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回流比处理低碳氮比制药废水技术应用与示范

2017-11-14陈思勇

西部论丛 2017年4期

陈思勇

摘 要:以HJ高效菌种为平台,借鉴宁波市恒洁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以往的成功项目案例,优化传统AO工艺并采用改良的新技术即控制回流比实现厌氧氨氧化,完成对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泰勒菌素、泰秒菌素及维生素B12混合废水(碳氮比小于3:1,BOD5小于100mg/l)的脱氮处理,并达标排放。

关键词:HJ高效菌 泰勒泰秒菌素 碳氮比 回流比 短程硝化

1工程概况

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兽用原料药、预混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泰乐碱、替米考星、预混剂、VB12等系列产品,每日废水量达到3000方,出水指标要求COD300mg/L以下,氨氮15mg/L以下,该制药废水水质比较特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碳氮比失衡(2:1至3:1)、水质波动较大、可生化性BOD5较低(小于100mg/L)。在原水COD平均不到1600mg/L,而氨氮平均达500mg/L的情况下,传统的AO工艺已经达不到彻底脱氮的效果,并且运行中极易出现污泥膨胀、污泥老化等问题,本次升级改造采用HJ高效微生物菌种活性污泥,通过控制AO结构单元的比例,并对系统运行条件进行改良的先进技术,使最终出水指标中氨氮去除率达到99%,总氮去除率达到80%,COD为500mg/l左右。

2工艺流程

生产废水中主要是维生素B12及泰勒泰秒菌素废水,通过收集池收集进入调节池,进行曝气混匀并调节碱度,泵入厌氧塔进行水解及甲烷化二个过程,出水进入浅层气浮系统,去除残留的悬浮物(SS<1000mg/l)后,进入生化系统A池,折流入各O池,有机物和氨氮被降解后自流到二沉池进行沉降,上清液自流入后反应端集水池,泵入四项反应器进行高级强氧化处理,出水经终沉池沉淀后排放。

3过程分析与结果討论

3.1废水的碳源(COD、BOD5/N比)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运行条件:以COD分别为700mg/L、1200mg/L、1600mg/L,2000mg/L的厌氧塔出水为A池进水,各池pH值调节到7.8左右、A池溶氧为0.5mg/L、各O池溶氧为3-4mg/L左右、A池HRT为10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MLSS浓度为9mg/L,测定A池、O1、O4的氨氮,并计算其去除率。

可看出,进水COD浓度越大,A池和O4池氨氮去除率明显上升,当原水COD小于700mg/L时A池反硝化不明显,O池硝化反应受到抑制,相对于A池基本没有去除率;调试中发现A池反硝化剧烈程度随原水COD的升高而升高,同时A池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短程硝化)后氨氮去除率明显增加,在碳氮比达到4:1时,去除率达到了80%,极大的降低了O池的氨氮负荷,节省了好氧池的能耗(耗电、耗碱量)。

3.2停留时间HRT(回流比的大小)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运行条件:以HRT分别为5小时、8小时、10小时、13小时为A池混合液停留时间,进水COD为2200mg/L、回流比(硝化液及污泥回流总量比进水量分别为600%、400%、200%、100%)、氨氮为600mg/L,各池pH值调节到7.8左右、在A池溶氧为0.5mg/L以下、各O池溶氧为3-4mg/L左右、MLSS浓度为9mg/L,测定A池、O1、O4的氨氮,并计算其去除率。

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A池混合液停留时间变短(有别于AO池容积大小造成的停留时间变短),A池氨氮去除率升高,同时O1池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短程反硝化程度最大化),随着回流比降低,各池氨氮明显上上升,好氧池氨氮负荷升高,致使出水氨氮去除不完全。因此对于低碳比的废水,加大回流比,有利于将好氧池的亚硝酸根回到A池,当浓度和进水氨氮达到1:1时,在厌氧氨氧化菌的同化作用下,氨氮去除率大增。

3.3污泥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

运行条件:以MLSS分别为5000mg/L、7000mg/L、9000mg/L、11000mg/L为O2池MLSS,回流比(硝化液及污泥回流总量比进水量)为600%,进水COD为2200mg/L,氨氮为600mg/L,各池pH值调节到7.8左右,A池溶氧为0.5mg/L以下,A池HRT为5h,测定O2的氨氮,并计算其去除率。

随污泥浓度的增加,脱氮能力上升,因为污泥浓度增加,硝化菌总个体数量也增加,在同样的进水氨氮负荷条件下,每单个硝化菌分担的降解氨氮压力下降(即硝化菌的污泥负荷降低),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但污泥浓度达到9000mg/L后去除率不再上升,相反上清液悬浮物增加,因为在原水营养不充分的情况下,污泥浓度太高,食微比下降、污泥龄增加,污泥出现死亡、解絮。

3.4综上所述,对于采用改良AO工艺(池容比为1:3.5)处理此类低碳氮比的混合废水,控制A池HRT为5小时、DO小于0.5mg/L;O池DO为3-4mg/L,污泥浓度为9000mg/L,原水碳氮比不小于3:1,出水氨氮去除率达到99%,总氮去除率能达到80%,当然PH值也是影响硝化的因素,但并不占主导作用,当硝化反应进行,系统PH会降低,只有及时的补加碱源,就能更好的促进硝化反应的进行。

4小结

本案例核心就是利用HJ高效混合菌,以有机物为碳源,让回流的混合液及污泥带来的硝态氮反硝化,形成N2或NxOy逸至大气中,达到短程反硝化最大化;同时微生物利用胞内聚磷分解产生的能量吸收污水中的易降解BOD,并水解难降解的COD,释放磷酸盐进入好氧阶段;好氧区因BOD大幅度降低,BOD/TKN降低较利于硝化菌的生长,促进硝化反应;通过控制排泥量和周期,维持硝化菌的最佳污泥浓度,最终达到脱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自杰主编,排水工程(下册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2] 王建龙.生物脱氮新工艺及其技术原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