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扛电脑进山三访苏明娟】

2017-11-15

北广人物 2017年43期
关键词:金寨县海龙眼睛

【扛电脑进山三访苏明娟】

解海龙通过影像的力量让千千万万贫困家庭儿童改写了人生轨迹,他摄影的目的,从来不是单纯为了所谓的“艺术创作”,而是作为有利于社会的工具,镜头的一端,是他要关注的事件,而另一端,是他的心灵。

解海龙1991拍摄的《大眼睛》

解海龙带着《大眼睛》照片再访苏明娟

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组照中的三位“希望工程形象代言人”,左为《大眼睛》苏明娟,中间《小光头》张天义,右边是《大鼻涕》胡善辉,后面是摄影家解海龙

1998年6月,在人民大会堂,15岁的苏明娟当选共青团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委员

从“艺术”创作到“纪实”拍摄

当时还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创作员的解海龙,在进行农村题材的摄影“艺术”创作时,发现在那些偏僻地区农村少年儿童求学无助的现状。他说:“我看到这些孩子们,或因家庭贫穷、或因无学校上学而无法受到应有的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的状况和城市以及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形成强烈的反差。”解海龙面对这种现实,他的社会责任感让自己停止了所谓的“艺术”创作,开始进行深入细致的摄影纪录考察。当时他没有任何的赞助,利用自己每个月几十元的工资收入,步履蹒跚地辗转在那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共跑了20多个省,在大别山老区,他拍摄了一批进入中国摄影史的照片,像“大眼睛”、“小光头”、“大鼻涕”、“烤小手”“磨盘小学”等。这期间他的工作受到当时各地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掣肘,让他经常遭遇到“不务正业”的批评。他说:“当时我是战战兢兢地创作,处于‘工作不安分’的困境。为此,我不得不寻找名义上的身份支持,以求获得‘采访’的权利,于是就四处奔走,找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愁找不到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我的设想让基金会的领导者兴奋不已,结果我就顺利地得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合法’的身份。”解海龙本人也因此完成了从一个“摄影艺术家”,向“社会纪实摄影家”的转型。而后,解海龙以《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为题的图片展同时在我国的北京、台湾两地展出,并且立即获得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

在感动中按下了快门

解海龙曾是北京崇文区文化馆干部,担任崇文区“广角摄影学会”会长,1991年,由于在摄影方面的影响力,他被调入中国青年报,从事了他一直渴望的职业——记者,当年他在安徽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拍摄了苏明娟(原名苏玉仙)上课的照片。从此,这个有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8岁女孩的照片,就和希望工程连在了一起,打动了无数热心助学的华人。解海龙说:“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亲叫苏良友,母亲叫钟业珍。她父母都是善良的农民,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俭朴的乡村生活。苏明娟是张湾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我当时到金寨县采访拍摄希望工程有关的照片,跑了十几个村庄,最后来到张湾小学发现了课堂上的苏明娟,她那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顿时打动了我,看到她专心致志地手握铅笔头,两只炯炯有神、充满对求知无限渴望的大眼睛让我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

《大眼睛》的轰动效应

这幅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轰动全国,苏明娟也随之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代表。短短8个月就募集了一亿两千万元的善款,成立于1989年10月底的希望工程也由此真正打开局面。2009年,《大眼睛》照片在拍卖中以30.8万元成交,解海龙用这笔钱在西藏捐赠了一所“大眼睛希望小学”。为此,苏明娟享受着:学费全免,初中升高中被当地的重点高中金寨一中破格录取,还担任了班级的团支书。1998年6月,15岁的苏明娟当选共青团中央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委员,首次来到了她心中的神圣殿堂——北京人民大会堂。

用多年积蓄为苏明娟家安电话

解海龙牵挂着“大眼睛”苏明娟的成长,一直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能及时地了解苏明娟的生活状态,解海龙花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用2000多元为苏明娟的家里安装了当时还算稀有物件的电话机。他为了让苏明娟开拓眼界,还自费让她来北京旅游观光,每隔几年都要给苏拍摄一次照片,每次拍照片都会有一张苏明娟抱着上次的照片的画面,以便记录苏明娟的成长过程,非常有意义。

曾经追逐各种摄影比赛,还被冠以“获奖专业户”头衔的解海龙说:“我成为‘希望工程’的志愿者是源于一位老师的点拨:‘令人喜的东西不如令人思的东西’,我领会了其中的含义,这也是结缘‘希望工程’的一个因素。此后的20多年,我的镜头中的主角大多都是需要社会关注的孩子们,为此,我跋涉了20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200多所学校的上万名农村孩子,拍摄近万张底片,我每到一所学校都会受到孩子们的热情欢迎。”

三进大别山送电脑

2001年,解海龙重返大别山,再去拍摄“大眼睛”女孩儿苏明娟。此时的苏明娟已经就读高二了,学校是由北京人捐资100万元援建的金寨一中。解海龙说:“我去的时候扛着一台当时比较先进的奔腾Ⅲ多媒体电脑,坐了一夜的火车和半天儿的汽车,赶到了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第一中学,苏明娟就读的学校,苏明娟的父亲苏良友从山坡上下来迎接我,当时苏良友用一根扁担,一头担着电脑主机,另一头担着显示器时还不知是何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领着我来到他家住的五间瓦房,房子里陈设简单,除了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就再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当知道我送来的是一台现代化的多媒体电脑时,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居然不知道应该把这从未见过的高科技物件‘供’在何处。随后,我帮着把电脑调配好,并花了好长时间教会了苏明娟如何使用电脑,苏明娟更是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用心学习。”这已是解海龙第三次来苏明娟的家了,他这次拍摄的有关“大眼睛”的系列图片“我要上网”发表后,又引起了新的反响,人民日报为此刊登了中国青基会“捐建希望网校,实施希望工程远程教育计划”的倡议,从此掀开了希望工程新的一页。苏明娟再次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

他们的命运因照片而改变

第二年的秋天,解海龙为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交通系统的优秀通讯员进行了一次感人的摄影讲座,他用幻灯片展示了自己多年拍摄的有关希望工程的纪实摄影作品,以“渴望篇、爱心篇、圆梦篇”三个部分讲述了一个个照片背后的生动故事,现场的很多人眼中都是含着泪花聆听,并现场为希望工程捐款数万元。解海龙说:“我每次讲座的过程也是感动我的过程。在我镜头中的主角,就是我一直牵肠挂肚的孩子们,他们的人生转变使我欣慰。2005年7月,《大眼睛》苏明娟从安徽省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毕业后去了让人羡慕的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上班;《大鼻涕》胡善辉参了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小光头》张天义从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成为东北一家飞机制造厂的技术骨干。他们的命运因‘希望工程’而改变‘,希望工程’也因为有他们代言而发展,我为他们的成绩而骄傲。”

猜你喜欢

金寨县海龙眼睛
封面人物
叶海龙,你别装啦
安徽省教育厅到六安金寨县调研智慧学校建设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海龙卷是什么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