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

2017-11-15杨国华

中小学校长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学校办学

◎ 杨国华 张 卫

学校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 以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为例

◎ 杨国华 张 卫

一个学校只有具备了深厚且富有活力的学校文化,才能使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尽快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与空间当中,产生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使学校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改制后确立“明理至善”的办学理念核心,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构建学校文化体系,对文化识别和传播系统、文化实践等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

学校文化;明理至善;探索

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是一所经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批准,由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经原华工附中、华工附小合并改制后创办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九年一贯制特色学校文化成为改制后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文化建设的背景和条件

(一)社会要求,发展所需

教育部于 2006 年 4 月下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此后各地掀起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思潮。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史密斯曾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体现其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一个学校只有具备了深厚且富有活力的文化,才能使学校每一个师生员工尽快融入到文化的氛围与空间当中,产生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学校才能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风格。

我校 70% 学生为华南理工教职工子女,具备良好家庭教育背景。学生群体受父母影响,形成理性、严谨、创新的学习氛围。作为家长的高校教职工群体,对改制后的实验学校期望较高,促使学校必须不断完善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品牌效应的办学文化。

(二)悠久历史,优良传统

原华工附小创建于 1952 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如生本教育、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爸爸妈妈进课堂,创建于 1983 年的华工附中的校本课程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得到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认可,具有一定的社会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三)深厚底蕴,丰实资源

实验学校依托华南理工创办,华南理工创建于 1934 年,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著名高等学府,是一所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校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实验学校地处华南理工校本部,深受大学人文环境的浸润,在利用并享受大学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文化体系构建与实践

实验学校按照“一校两址、统分结合”的学校行政管理架构体系,成立了学校文化顶层设计领导小组,邀请专家团对教师、学生、家长以个别深度访谈、座谈会,听课等形式开展了广泛调研,查阅和梳理了学校历史资料,并经过多轮、多渠道收集意见和梳理提炼之后,实验学校于 2015 年正式提出以“明理至善”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以下从四个层面对实验学校的文化体系与实践进行分析。

(一)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学校组织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是内隐的,但又是本质的。实验学校在经过广泛研讨、征询意见后,形成了以“明理至善”为办学理念,以“明理至善,勤志笃行”的校训和“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文化口号为主体的精神文化体系。

1. 明理至善的理论溯源

第一,“明理至善”是教育目的的本质所在。英国著名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明理至善”既是目的也是要求,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成为自我发展的人。

第二,“明理至善”是对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思想的继承。1924 年,孙中山先生命邹鲁创办“国立广东大学”,1926 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其中创建于 1931 年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是华南理工的办学源头之一。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理想,出自《礼记·礼运》中的一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孙中山理想中的“天下为公”,就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行善,而且是行“大善”。

第三,“明理至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本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二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三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论哪个层次的内容都含有“理”与“善”的成分。

2. 明理至善的内涵

“明理至善”是个联合词组,基本含义就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断完善自我,成为德才贤良的人。

第一,明理。一是明白道理;二是通情达理。做人之理诸如法理、伦理、情理等;做事之理诸如事理、物理(古意:事物的内在规律)、学理等。“明理”源于“格物致知”,它是儒家修身处世的起点(见图1)。

对于师生而言,明理的途径源于学习和实践,而学习的内容必须是经典的、科学的。因而,只有传承经典文化,崇尚文化科学知识,才能达到明理的最高境界(见图1)。

第二,至善。“至善”是儒家做人的标准和追求的最高境界。《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至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标准的(见图2)。

“至善”从“自善”做起,其修为的发展顺序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内修外治的过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也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

图1 明理的内涵

图2 至善的内涵

因而,“至善”,在其内容上为:善意、善言、善行;在其对象上为:修善自我、孝敬双亲、善待他人、敬畏自然。

第三,明理与至善的关系。明理至善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融合统一。明理是至善的先决条件和途径,至善是明理之归宿和最高境界。

(二)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传统、习惯和学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系统。制度文化的功能是对人产生约束和激励,它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传统、习惯、规章等。

规章是师生行为的准则和考核评估的依据,它是制度文化的主要内容。学校规章不是越多越好,越细越好,管理要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管是为了不管”。在落实好《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实验学校对原有规章进行调整、废除、补充或重新制定,新出台了《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章程》《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考勤制度》《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完善了《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细则》,编写了《校园内部风险控制手册》《新生入学护照》《家长义工手册》等管理制度,用实际行动落实和推动师生的文化认同。

(三)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产生的动态文化,它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树立形象、开拓学校文化的信誉保障。学校行为文化建设,要求学校管理者思想应该往高处走,事情往小处做。学校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敬学求真,齐贤向善”,教风“以理开智,以学立教”,学风“尊师重教,慎思悟理”。学校的日常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活动文化和课程文化中。

1. 活动文化创特色

在“明理至善”的理念统领下,学校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强身健体、通文达艺、通情达理”的良善公民,大力打造“科技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三个特色项目活动。

首先,科技求真。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的优质资源,我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学校硬件建设科技含量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水平高、学生参与科技活动覆盖面广,师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人数多;第二,学校通过举办科智节、书香节、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精神,增强动脑动手实践能力;第三,机器人、无线电、航模、建模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竞赛成绩硕果累累。

其次,人文求善。学校重视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的建设,优化读书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和开放式图书馆。坚持开展书香节活动,坚持常规开展经典诵读,号召家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阅读,并通过“书香家庭”评比、阅读考级等活动,传承文化经典,培养人文素养。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开笔礼、感恩礼、毕业礼、日行一善、探访孤寡老人、学生义卖、与云南等地薄弱学校结对帮扶等活动,培养学生善知、善情、善行的人文情怀。

再次,体艺求美。体育、艺术活动在塑造健全的人格方面是其他任何学科活动无法替代的。每年都举办体育节、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亲子趣味体育竞赛、男生篮球赛、女生排球赛、足球赛等活动,振奋学生精神,提升学生朝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和谐审美氛围,为师生提供才艺展示舞台,促进学生阳光健康发展,促进师生素养全面发展。足球队、篮球队、游泳队、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动漫社团等竞赛队伍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审美情趣,并在各类比赛中荣获殊荣。

2. 课程文化显活力

如果说活动文化是“初级阶段”,那么课程文化就是“高级阶段”。学校只有形成属于自己的课程文化,其所开始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都将刻上鲜明的学校烙印,教育教学目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依据“明理至善”的办学理念,把“理善特色课程”作为特色育人的平台,注重课程的结构化和整体性,围绕“求真、求善、求美”三个课程目标,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础上,开设了科技创新、综合实践、人文经典、主题德育、体育、艺术共六大类校本课程活动(见图3),开展学科特色建设,落实课程常态有效开展,并在各科教学中有效渗透特色教育内容。

图3 理善课程示意图

图4 I5E明理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以学立教,以教导学”的教学理念,逐步建构了“I5E明理课堂教学模式”(见图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特色教育内容。“I5E明理课堂教学模式”划分为 5 个教学环节:驱动、启发、探究、解答和应用。由首字母 E 与Interactive(交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词的首字母I以及幸福理念叠加命名而成。该模式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问题—悟理—问题”为主线,以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动力,使学生通过“致知”而获得“智慧”,达到“至善”的课堂教学,可以改变课堂的互动方式、组织方式与学习关系乃至于课堂文化,使孩子们能够动手、动脑、动心,将知识传授和课堂文化营造融为一体,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四)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通过颜色、线条、文字、造型、形象地阐述着学校文化的气质和个性。物质文化既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塑造优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也称为显性学校文化。实验学校实施了以“明理至善”理念引领的校园物质文化整体设计。

1. 环境小品

中学部门口校训石上刻写“明理至善,勤志笃行”八个字,时刻提醒师生践行办学理念。小学门口的劝学墙和鱼悦池,墙上刻有《劝学》全文,借此引导学生传承文化经典。

2. 墙壁文化

墙壁所展示的内容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它必须以体现并强化学校组织的特性为使命,应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理念、传达鲜明的办学主张与文化个性。附属实验学校把每一层楼的墙壁定为一个主题墙,分别为学生创作的“中国梦”主题壁画、二楼的校园明星少年介绍、三楼感动人物事迹展、四楼的学校历史、五楼的先贤名人。优美的图案,鲜活的介绍,既是对学校办学历史的概括和传承,也是对办学理想的彰显。

3. 楼廊文化

中小学部的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达理楼”、“明理楼”,综合楼命名“至善楼”。小学前广场命名为“达艺广场”,一楼大堂命名为“至善堂”。 选用名人关于孝道、科学真理、立志、敬学等至理名言作为楼廊标语,凸显学校文化特色。

4. 功能室文化

按照精神文化中对应的关键词,功能室也有相应的命名。如健体馆、敬学室、求真一室、求真二室、求真三室、博理室、达艺一室、达艺二室、达艺三室、智慧一室、智慧二室、善心室、明理大讲堂等。

三、文化识别和传播体系建设

按照文化理念,学校全面开展了文化识别和传播系统的构建。

校徽呈现圆形,内含镂空的八边形窗格造型,寓意对称均衡,天圆地方,外柔内刚;中间“理”字为中国特色印章,代表科学、理性、创造力;棕红色代表力量,催人奋发,整个标志为古典风格,体现学校“理通天地,善效古今”的文化精神。

我校文化建设对促进学校稳定和发展,提升教职员工凝聚力,增进师生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规范师生员工行为,提升学校形象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至善办学理念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实施为学校带来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先后获广州市最具社会美誉度民办学校、天河区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等殊荣。

学校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我们深信:文化立校才是现代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坚定选择。

G47

C

1673-9949(2017)10-0064-05

(作者:杨国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张卫,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科组长)

[责任编辑:孙燕兰]

猜你喜欢

华南理工大学实验学校办学
浙江省杭州春芽实验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梁文峻、巫金隆、黄靖鸿、吴国杰作品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新乐市实验学校书画作品
当机器人遇上人工智能——记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