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时代课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017-11-15张子菁
张子菁
在解答时代课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张子菁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人民选择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解答时代课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把握时代趋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时代课题 中国化 发展趋势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事实的回应
黑格尔认为:“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它的时代”[1],马克思主义以深沉的理智紧密结合资本主义时代贫困大众被异化的命运,以满腔热血寻找通往自由发展的科学答案。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在两条互相辩证的理路,第一条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开创了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理论。[2]第二条路径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构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实现两个“决裂”。第一个决裂是同传统所有制关系的决裂,即私有制的决裂,反映共产主义革命同以往革命的不同——根本变革所有制;第二个决裂是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即与建立在传统所有制关系基础上的一切旧的思想意识的决裂。两个“决裂”反映了共产主义革命不只是制度上的根本变革,最终目的还包含改变由旧的生产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共产党宣言》)1850年,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就是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当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问题和科技的进步,诸多学者反思和批判马克思主义。但需要指出的是,批判者将马克思主义当做亘古不变的教条和涵盖所有领域的绝对真理,他们站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既得利益者的视角,以资本主义理论做孤芳自赏的呐喊,以其继承西方本体论或存在论的形而上学的极端理念,以其来自三段论的逻辑推理争夺真理发言权,试图批判站在贫困大众为底层人民寻找幸福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所在——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开篇直接发问:“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卢卡奇回答说:“所谓正统,绝不是只坚持马克思所得出的某一个个别的结论,而是坚持辩证法。”[3]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之处在于当今时代认知社会历史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实践唯物主义、否定辩证法等。做为马克思主义者,更要坚持:”以往哲学所关注的是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要改造世界。“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也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
西方马克思主义沿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理论向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论阐释:第一个方面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新革命理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作为共产党的理论家,时刻关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关注纯理论问题,倾向于学院化的理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时代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必须有新的发展。为此他们提出了“重建马克思主义”的口号。他们所说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要建立这种“弱历史唯物主义”。“重建马克思主义”口号的提出,意味着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理论的研究已由部分修正进人到了新体系构建阶段。在21世纪有可能出现一种有自己特色的并能得到绝大多数西方左翼学者认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和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后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更多的倾向于学院派的理论研究,主张重构马克思主义,缺乏相应的实践,一定程度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成果,另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吧中国的具体国情放在第一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保障。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际,其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中国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我们以辩证法积极吸纳现代科学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同时也应当把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纳入自己的哲学视野,从而对实践中提出的新的哲学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适应时代的要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成果。[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深入持久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实事求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言行,是包含着许多方面的。因此,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把握事情的一切方面,对事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在这个基础上坚持具体分析,以求对事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邓小平阐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5]实事求是,首先即是“实事”,即实际情况。邓小平指出:我们更看重的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为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以后,他又使用“变化着的实际”、“新的实际”的提法。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着力了解、研究和掌握新的实际,这对于掌握精髓,是很重要的。第二,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明辨是非。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即研究,研究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即邓小平说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对待事情我们要采取客观的态度,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分析。第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哲学的最大方面即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发展。
在解答时代课题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解答时代课题中继续发展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德]马克思.资本论[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苏凤萍.21世纪的社会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3).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子菁(1990-),女,汉族,陕西人,硕士,新疆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