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一辑】11元杂剧与『官话』

2017-11-15

北广人物 2017年43期
关键词:土话剧作家元杂剧

【第十一辑】11元杂剧与『官话』

插图李滨声

《北京话》作者刘一达

元代时的北京叫大都城。如果从南北统一都城的角度说,元大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首都。所以,元代的大都话,可以说就是“官话”。所谓“官话”,就是“国语”。

“官话”这个词,也是北京土话。在北京土话里,凡是跟公家(国家)或者政府有关的都被称之为“官”,比如官员们穿的衣服,叫“官衣儿”;从前官员出行坐的轿子,叫“官轿”;北京的公共厕所,老北京人叫“官茅房”等等。顺理成章,政府规定的标准语言,自然就叫“官话”。

说到这个“官”字,我记忆犹新。小的时候,胡同里的孩子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话是真的,或表明自己说出的话具有权威性,往往要说“官的”。

“官的”在当时属于北京的流行语。比如:“这事儿是李大爷说的,官的!”“永久牌自行车是上海产的。官的!”这个词儿,常常让我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中小学生说的“向毛主席保证”。跟“官的”一样,那会儿,孩子们说点儿什么事,想让别人相信,必要说这句话。

当时,毛主席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至高无上,向他老人家保证了,这事儿还敢有假吗?“向毛主席保证”成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的流行语。那个年代,北京胡同里的孩子,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儿。“官话”,实际上就是官方语言,就像现在的官方语言是普通话一样。

如果细心一点研究,不难发现元代的“官话”,跟现在的北京话几乎没有多少区别了。换句话说,元代的“官话”是现在北京方言的基础,或者说是它的原形,因为我们现在说的许多北京土话,就是原来的大都“官话”。

为了印证这个观点,咱们还从元杂剧这儿说吧,杂剧最早出现在唐朝,到两宋得到了发展,但到了金中都时代才有“院本”。当时民间演出团体叫行院,“院本”就是演出用的剧本。到了元代,杂剧的发展达到了高峰。大都城是首都。首都会聚了全国最有名的剧作家和演员,成为全国杂剧的中心。

在元杂剧有籍贯可考的87名剧作家中,大都籍的占了19人。其中有名的剧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都是大都人。这些剧作家在大都生大都长,又在大都城混江湖,对大都的风土民情、人情世故了如指掌,所以在创作时采用当时的大都话得心应手,创作了大量的元杂剧。其语言特色鲜明,人物形象生动,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元杂剧不但为中国的戏曲奠定了基础,而且也表明了北京话在元代,其特点和风格已经初步形成。

在元杂剧的人物对白中,您能看到大量的北京话。笔者在这儿摘几句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人物对话,请您上眼:“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楔子)

“婆婆索钱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

“我的性命都是他爷儿两个救的,事到如今,也顾不得别人笑话了。”(第一折)

“有累你。我如今打呕,不要这汤吃了,你老人家请吃。”

“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第二折)

这组对话里的“两得其便”、“这早晚”、“爷儿两个”、“顾不得别人笑话”、“你老人家”、“选大棍子打着”等,如果我不告诉您它的出处,您能想象得到这是600多年前大都人说的话吗?

这几句对话跟现在北京话几乎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当时还没有“您”和“俩”这两个字儿。但当时的大都人说话已经用儿化韵了,比如:“爷儿两个”。

看了这组对话,您对大都的“官话”应该有所了解了吧?

猜你喜欢

土话剧作家元杂剧
论元杂剧的文学——以《单刀会》为例
磁州窑瓷枕上的元杂剧投影
剧作家王辉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闹科场传奇》发现记——兼及清代中期剧作家张懋畿的生平再探
清代旗籍剧作家杂剧、传奇作品叙录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