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7-11-15罗雪萍

长江丛刊 2017年34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战略

罗雪萍

“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罗雪萍

共建“一带一路”是由中国发出的倡议,具有很深的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大国对中国的暗中掣肘,战略范围广、周期长,沿线国家的贸易保护和脆弱的金融体系。因此,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要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准备。

“一带一路” 机遇 挑战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发表了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用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国际社会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表示中国希望同东南亚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丝绸之路”,创建双赢互利的共同事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即“一带一路”战略,成为中国对中欧、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国家推进区域合作,建立更加开放的贸易与投资关系的重要标志。“一带一路”战略在合作领域和项目方面,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中国主张贸易与投资开放,主张“包容”原则,包括不干预他国的其它经济机制,如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原有的《关税同盟》,以及在区域方面原有的欧亚经济联盟机制等。“丝路”战略不强加于人,本着以利益结合为动力,以平等为基础的原则,各国自愿参与、共同分享。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会推动中国和其他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会给中国带来很多的机遇,但同时也会给中国带来诸多挑战。

一、“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一带一路”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在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各国对外投资等方面的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利于激发中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最终实现各个国家的共同发展。

(一)交通更加方便快捷

交通运输业将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一带一路”将加快推进公路、铁路、民航、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吞吐量将明显提升。我国要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沿线国家交通通关联运的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沿线国家运输的便利化;加快运输口岸的设施建设,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加强航空运输的安全建设,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二)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更广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均极其旺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部分地区战火不断,发展滞后。而中国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国家发展上的困难。从国内看,我国应加大西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对沿线内陆国家的基础设施援助。同时,基础设施的输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能源建设更加完善合理

中亚国家油气资源极为丰富,是仅次于中东的第二个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加强与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增大我国从中亚及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不但有助于解决我国资源使用过度的问题,而且能够推动我国开采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消费水平极低,发展空间巨大,同时现阶段我国电气设备的产能严重过剩,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这些国家的电力投资,以加快过剩产能的消化,同时促进该地区的电力消费。

(四)“通商”主题充分落实

长期来看,道路建设和贸易往来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传播的纽带,沟通了亚殴大陆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教育、旅游、工艺品等文化活动。在与沿线国家交流过程中,相似的文化可以便利双方的贸易往来,同时,双方文化上的差异性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特点,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贸易往来,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贸易往来。沿线国家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各国的旅游业发展,从而带动各国的旅游贸易的发展,包括餐饮业、旅游产品、文化产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同时,国家的大力支持也有利于沿线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中国旅游主题年确定为“美丽中国—2015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对沿线国家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五)信息产业更具竞争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深度交流会对加大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如华为、中兴、联想等提供商来说,加大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自华为销售收入超越爱立信跃居第一后,中国其他信息设备产业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国电信系统设备厂商在与全球通信企业竞争过程中,体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的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通信企业迎来第二轮“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同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融资机构必然会积极对海外信息基础设施进行融资,将会对我国信息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进而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在沿线国家的发展。

(六)加快产业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有利于加快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和促进产业升级。2016年上半年,我国大型成套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保持正增长。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长迅速。长久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大多集中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廉价产品,但随着引进外资和技术进步以及我国近年来政策支持,一些高端技术产品、尤其是通信设备对外市场需求快速增大,优化了我国出口产业结构,促进了中国产业升级。

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大国暗中掣肘

“一带一路”大都途经世界自然资源的主要产区,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些地区经常引起大国之间的争夺。不同民族与不同宗教,战争的冲击,表明了大国在这一地区所进行的激烈争夺。干涉这个地方的有地区国家像俄罗斯和印度,还有地区外的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大国。这些国家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地区开发的构想。例如,美国有“新丝绸之路”战略,把阿富汗当作中心来连接中亚和南亚。由日本提出的“新丝绸之路外交”,试图抗衡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尽管普京在中俄首脑会晤中宣布支持中国的“丝绸之路”计划,但是俄罗斯依然担心欧亚一体化进程受到来自中国方面的牵制和阻碍,最终失去其主导地位。这些是影响“一带一路”的因素。

(二)战略布局范围广、跨度大、周期长

一带一路”涵盖范围广、涉及人口多、占经济总量比重大。它涉及到的地区总人口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三,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一带一路”范围过广、战线过长,“一带一路”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欧洲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地区联系在一起,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未来还将沿着“一带一路”沿线带动更多的城市和国家。这些国家民族、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同。合作范围除了当前主要投资电力、交通、矿产、通信等领域外,未来我们将涉及更多的领域合作。这一计划的时间也将拉长到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阻力。同时中国国内也圈定了18个省份列入“一带一路”规划中,再加上港澳台也跃跃欲试,可想而知,将如此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各异的省份与地区全部纳入进来,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会加大战略的周期和跨度。

(三)“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外交挑战

首先是美国的战略围堵。“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处理好与美国主导的现行国际体系及全球化的关系。美国可能的阻挠包括:一是美国的联盟体系破坏“一带一路”建设:利用与特的特殊关系怂恿三股势力搅局;二是为维护海上霸权,不断强化印太战略,加强亚太、印度洋军力,重点利用东亚海洋领土争端,挑唆事端,企图“以邻制华”,遏阻中国“海洋崛起”;三是与日本一道,借助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劳工标准等,利用亚行阻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败坏“一带一路”声誉。

其次是俄罗斯的战略猜疑。“一带一路”的关键挑战,在海上是美国,在陆上是俄罗斯。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态度一度是警惕和紧张的:一是怕绕过俄罗斯;二是怕与欧亚联盟相对立;三是怕取代上合组织。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能带来的麻烦不只是以其主导的地区合作组织分化有关国家,更在于欧亚经济联盟的不接轨,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与“一带一路”理念、体制不兼容— —铁轨的不兼容还是技术层面的,观念上的不兼容更麻烦。再次是印度的战略不合作。印度虽未公开反对,但也没有表态支持“一带一路”。其理由是:第一,成本巨大,印度不愿投入,担心无法获益;二是所经地区争议、动荡,比如经过克什米尔地区,孟中印缅走廊经过缅甸不稳定地区,中巴经济走廊经过不稳定弧等;三是担心被中国包围,尤其是从海上、陆上恶化印度安全环境,担心美国的介入影响其独立自主性等。

最后是日本的战略搅局。作为美国的盟国和中国的战略竞争者,日本一定不会坐视“一带一路”成功,有可能成为美国联盟“使绊战略”的排头兵:一是在中南半岛、孟加拉湾搞互联互通与中国唱反调;二是利用其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搅局;三是通过非政府组织破坏中国项目;四是利用亚行基建项目与中国竞争。

三、如何应对“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一)确立“两轨”思路

所谓“两轨”,就是针对沿线及域外国家的各种心态,在以下方面同时推进:一是安全与经济双轨:与有关国家的领海主权争端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予以解决,但不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美国提出TPP,并没有人质疑美国与这些国家还有双边的利益冲突。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强调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推进区域合作倡议和国际公共产品的价值,而不受历史和现实冲突的干扰,避免把它说成是中国单方面推进的战略;二是双边与多边双轨:与沿线国家的双边合作,比如自贸区、投资协定谈判很重要,多边的经济走廊,如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很重要,联系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纽带,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拓展经济合作、互利共贏新模式;三是南海与印度洋双轨:南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印度洋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站,对于联系亚非欧大陆至关重要,两者都是通达欧洲终点站的必经之道。通过瓜达尔港、克拉运河绕开马六甲海峡,是双轨推进南海、印度洋的可行举措。当然,双轨是形式,不是目的,最终要实现双轨统合,一盘棋推进。从外部环境讲,美国仍然是牛鼻子,要摒弃绕开美国的侥幸心态;俄罗斯、海湾国家合作组织、印度、伊朗、土耳其等是关键节点,欧盟是抓手。除了与陆上丝绸之路精神相通外,海上丝绸之路更强调开放、包容、透明原则。海上丝绸之路合作要照顾各方关切,才能成为中国对外关系的新亮点。最后,要抓住欧洲。“一带一路”并非我单向推动,其终点站是欧洲,需要西头来主动对接。尤其是要借助欧洲运筹好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调停乌克兰危机。以中欧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欧海洋合作、第三方合作、网络合作,共同致力于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五通”,管控好“一带一路”风险。推动欧盟加入“海上合作组织”;与欧洲国家合作共同经营中亚、中东、西亚北非市场。提升互联网国际治理的话语权;抓住美国放弃国防互联网域名管理权的时机,联手欧洲推动互联网国际治理民主化。

(二)坚持原则,亲诚惠荣

对美、日,管控分歧,避免冲突。一是加强战略制衡,在亚投行、国际反恐合作、朝鲜半岛问题等国际事务方面进行沟通,客观上起到战略制衡的作用,让美、日有所忌惮。同时,尽可能与其国内的财团、大公司沟通,减少利益对抗,使之朝向至少不妨碍或少妨碍“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向发展。对俄罗斯和印度,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加强战略磋商、地方交流,推动民间智库的交往,探讨合作开发、经营的可能性。对于其他国家,海陆统筹、东西互济。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构建双边为主、多边为辅的政府间交流机制,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与沿途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

(三)积极稳步有序推

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建成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其涉及的国家众多,向东紧邻亚太经济圈,向西连接欧洲经济圈,战略实施周期长、范围广,切不能过于急躁,而是应该放缓步伐,具备统筹意识;另一方面未来我国可能会集中在具有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的大型跨境基础设施项目上。如何提高对外投资效益是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必须做好长远打算,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推进。目前,对于“一带一路”的实施,国际上尽管有不同看法,但总体上获得了热烈响应;从中国国内情况来看,各地区都在思考如何加入“一带一路”战略,还呈现出争“起点”争“核心”等局面。针对目前的现状,推进战略的实施要坚持“积极、稳步、有序”的总方针,避免出现国内地区间无序竞争、超负荷对外援助投资等问题和风险。

(四)建立有效的“一带一路”建设风险监控和预警机制

中国政府的相关机构与公司要增强风险意识,对外风险投资的风险监控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监管。管理机构建设对应的措施,来降低企业会遇到的投资风险。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提早介入管理,引导企业规避风险。中国对外投资时要在其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风控部门和安全检查部门,成立企业级别的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中国要多加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对国际投资的风险缓释作用,来规避政治风险,维护自身对外投资的合法权益。利用多边国际组织的保障作用,来增加管理政治风险的方法。通过“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保险,来减少可能会遇到的政治风险。

回顾历史,古代丝绸之路曾有力地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融,沿线国家通过交流对话增进了友谊,积累了财富。新时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承接古今,继续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并且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全球化的战略构想,为全球开展大范围、高水平、深层次的合作贡献中国力量,具有更加深刻的世界意义。

[1]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剧锦文.“一带一路”战略的意义、机遇与挑战[N].经济日报,2015-04-02.

[3]金立群,林毅夫.“一带一路”引领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林伟贤.“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机遇与挑战[EB/OL].

[5]邹磊中.“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陈元.“一带一路”金融大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7]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J].学习月刊,2015(1).

广东省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澳门:“一带一路”上的璀璨之城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