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2017-11-15韩婷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韩婷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

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韩婷

(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十堰 442000)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在日常国际交往与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增多,国家所需要的是面向世界、对异国文化有深刻理解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各国的不同文化,消除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以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跨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材

1 前言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目前,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己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尽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由于对异国文化缺乏了解,使他们在写作上捉襟见肘,在阅读理解能力上停滞不前,在口语表达和交际上更是漏洞百出,即使取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的大学生或是根本不敢开口说话,或是与西方人交往中困难重重,闹出不少笑话,这种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相互间的误解,造成跨文化交际的不良效果。当然,造成这种后果并不是由于词汇或发音的错误,而是在文化方面遇到了与本民族文化相冲突的无法理解和运用障碍。为此,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跨文化的教育。

2 大学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对策

2.1 增强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的意识

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习得的主要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个体文化和英美文化的桥梁。大学英语教师所具有的跨文化知识和意识的强弱将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及其最终的跨文化习得及运用,因此,外语教师自身应具备很强的跨文化意识,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丰富自己的外语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大学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各种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进行跨文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具备相当的英语语言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相关理论。要善于认识和发现英语学习规律,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观念,选择和使用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

2.2 完善英语教学大纲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都没有对跨文化教育进行详细的明确,尽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但是大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未作具体的要求,比如应该掌握哪些情景下的哪些语言功能、哪几种语篇类型、哪些交际策略,应该了解哪些目的语的非言语行为,应该学习哪些目的语的交际习俗、礼仪、社会结构、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等等。还应在大纲现有的四级、六级词汇表中增补学术研究和对外交往中常用的词汇,在词汇释义中加入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释义,在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有不同联想意义的常用词汇、习语、谚语等要注明其联想意义,对某些词汇还要注明其语体;而且还要规定向全体学生开设英美文学欣赏、英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等选修课。一份细致的教学大纲不但为整个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而且也是检查和考试的依据。

2.3 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倡导多媒体教学。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量地应用于现代英语教学中,这种集图、文、音、像等为一体的互动教学形式,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信息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进行语言交际的积极性,更能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通过一些形象真实的录像资料,加强学生对国外某些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感受,了解外国的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从而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外教成为跨文化教育师资中不可替代的力量,通过外籍教师切身讲解、传授他们本国的文化,可以使学生直接感受其他国家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与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外籍教师本身也正经历着所在国家文化的冲击与熏陶,更可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体会跨文化的感受,指出跨文化交际中所应注意的事项。

2.4 开发适合跨文化教学的教材

目前,市面上缺乏以文化导入为目的的系列教材,相关的参考资料就更少了,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发一些适合跨文化教学的教材。首先,教材材料要真实。所谓真实的教学材料是指真实交际环境下所使用的,不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材料。真实的教学材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将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和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使他们在面对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时,能够做到从容面对,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教材内容要尊重各民族文化。一方面,教材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对目的语国家民族的文化知识进行介绍,不能回避、乱解、生硬更改内容,应从跨文化教育目的为出发点,有目的介绍目的语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值得我们学习、吸收借鉴之处,引导学生获得全面准确的目的语民族文化知识,并具备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尊重母语与民族文化传统,增加体现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内容。

3 结语

总之,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的文化交流已成为近年来外语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虽然外语界非常关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教育,但是对跨文化教育的认识、理解、应用不足,这就要求对跨文化教育进行更深、更广地研究,帮助英语教师更深刻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实施途径。最终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4):31-34.

[2]全建强,英语课堂教学的真实性[J].国外外语教学,2009,(1):9.

[3]俞丽峰.跨文化知识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益阳师专学报,2014,(2):21.

G424

A

1003-2177(2017)08-0039-02

韩婷(1981—),女,河北衡水人,硕士,汉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两块磁的交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消防意识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