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技术要点应用探讨

2017-11-14崔应梅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有害生物要点分析防治技术

崔应梅

摘要:目前,伴随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渐进步和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林业的防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对于森林生态建设和安全管理,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关注问题。近几年来,林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于生态的要求逐渐发生改变,在林业的三大灾害中,有害生物的出现不仅会引发危险性和毁灭性的影响,同时,还将会直接影响整个林业的未来发展和建设,因此,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长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和现状展开探讨,为了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林业的未来建设,提出有效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大量研究认为,加强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必经途径,不仅能够减少我国林业行业经济利益的损失,同时,还能够充分保护林业农户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更加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可见,为了能够确保林业工作的可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强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积极维护林业的生态安全,采取有效技术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十分重要。对于新型科学技术而言,基于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背景下,其发展速度也随之不断加快和迅猛,新型技术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对于我国林业的保护和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有害生物的防治现状

(一)生产技术脱节

目前,林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缺乏严重的协调性和关联性,对于造林部分,单纯的负责造林工作;对于育苗部门,单纯的负责育苗;对于引种部门,单纯的负责引种工作。在此基础上,加之经济利益的趋势,将会使得造林规划设计过程中,难以将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纳入其中,容易导致大面积种植纯林的情况,为有害生物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环境和条件,加之防治机制相对薄弱,将会使得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预警提示薄弱

首先,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设施相对薄弱,与当时的监测工作以及实际情况并不符合、难以适应;其次,监测手段和技术过于落后,将会使得预警提示的能力十分薄弱;最后,监测以及预测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将会导致预警工作难以顺利展开。

(三)防治技术老旧

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力度十分薄弱,防治过程中由于大面积喷洒农药,将会导致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加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将会形成恶性循环的局势。除此之外,由于防治经费的短缺,资金限制的影响导致预防机制漏洞百出,难以利用先进的防治技术、预警设备以及检测仪器。

二、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要点分析

(一)营林技术

营林措施作为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根本措施,并且需要将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之中。具体措施包括:需要推广对于抗病虫害能力相对较强的优良品种,并且需要按照种植地区的土地质量、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等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种类的树苗和采摘密度,积极营造混交林的形式,避免树木种类过于单一化。同时,还需要使用无病虫害的壮苗进行育林、造林,采取除草、施肥、灌注以及修剪等方式,加强对于中幼龄树木的管理力度,进而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除此之外,需要及时清除林地中的病虫树木,积极改善林地树木的生长环境,严禁乱砍乱伐,积极促进多层次植被的健康生长。通过上述的防治措施,不仅能够促进林地植被的健康生长,同时,还能够加强树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使得各种类型的有益生物、天敌昆虫以及鸟类等数量的增加,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了林地植物对于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不断改善林地环境和卫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于有害生物的数量。

(二)苗木检疫

森林有害生物的分布范围十分狭窄,仅仅是局部地区存在严重的病虫害问题。目前,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人员往来之间频繁和密切,加之产品之间的交流日益普遍,将会增加了有害生物的传播途径和机会。因此可见,通过严格执行苗木的检疫制度,加强车站、港口以及机场等各个进出口的检疫力度,而在国内则需要加强对于苗木产地以及调运的检疫,做到防患于未然,进而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

(三)生物防治

昆虫病毒、苏云金杆菌以及白僵菊等作为微生物杀虫剂,其中,白僵菊作为防治松毛虫的有效微生物杀虫剂,虽然白僵菊在我国的生产数量相对较多,但是大部分微生物杀虫剂的生产过程比较简单,我国对于微生物杀虫剂的生产制度以及质量检测并未提出统一标准,使得微生物杀虫剂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成本过高以及效果不佳的情况,导致白僵菊的使用数量在我国逐渐减少,使得生物防治的效果得到影响。除此之外,我国使用的天敌昆虫类型较多,具体包括:肿腿蜂、赤眼蜂、天牛蛙姬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使用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包括:异色瓢虫以及蒙古光瓢虫等。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应用能够有效控制隐蔽性虫害的发生;利用肿腿蜂能够有效预防青杨天牛、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周氏啮小蜂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美国白蛾;天牛蛙姬蜂的应用能够有效预防青杨天牛。此外,在杨树林的种植田地中,利用人工鸟巢的方式,可以招引大量的灰喜鹊、大山雀以及逐木鸟等有益鸟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预防蛀干害虫以及食叶害虫。

三、结语

因此可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林业事业也随之不断壮大,但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林地的实际发展趋势,通过利用有效的防治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展开,同时,还能够通过改变防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如:预警提示薄弱、生产技术脱节以及防治技术老旧等,不断加强苗木的檢疫、生物的防治以及不断优化林地的技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未来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兴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花卉,2017(16).

[2] 闫玉军,朱胜男,孟海凤,etal.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概述[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8).

[3] 陈晓红.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J].中国林业产业,2017(2).

猜你喜欢

有害生物要点分析防治技术
林业园林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讨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究
营林措施对森林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工艺美术中微雕的要点分析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的成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