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私纪录片的影像疗愈功能探究

2017-11-15

电影文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纪录片

李 姝

(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一、IDOCS为私纪录片站台

2016年的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是由北京零频道发起创办,北京电影学院承办,中国第一个获得官方合法许可的独立纪录片国际电影节。IDOCS自2009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它以智利导演顾兹曼的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作为信条,以“眼界改变世界”作为口号,将全世界顶级电影节和纪录片频道中收获赞誉的最新、最优质的作品带入中国。最近这一届IDOCS2016展映的作品,无一例外地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个人与家庭,关注隐秘的自我、罕为人知的关系和难以言说的创伤,在为期6天的展映活动中,数十部来自世界各地的“私纪录片”给人带来了如同宗教洗礼般的情感震颤。

近年来,“私纪录片”作为舶来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及学术的视野。

例如,在[日]那田尚史《日本私纪录片的起源与现状》(2007,李瑞华译)、韩鸿《民间的书写:中国大众影像生产研究》(2007)、樊启鹏《中国私纪录片带来的变化与挑战》(2007)、徐亚萍《通往真实的自我——中国私纪录片研究》、于洁与关大我《中国私纪录影像的风格探析》等国内外一些学者和研究者的专著及文章中,我们窥见了私纪录片的缘起和基本发展脉络。以揭露记忆创伤、暴露个人隐私、展现隐秘关系、宣泄内心情感为特征的私纪录片(亦称第一人称纪录片)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独具魅力的人类精神世界画像。日本电影导演今村昌平在他的代表作《鳗鱼》(1997)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现代社会,人人都有心理暗疾。人们在飞速发展的工业化时代,面对庞然大物般的楼宇和机械,身处大兴土木沸腾不休的土地,在舟车劳顿、疲于奔命的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短平快的节奏捆绑,被乔装打扮后的快餐文化吞噬,被各种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物质异化。虚拟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戾气横行,越来越多的孤独灵魂成为行尸走肉。然而,在优秀的私纪录片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个体经历,也看到了社会整体。这些家庭故事背后私密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帮助我们整合了各自的生命冲突与体验,同时获得了一种更高级的对人类群像的认知与人性反思,从而达到一种类似心理治疗效果的自我救赎。

二、私纪录片与影像疗愈

最早把电影艺术与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是法国著名符号学家麦茨(Christian Matz)。他成功地把20世纪西方人文科学的成果和思想结晶运用于电影理论研究中,并做出许多极其重要的理论建树。麦茨认为,电影就是与人的“力比多”①打交道,即表达人的欲望和诉求。电影通过声画手段,刺激大脑的神经元,调度眼耳舌身意等感官统觉的整体反应,从而勾连起人们的潜意识和记忆,最终通过压抑的释放、宣泄、投射、移情、替换、同一化等方式对观看者的心理活动机制产生影响。

目前,从19世纪的古典精神分析学开始,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接受,心理治疗在一百多年的历程中逐渐拓展出以绘画、音乐、戏剧等非语言表达的方式,即艺术治疗。艺术治疗作为心理治疗的分支及重要的治疗方法,因其与患者达成更广泛、深入、灵活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实现润泽心灵、净化情绪的效果。艺术治疗在当今西方社会已得到承认并在一些高校及研究机构成立了专门的艺术治疗专业,建立了艺术治疗师的资格培训体系。

也许是世纪之交的普遍性生存焦虑和对人类未来的恐慌,步入21世纪前后,突然兴起了一股主观叙事的非虚构影像创作热潮。无论是自传体纪录片《我的建筑师—— 一个儿子寻父之旅》(MyArchitect:ASon’sJourney,2004)、引起巨大争议的动画纪录片《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withBashir,2008),还是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不快乐的不止一个》(2000)、 《夜莺不是唯一的歌喉》(2001)、 《家庭录影带》(2001)等,都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美国纪录片学者保罗·亚瑟称这种“以公认的、隐含的、心理治疗手段的方式来建构”的影片为“治疗纪录片”。在这些往往以非商业化和国际化作品为主的“治疗纪录片”中,导演大都在讲述心理创伤事件、家庭秘密或尚未愈合的感情伤痕。这种近20年来逐渐兴起的纪录片亚类型和本文所讲的私纪录片在创作理念上高度重合,以私纪录片开启的第一人称纪录片叙事“为这个难以抑制的自我书写时代建构了一个新的范式”②,对纪录片至高无上的“真实观”也起到了颠覆性的阐释和重构作用,为影像文本的创作开启了崭新的“抵达心理真实之境”的路径。

三、从IDOCS看影像的艺术疗愈:从被动观看到主动摄制

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当今的心理咨询过程经常会使用影像资料来对来访展开讨论,“帮助其修通无意识情节,并产生新的领悟”③。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尚不系统,目前还缺乏对电影疗法的理论体系建构。然而,本届IDOCS 2016论坛的所有纪录片作品均锁定“家庭:爱与疗愈”这一靶心,影片的制作者们通过参与摄制,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干预,为我们展现了暗淡、苦闷、焦灼的常态人生中一丝明媚新生活的可能。

参展影片《暮年之光》(TwilightofaLife,2015比利时Docville国际纪录片节最佳影片),以儿子(导演)的口吻描摹年迈的母亲,以儿子的视点观察母亲晚年的形象,以极简主义的画风(两个人、一间房、一张床和一把椅子)构建了一部以“死亡”为题却充满欢歌笑语、幽默诙谐、睿智如诗般的生命故事。经历过大屠杀历史的母亲多年来一直保持缄默,与儿子之间缺乏沟通使得彼此的误解与伤害成为生活的主角。摄影机的出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试打破二人的沉默,摄影机作为触媒促成了自由的对谈,另一种语言——爱抚代替了分别之时的哀伤,使得影片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参展影片《公寓》(TheFlat,2013波兰犹太主题电影节金凤凰奖)以“我”(导演)的视角探寻即将搬迁的废旧家庭公寓中隐藏的家族秘史,在调查历史遗物和外祖母复杂的人物关系中逐渐揭露出大历史的悲惨和战争对人性的压抑。影片最激动人心和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浮现的隐秘情感和跨越敌我界限的人性之光。

参展影片《全家福》(AFamilyFair,2015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荷兰纪录片单元评审团特别奖)同样以“我”(导演)的角度阐释了亲祖母谜一般的人生图谱。风华绝代却被外界评议为蛇蝎美人的祖母意外地对自己表白,突如其来的情感背后隐藏的是祖母童年时的家庭创伤与伴随终生的厄勒克特拉情结。④祖母父亲对她的苛责使其一辈子活在自卑的阴影下,穿梭于无数男人之间以寻求爱的补给。孙子与祖母的这场对话最终解开了影响四代人生活的谜团——爱的缺位与自我的迷失。

参展影片《曾经的母亲》(OnceMyMother,2013澳大利亚电影协会最佳纪录片奖)通过“我”(导演)对曾经眼中“背叛”自己的母亲的“审问”,通过拍摄之旅检索她与母亲陷入困境的根源。面对日渐苍老、陷入痴呆的母亲,导演苏菲最终发现心魔的症结是战争的残酷以及人对自我的宽恕。

参展影片《当我们靠得更近》(TheCloserWeGet,2015Docs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最佳纪录片)以“我”(导演)的勇气、坦诚、温暖,讲述了一个关于忠贞、梦碎和心灵救赎的故事。身患中风卧病在床的母亲为全家人的团聚带来契机,也让导演时隔多年之后拿起摄像机首次探寻父母不为人知的婚姻秘密。父亲的双重丈夫身份背后隐藏着人性的欲望,而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广泛的两性情感维度以及家庭如何重获新生的非凡故事。

上述几部是IDOCS 2016论坛众多参展私纪录片中的优秀代表。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对母子、父女、祖孙、父亲关系的探讨,都是从“私人的”、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审视。摄影机变成了“我的世界”解码器:从“我看”到“我说”,从传统纪录片的“听你讲故事”变成了“我来讲述我的故事”。这种自主的表达和镜头前毫不避讳与被摄人物的互动对谈促进了自我反省,也帮助被摄者揭下人格面具;满足了观众窥探隐私的快感,也帮助当事人宣泄释放内心的苦痛、从而满足心灵的慰藉。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在新书《艺术的慰藉》(ArtasTherapy)中提到现代社会人类的各种心理缺陷以及艺术的治疗功能,他把艺术比喻为新宗教,指出了艺术对人生困境具有很好的解释和疗愈效果。

美国纪录片学者比尔·尼科尔斯(Bill Nichols)在对当代纪录片进行划分时提出了基本的6种纪录片形态,即诗意型(Poetic)、阐释型(Expository)、观察型(Observational)、参与型(Participatory)、自我反射型(Reflexive)以及表述行为型(Performative)。上述的私纪录片作品很好地融合这6种方式,常规纪录片先知和全能的旁白替换成导演“我”的自述或独白、从主观视角展开搜寻、自由出入画面与被摄对象自由探讨、将隐秘的内心世界及不可言说的欲望进行诗意再现。“我”既是观影者、窥视者、受害者抑或自恋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催眠者、讲演者和被治疗者。私纪录片的“私”既是主观的“我”的阐释内心,又是私密亲密关系中创伤与苦痛得以释放的关键。通过影片的摄制,每一个“我”重新发现了自我,重塑了正念人生。

在网络直播泛滥和手机游戏成瘾的当今社会,走在人生十字路口的高校青年学子,常常面对迷茫却难以自拔。高校的影视赏析和美育教育如果能结合私纪录片力量,通过纪录片拍摄来走进家庭关系,对自我和关系亲密的人进行重新认知,也许能增进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性的体察。正如龙应台在《大学里没教的两件事》中写道:第一,大学教你如何与别人相处,没有教你如何与自己相处。第二,大学教育了你如何认识“实”,但没有教你如何认识“空”。作为人生高级阶段的学习之旅,大学教给了我们各种实用的技术和知识,却囿于各种限制没能培养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和独立思辨的智慧。希望更多的专业认识能够借助艺术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推进,让私影像之光照亮无数身处困境的灵魂,让爱溶解疾苦,用沟通润泽心灵。

注释:

① 力比多,拉丁文libido的音译。精神分析学认为,力比多包含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指人的本能欲望,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始驱动力。

② [美]保罗·亚瑟:《影像的救赎:自我治疗纪录片》,孙红云、汪亦红译,《世界电影》,2013年第5期。

③ 张爱宁:《观影疗心——电影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④ 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精神分析学中解释为女儿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结。

猜你喜欢

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谈短时纪录片的创作技巧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