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行政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7-11-14陈羽玲黎潇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依法行政问题对策

陈羽玲 黎潇

摘 要: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在政府活动中依法行政显得尤为重要。依法行政属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对于依法治国来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最近几年,我国的依法行政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对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合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依法行政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

关键词:依法行政;问题;对策

作为行政准则,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实行依法行政,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依法行政包括行政执法、立法以及司法三个方面,其中行政执法为中心。对于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而言,依法行政是最基本的规范与要求。在我国,与其它部门机构、组织以及人员所具有的关系最直接、最紧密就是行政部门机构。因此,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就需要进行依法行政,需要将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起来。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指的是在法律法规的规定的基础上,在相应的权力范围之内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相应的行政权力,并且对其行政行为进行相应的承担的原则[1]。

二、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依法行政对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存在于宪法当中[2]。当前,我国依法行政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依法治国的客观标准和要求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需要对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依法行政的法治国家而服务。

(一)依法行政与守法观念不强

受到中國长时间以来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加上新中国成立之初高度集中的政治与经济体制,对于个人的权威比较注重,还有一些行政人员的法律素质较差,依法办事的态度比较薄弱,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在行政执法当中会出现权力大于法律的情况,执法行为与法律相违背,部分领导完全不顾国家的法律,利用职务的便利,谋求个人的利益。

对于公民而言,一些人法律意识不强,守法观念较差,在行政人员执法的过程中配合性较差,这样不但对自身不利,还会造成国家的资源浪费[3]。另外,一些公民在行政人员执法的过程中利益受到侵犯,无法运用法律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

(二)行政立法不健全

法律法规对行政权力的规定上存在问题,行政部门机构在设定时依据相应的法律,然而,现在我国政府部门机构依然是在法律授权的基础上通过政府自主设立。行政立法的授权方面也不完善,法律对于行政立法的授权是比较注重的,但是对于行政立法的控制不够重视。对于我国的立法体系来说,具有多层次性,依法行政的根据也具有复杂性,包括宪法与法律,还存在一些法规、规章[4]。行政规章的起草的部门具有多样性,缺乏协调性,通常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存在一定的矛盾。另外,在一些领域还会出现无法可依的问题。

(三)行政执法主体比较混乱

对于行政执法的主体来说,执法部门的职责比较混乱,执法的效率较低。行政执法层次较多,执法人员比较杂乱,在执法权的委托上具有随意性,会导致实际执法过程中,会出现各个部门各自为政或者执法重复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在开展执法工作时,不能有序合理的进行,办事效率太差。部分执法人员的素质较低,违法行政的问题十分严重。执法人员的素质不高,通常会导致在执法时,处置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执法程序缺失或者颠倒,会给公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执法保障较低,行政执法的严重的难处在于经费严重缺乏,经费的缺乏会造成执法者在执法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趋利性,同时,执法人员在依法行政时,可能会受到违法者的报复,对于这一方面也缺少相应的保障。

(四)对行政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

尽管行政行为会受到党、司法机关、人民群众等的监督,然而并没有展现出真正有效的作用,部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较低,会对监督的效果造成影响。部分监督部分在行使监督权力时,独立性不强,缺少相应的地位,权力较低,权威性不高,无法使监督实现日常化。在监督工作中也无法有效的落实监督责任制,社会缺乏有效的监督力度,新闻舆论的监督也常常会由于自身利益的影响放弃其监督权力的行使。

三、依法行政问题的对策

我国在依法行政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给国家与人民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使依法行政的实现更加具有合理性与完善性,需要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加强依法行政的宣传与教育

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是法律观念与意识,要想提升依法行政的效力,就需要增强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塑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对全民开展法律教育与宣传,同时对于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的教育也需要重视起来,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促使他们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严格遵守法律的内容与程序。另外,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从小开展法制教育,可以使他们具有更强的法律观念,进而会营造出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在立法时,要不断完善行政立法

要使行政职权的分工与定位具有合理性,行政程序与职责范围具有规范性,在内容上不仅清晰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宪法与法律相适应,需要加快立法进度,对于一些部门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现象进行改善,对于产生问题的地方,需要马上进行法律的制定,并且保障立法程序的合法性,在立法时,运用民主机制。

(三)健全行政政策与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行政执法体制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相符合,行政执法在设置机构时需要以现实为基础,对于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以及素质不高的行政执法人员,应依法进行整治,努力建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者的素质,增强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树立法律权威意识,同时,还需要完善执法条件。

(四)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需要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的力度,增强监督机制的权威性。在司法监督上,需要保证司法的独立性,并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人民去群众对于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在立法上保证监督的效力,而且使其具有强制性。

四、小结

新时代条件下,为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应做好依法行政工作,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对策,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华林.乡镇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提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06):58-60.

[2] 侯辰龙.北京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31(06):58-62.

[3] 王敏.基层人民银行依法行政风险分析及审计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7(09):72-73.

[4] 梁丽.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11):152.

猜你喜欢

依法行政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厦门公务员依法行政纳入晋升考核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改革及相关问题阐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