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逻辑视野下“四个自信”的现实意义刍议
2017-11-15周未
周 未
历史逻辑视野下“四个自信”的现实意义刍议
周 未
本文以历史逻辑的视野,浅析了为什么要坚持“四个自信”的问题,并论述了当今坚持“四个自信”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历史视野 四个自信 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下面将从历史逻辑的视野来探讨“四个自信”的来源。
一、理论自信的来源
方志敏一个100年前的90后,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写道:“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相信的,朋友!”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下,方志敏的预言早已实现,但在80多年前,他凭什么这么自信呢?
笔者认为,方志敏的自信来自于他的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什么是共产主义呢?这个人类的最高理想就相当于基督教所构想的天堂,就相当于佛教所构想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种人类的美好愿望。但它又不同于人类早期产生的宗教所描述的人类灵魂的最终归宿,它是马克思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严谨地逻辑推理而得出的人类真实社会的最高形态。
但是,在当今社会,共产党内产生了少数腐败分子,背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干着“为人民币服务”的勾当,给共产主义信仰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人看到这种现象,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认为共产主义是错的,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理论自信,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稳步前行。
二、道路自信的来源
马克思为了指导欧洲的共产主义运动,在1848年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只是停留在理论上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却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夺权,怎么消灭私有制。
列宁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只有在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才有可能夺取政权。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夺取政权后,对生产资料进行公有制改造,学习斯大林模式,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伟大转变。
中国共产党却在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的坚强带领下,审时度势,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中国的GDP总量仅次于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朝着这条道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制度自信的来源
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代表的所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共同遵循的理论底线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终极的、完美的状态。“在这个时代一切有关社会的重要论述所固有的基本缺点,就在于非历史的性质,即它们把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关系、它的生产方式、它的国家和它的法律,看作是最终达到的、自此在其特征上不可改变的、有无限完善能力的、自然的与合乎理性的社会制度的形式”。
但是,我们也要同时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共存于人类社会。它们之间既对抗又合作,即相互否定又相互传承。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运动虽然错综复杂,但两者的共存占现实主导地位。它们的存在都是现实的,都有其合理因素。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制度自信,在吸收资本主义制度优点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四、文化自信的来源
直到今天,西方在面对中东难民问题,伊斯兰极端主义问题时,仍然发现亨廷顿的预言就像幽灵一样盘旋在人类的头上,挥之不去。
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实亨廷顿的预言只不过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与回顾,因为人类文明的冲突早就出现过。公元七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之前,世界文明的冲突还未形成。但是,当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以后,伊斯兰教迅速扩张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随着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意识形态的冲突已不是主流。西方在文明的冲突预言下,又披上了政治文明的外衣,打着普世价值的旗号,开始制造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以连本带利的方式收回原先在意识形态冲突中投入的资本。
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有文化自信,以超然地大气来容纳和融合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建立一种全人类共同认可的文明,以重建世界秩序。
今天,中国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正在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我们坚信,在“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中国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实现世界三大文明的和平共处。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实现共同价值和共同富裕,必能找到一个合理的途径和方式。
[1]徐龙建.坚定理想信念与“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01):17~20.
[2]陈金龙.“四个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前进的精神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14(1).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