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神话角色对电影走出国门的承载

2017-11-15杨晓英潘漫漫

电影文学 2017年23期
关键词:影视民族文化

杨晓英 潘漫漫

(九江职业大学,江西 九江 332000)

从中国古典书籍中汲取营养而设定形象,仍旧引起观众对形象设定的陌生感和差异感,究其原因,外来制作团队的身影不可避免地被提了出来,美国、韩国的制作团队、固有的影视形象思维、直接的生搬硬套以及戴着的国际化高帽,都使得影视片制作缺少本土文化的特色,导致本土文化形象在受众群体中形成了混淆与误导。

一、电影中“神话形象”的考究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单纯需要物质力量作为根基,作为保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作为动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促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土壤,是促进中华民族真正地屹立于世界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妖”,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反常怪异的事物和现象,这是妖的最初含义。《说文解字》释之为:“地反物也,从示,和神同类。”反物,指群物失去本来的常性。可见在秦汉时期只是视反常之事、之物为“妖”,并未呈现后来影片中的“精怪”之形象,即使传为成书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也并没有将众多怪异事物称之为“妖”,随着文化的演变与发展才在魏晋时期小说《搜神记》《幽冥录》中正式出现。东晋干宝在《搜神记》中云:“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这是首次出现对“妖怪”一词的完整定义,可以看出,本来属于民间宗教体系的“精怪”思想与儒家的“妖怪”思想被结合在一起。综而言之,“妖怪”“精怪”“妖魔”观念是在先民“万物有灵”的观念基础上融合儒教、道教、佛教、民间宗教等思想发展而成。《辞海》中“妖怪”解释为“亦称妖精、妖魔”,神话童话中的一种精灵,其特征是形状奇怪可怕,有妖术,能害人。在古书《太平广记》《古今图书集成》等中都可见到明确记载,并被逐步完善于明清神怪小说中。

从对文献的收集和我国影视作品中“妖怪”的形象分析中可以得出,能够幻化人形、在人间出没,并具有超越人类的特殊本领的精怪形象,才是民族文化中认可与接收的“妖”的形象。而“胡巴”形象,据其导演称,灵感来源于《山海经》中的六足兽,但观众一致认为更像一个“萝卜”,尤其两根尖尖的牙齿,好吸食人血,使其形象更具备西方“吸血鬼”的特征,也更贴近西方的“精灵”形象。尖耳、大目、动作举止无不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美国迪士尼动画的风味。无法化形,只能披着人皮,更是无法让国人联想到“妖”的概念。《花千骨》中的“糖宝”也是充满异域色彩。在先秦典籍《吕氏春秋》中有云:“孟秋、仲秋、季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可见,本土文化中“毛虫”多为“老虎”之类妖物,以动物为胜,较少出现“昆虫”类,至多也就是“庄周梦蝶”中的“蝴蝶”,而“毛毛虫”形象的妖怪在古籍中难寻其踪,更不可能是眼泪转化、精血喂养而成,实际上这类形象都呈现出西方精灵文化的浓郁色彩。

二、本土文化自信

为什么在当前影视作品中出现这么多西方文化色彩深厚的影视形象?明明打着“本土文化形象”的旗号,呈现出的却是外来文化的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本土文化已经面临着被日益强大的外来文化即吞噬的危险。对于本土文化研究者来说,这是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如果从文化哲学角度来考量,将这一问题进行分层解构,就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所谓的全球化背景,无非是在强调本土“一体化”特征与世界“多元化”关系性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如何能够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的个性和资源进一步推衍和深化,如何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本土文明相契合。因此,对本土文化的进一步拓展与实践就是将本土文化进行形象上的设定,凸显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以完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实践和对本土文化的进一步掘进这样一个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现实性问题。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的精神,我们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发展,它也是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源泉。没有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就不会有我们行走于世界文化之林的脚印。一个民族只有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做到真正的自强与自立。这不仅关乎一个民族未来之路的长远,更关乎一个民族的专属印记的存在。如果仅仅将走出国门,取悦外国观众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捷径与终点,那势必会走入绝境。中国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都要有自身的特色,竭尽全力地发扬本土化特征,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精髓,而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身优秀的文化资源存在,要不然外国人所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怎么会如此形象,不正是因为他们到中国来“取经”,来寻找的素材,才促成了他们的成功吗?

任何文化形象的设定,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影视作品中形象的设定虽然有着浓重的消费文化色彩,强调市场的经济回馈,但是作为在特定区域内的大众性的文化消费行为与审美行为,仍需要关注区域内特定的文化心理习惯、审美接受习惯、艺术思维发生习惯。可以说,民族的艺术产品要能够呈现民族的文化、精神、审美、意识、传统等元素,这才是中国影视作品制作的前提与发展根本。

本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物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发展隐含其中的内在灵魂的彰显,它是一笔无价的、带有特殊属性的财富。冯骥才认为,本土文化是历史作用的结果,是民族精神沉淀的外向性特征。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生活状态。“本土”不仅预示出强大文化根系的外延维度,更能显现出作为一个特定文化圈的永恒性。它不关乎任何外来的文化杂质,摒弃群体意识而凸显出个性化资源的纯正。传承本土文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对自我民族身份有所认知。它会让存在于民族的个体更加自信,它也是一个国家对其子民物质与精神的全方位呵护,是维护其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也内在指征,只有传承本土文化,一个国家才能获得长远性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具体落实到艺术实践层面上时,本土文化首先要能够呈现本土文化的自信与自尊,但也不能由于自信而自大,盲目排外,呈现固守封闭的一面,拒绝外来优秀文化的学习与借鉴。其次,要能够生产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艺术作品,并在具体相关元素上能够充分表现本土文化精髓,有利于本土影视作品的世界地位的确立,没有过硬的作品,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本土文化形象设定更是无法谈起。最后,区域特有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民俗风情以及民众的生活状态等,都为本土影视作品带来创作优势,但是不能始终盯着这个特定场域,还是需要走出去,放眼世界,去寻找异同,从比较的角度反思相关问题,也可以从一定角度理解“胡巴”与“糖宝”的形象为什么出现在我们的银幕上。所以,本土文化不可能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是不能让它脱离我们的文化传承血脉,在接受外来文化、新的文化语态时,必须保持本土文化的优良基因。本土文化是母体文化,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原发性、群体性、广泛性,是民族文化之根,为此中国的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设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问题,更要使之成为本土文化的载体,展现出历史的记忆、民族的精神与信仰,才能使本土文化和中国影视青春永昌,形成“中国形象”与“中国影视”。

三、国际化传播

中国电影的百年,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土化的电影的百年,在当前甚至已经出现“好莱坞电影,中国制造”的新局面。在制作行为从地理概念转向文化概念的同时,文化呈现同一性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在技术推动和理念支持下,以好莱坞为例,全球化笼络人才,从其他文化中吸取故事题材,拓展自我的文化影响力。艺术活动并非特立独行,它与其他活动一样,可以互动,可以交流,可以多人参与。然而它又有个性化特征,带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使它能够区别于其他活动形式而生成特有的存在逻辑和游戏规则。艺术活动自然离不开艺术家,这是它的存在主体。此外,艺术活动之中同样存在着专属的内部规则,这一规则将让新来者备感压力的同时,也备感新奇。在艺术活动这个特定空间内,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系。主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他们是互动性的行为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关系不仅能够表明各个主体的存在价值,还能够对主体的行为策略加以影响。它对个体的存在形成一种制约性,然而个体的互动又有助于它的生成。在这种局面下,全球化传播中国电影可能还存在许多客观问题,能不能像“中国制造”一样占领全球,还需要有着准确的定位与文化反思,并非制作的影片能够推向欧美市场就是中国影视的胜利。《甄嬛传》在国内的万人空巷和在北美的乏善可陈,都说明影视作品,作为艺术形态,关键在于精神与灵魂,如何体现自我的主体性,关键还是在于文化语境的确立与推广,前提就是需要自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主体只有在自觉的状态下感知母体文化及其存在的价值,才能对其生成价值观念。费孝通曾说:文化自觉更多的是在表明生活在其中的人一种潜意识的“自知之明”,这种“自知之明”无须刻意,即可明晓。文化自觉,是一种民族思想意识的升华,它更加青睐于本土的东西,不带任何刻意性的“文化回归”,对外来的“杂质文化”影响更能够趋利避害地加以选择。文化自觉中包含自知之明,这份自知之明是自主能力的彰显,是对本民族文化转型的轻松驾驭,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并能对文化主体进行清晰定位。中国本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中国影视只有呈现民族特性,传承本土文化特色,才能创建自我的影视模式,才能吸引自我,从而吸引他人。

所以,中国电影不能在密集的国际影展中迷失自己,以国外的所谓主流的影视评判标准要求自我,这会制约或轻视本土文化的需要和追求,难以形成“中国电影”的面貌与风格。只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中国的影视必然能够屹立于世界影视艺术之林,成为耀眼的明星,从而影响其他文化的选择,进而去更正对本土文化的错读与误导。

四、结 语

中国影视产业作为已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文化产物和艺术商品,要在澎湃的世界电影洪流中轻松驾驭,就要找到属于自身发展的新路径,除了保护与传承本土文化的任务,还要大力发展自身产业模式,从而走向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本土文化形象的确立,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其背后是对整个影视文化选择与发展的问题。发展是中国影视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如何融入本土文化之中,适应时代发展,去呈现本土文化之美,需要从业者花费更大的精力去认识、感悟和传播,则必然能够完美地传递本土文化的“灵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影视民族文化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多元民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