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保护
2017-11-15殷悦
殷 悦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保护
殷 悦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代表一个地区涵养和人民风貌的文化基因,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形成的思想文化,人民生活中观念形态的文化基因表达。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各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各种文化信息纷繁多变,各种文化流派百家争鸣,要在这种复杂而多样的文化环境中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特征,使得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传播,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开始,通过教育保护和创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展现大国文明形象,促进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创新繁荣。中华传统文化 保护 教育 传承一、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是具有独特代表性和独特意义的精神世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无比自豪的文化瑰宝,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因。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不断更新和丰富,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如今流传下来的都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因此,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则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经济腾飞之后,更需要中华文化的同步繁荣。物质生产和文化生产的长期发展不平衡给我国带来了许多突出的社会问题,使得意识不能及时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生活在物质生活发展的时期没能以积极的反作用促进物质生活的发展。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理应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中国的腾飞插上五彩斑斓的羽翼;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为瑰丽的“中国梦”贡献满是财富的宝藏。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教育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曾经说过:“我很不赞成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重中之重则是发挥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中华文化在教育中传承,首先要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丰富教育资源,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潜力,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直至高等教育的思维之中,用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现代教育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有效地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无论是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还是民间古代的诗词散文,传统经典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史哲知识,甚至科学艺术价值。古代先贤数千年积累的人生态度、这支理想、生活原则、道德理念等,对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都具有极为深厚的推动力量。在发展教育的同时,在中华五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不仅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文化的创造和创新。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除了一些人为破坏的历史原因,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内容上,并非大众喜闻乐见、容易习得的文化内容,导致人民对传统文化产生畏难情绪、不愿深入。形式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表达主要以传统节日的形式表达,文人墨客的作品也并非融入日常生活,因此,导致传统文化难以适应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其文化活力大大减弱。这就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创新文化发展方式,使传统文化用现代生活方式重新呈现在大众视野,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包容力。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视,一方面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时代形式下,让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就需要不断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新型文化价值相较于庞大的传统经典,如溪流之余江河,孤木之于森林,只有将新时代下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联结,现代文化才能充满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的经典流行起来,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有完善细致、科学合理的保护体制和建设规划,在保护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面子”,最终要归于“里子”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物质遗产,要加强遗产保护和维护,加大对其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对于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要完善申遗法规,使得保护工作有规所寻;对于每个地区的地区传统文化,要大力宣传,号召全民保护,做到人人爱文物,人人传精神。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能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四、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保护是我国文化自信重要一环
增强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动力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在加强文化自信中起着至关重要地作用,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保护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要求。
(一)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发展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树立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国家或民族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认同是无法保护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的。树立高度的文化认同感,不仅仅需要宣传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教育中普及传统文化。无论那种文化必须先学后用,乃至精通方能传承,很难想象一个连古诗词都背不了几首的人,大谈特谈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就好比累世生活在大山里的人跟你讲大海的广阔,除了吹嘘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有营养的东西值得借鉴和学习。通过在基础教育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强制教育和学习,让新生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基础素养得到质的提升,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能够时时温习运用,在实践中找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经过长年累月的巩固加深和提高,文化的归属感自然而然会渐渐产生,就像在计算时会不自觉的用到乘法表一样。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旦建立,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发扬,只有人人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才能从心底产生对文化的认同,以此成为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来源,才能有助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使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拥有坚实的基础。
(二)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输出
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世界环境下,我国奉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加强与我国海陆邻国的文化交流,对促进和谐世界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文化输出同贸易输出一样,在交流中实现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引进来、走出去”中实现世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依靠文化自信来完成,只有文化自信才能不断推动文化输出的发展。
谁也不可否认,文化的交流是当前世界各种频繁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华文化的输出将有助于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国,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求学、旅游和工作。一种文化能否被外国所接受,除了依靠文化本身的魅力,也要依靠文化自信的魅力,只有提升对自身文化的自信程度,才能让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不仅仅意味着中国将更加为人所知,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发展理念能够为人所接受,更深一步来说,我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将能够得到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的了解和认同,进而成为世界文化极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也就进一步增加了我们的优秀文化与其他文化平等交流的机会。简单来讲,当两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相互足够了解,那么就拥有了足够的包容度,这两个国家和民族发生摩擦的几率就会小很多,文化包容度越高,国家和民族间的和谐程度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说,提升文化自信、加强文化输出对改善我国国际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三)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各种信息相互激荡,只有拥有足够的定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强国,只能从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入手,利用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现代文化提供营养,为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可能。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入手,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增强全民族的文明程度,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当今中国经济已经在国际社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加强文明素养、提升我国国民的文明素质成为进一步彰显我国大国形象的重要一步。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孔子有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时,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形成人人创新、提升素质的良性循环及活力社会。以公民个人的精神面貌,带动创新型社会的发展,由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文化创造力,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使我国转型升级战略,提升综合国力。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社会诚信和谐的大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周永亮.华夏文明延伸之谜[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
[4]成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7.
[5]邓球柏.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孙兰英.文化共存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季羡林.为什么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A].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434.
[8]张巧年.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A].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424.
[9]雷儒金.髙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巧[D].武汉:武汉大学,2012.
[10]王双群.社会主义核也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埋论课教育教学研究巧[D].武汉:武汉大学,2014.
青岛理工大学)
殷悦(1992-),女,汉族,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