 课程内容更具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科学整合和分解相关课程内容,打造高水平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学科知识的前沿性与国际化,建设国际大师课程,聘请海外名师授课。探索跨学科教学团队模式,促进多学科深度交融,使长学制研究生通过课程学习兼具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跨学科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启发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兴趣驱动获取知识,加强学生科研认知,激发科研兴趣,塑造学术人格,引导学生尽早准确自我定位并快速适应学术科研环境。

2. 创新教学内容

(1) 强化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合理设计科学研究方法论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完善并补充方法论、学术规范、科研训练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知识,从而强化科学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指导和学习。强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规律,提高学生获取学科前沿动态的敏感性和把握能力。

(2) 强调基础理论与科学实践融合。合理增加科研实践类课程,推行项目化教学,让科学研究在研究生教学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促使长学制研究生尽早适应科研训练环境,熟悉科研实践环节和操作规范,提升研究能力。将部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位论文阶段的需求,促进基础理论与科学实践的融合,使学生获得多样化的科研认知经历,学会面向学科前沿独立分析、勇于挑战、敢于批判的能力,培育学生创造思维,为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和合理进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3. 畅通分流渠道

(1) 广纳优秀生源。首次选拔时,选取初步有意愿攻读博士学位的优秀硕士新生和所有学术学位推荐免试研究生成为长学制研究生,他们按照学校特定设计的培养方案进入贯通式课程学习阶段,其他学生保持硕士生身份进入普通硕士课程学习阶段。

(2) 分流不适应长学制研究生学习的学生。第二次选拔时,长学制研究生已经历一学年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和校园生活,自我认知不断强化,未来发展定位和职业方向逐渐清晰。个人申请环节体现出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并排除一些没有足够科研兴趣的学生,选拔考核环节将淘汰一批达不到科研能力要求的学生,被分流的学生回归普通硕士研究生身份。

(3) 分流不适应科研创新的学生。获得博士研究生学籍前最终选拔时,长学制研究生亲身体验了一学期的科研工作,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客观的认知,个别不适应创新实践的学生回归普通硕士研究生身份。

通过多次选拔分流,使得学生进入到最符合自己学习和科研状态的角色。这种方式克服了传统硕博连读招生规模小、生源少而难以淘汰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有科研潜质、科研热情和攻读博士学位意愿的优秀生源进入博士培养阶段。

4. 改进选拔方式

(1) 首次选拔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长学制研究生来自于本科应届毕业生,有些学生虽学习成绩优异但缺乏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有些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但缺乏专业情感和科研热情,不适合攻读博士学位。初次选拔时,大部分学生自我定位尚不成熟,应侧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程度。此时学院和学科组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公开招考录取的硕士研究生,采用“个人申请+复试录取表现+支撑材料审查”进行选拔,同时所有学术学位推荐免试研究生进入长学制班,确保长学制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2) 再次选拔考察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第二次选拔时,长学制研究生已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此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专业理论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生活的适应程度。学院和导师发挥主导作用,增加选拔标准的难度和强度,采取“面试答辩+材料审查+另外一种形式(如实践动手)”的形式进行选拔,发掘出具有创造潜能、学术能力强、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

(3) 最终选拔考察科研创新能力。第三次选拔时,学生作为博士预备生已经按照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开展一学期的科研训练,导师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也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此次选拔导师发挥主导作用,应注重考察学生独立科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个别难以适应科研工作,不适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可以及时回归普通硕士研究生身份。

多样化选拔方式结合科学设置的选拔时间,符合研究生成长规律,能够准确发掘专业知识储备扎实,富有科研兴趣和潜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5. 完善激励机制

(1) 独立设计评价标准。在现有以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优秀奖学金、社会奖学金为主体的奖学金体系中,考虑到硕博贯通式研究生培养周期长且培养前期不易产生高水平成果的特点,设计独立的评价标准,将长学制研究生单独作为对象开展评优工作,并增设长学制研究生新生奖学金,以吸引优秀生源主动攻读博士学位。

(2) 强化导师资助制度。在现有以“三助”和困难补助为主的助学金体系中,一旦长学制研究生第三学期作为博士预备生进行科研训练,虽然仍是硕士生学籍但给予博士生基本待遇;同时强化导师资助制度,进一步突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激发长学制研究生参与科研工作的热情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3) 突出科研创新激励。加大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和学术成果奖励的力度,鼓励长学制研究生充分利用培养周期长的优势,积极开展原创性研究和有风险的前沿性课题研究。对科研成果初显的长学制研究生提供专项资金,保证后期科学研究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强化学生的项目选题、方案设计、实验过程、结果分析等科研能力训练,实现项目申报、运行等管理能力的提升。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资助政策向长学制研究生倾斜,依托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学校优秀博士生国际访学项目、国际学术会议资助专项和校际交流项目等,为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积极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术交流能力创造条件,为产出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和一流的科学研究成果提供保障。

6. 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

(1) 内外联动质量评价。建立内外联动的培养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体系,以学生信息员制度和网络评教为手段的学生评教,以教学巡视组和教育督学组为主体的外部专家评教,以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为要素的教师自评,基于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学位论文质量的外部机制和内部机制相结合,“三位一体”定期对长学制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实施状况,如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科研训练、课题进展、分流淘汰、导师指导等,进行综合或者专项质量评价。

(2) 多元人才质量评价。建立协同并进的多元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以产、学、研、用“四结合”为评价目标,以项目的设计、实践、创新为评价三要素,以社会、企业(行业)、学校三方为评价主体,进行师生满意度和毕业生发展质量跟踪调查并及时反馈,持续改进长学制研究生培养质量。

(3) 以制度约束质量。强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严格课程审查制度、教学效果反馈制度、中期考核制度、预答辩制度、双盲评审制度、学籍预警和学业预警制度等,全面保障长学制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质量。

四、 结语

“双一流”建设必须有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硕博贯通长学制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对优秀生源选拔、课程体系优化、科研能力训练、论文工作开展等培养全过程进行改革创新。东华大学经过三年试行成效明显,长学制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研热情普遍高于直接攻博生和硕博连读生,调研反馈师生满意度高。但是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期待有关专家提出更加有效的改革思路和措施,共同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发展,为加快建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A/OL].(2015-11-05)[2017-05-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教研〔2017〕2号[A/OL].(2017-01-27)[2017-05-12].http://www.gov.cn/xinwen/2017-01/27/content_5163903.htm#1.

[3] 徐岚,陶涛.高水平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的突出特征:“研究生教育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6(7):104-109.

[4] 王方芳,赵坤,陈俊国.高校博士生创新行为激励的理论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118-121.

[5] 张莉.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13-16.

[6] 骆源,过敏意.计算机学科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6(5):1-4.

[7] 王昕红,何茂刚,张俊峰,等.长学制直博生培养的五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6-9.

[8] 王昕红,张俊峰,何茂刚.长学制直博生从选择到退出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6(6):50-58.

[9] 刘卓.全面收费制背景下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1):63-65.

[10]魏红梅,邓黎颜.我国研究生奖助制度:问题与改进:基于美国的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14(9):71-76.

G643

A

2095-3860(2017)05-0364-05

(责任编辑:姚时斌)

猜你喜欢

学制双一流一流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癸卯学制”与晚清女子教育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国近代的学制流变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