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17-11-14于德刚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于德刚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人们的关注度开始转向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使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得到发展的基础即是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这些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发展。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大力对其进行培养,实现我国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现代化;培养

教育现代化主要将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进行结合,进而形成较为合理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教学指导,教师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摒弃,在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期间利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实现全方位发展。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即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也是现代化教育的主要理念,在此教育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同时得到提高,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现代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观念引导时,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对学生予以灌输式教学,此教学模式主要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进行重点教学,但此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间接导致学生的创新思维过于匮乏,并不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不愿对知识再进行自主思考。大学生在毕业后普遍选择就业或考研,并将二者作为其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针对创新创业方面的想法相对较少,虽然部分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但却在实施过程中因为资金短缺或缺乏自信等原因被闲置。

(二)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局限性,组成其队伍的教师主要为理论型以及科研型人才,教师大多不具备较为丰富的创业经验以及创业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并不了解现代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经济的形势,使其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较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方面的构建。基于此,高等院校开始进行外聘形式,对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进行引入,但此类教师大多对学校环境了解不够深入,无法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许多外聘教师在授课期间仅将自身经验对学生进行阐述,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考虑,此现象致使大多学生处于旁听者位置,使其降低学习创新创业知识的兴趣。

(三)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较为关键的问题即是高校的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大学期间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相对较多,而目前贯穿大学课程体系的应为创新创业教育。许多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局限,仅停留在就业指导以及职业规划两方面,并且教师在讲解两方面内容期间,也仅进行理论方面的指导,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关注度较少。在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设计时,教师并没有对其进行实际的引导,仅停留在打分形式,进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无法对学生形成较为实际的帮助。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相关方法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针对现代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首先应针对其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培养。目前许多大学生受到社会等现象的影响,其价值观以及思想观皆同时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理解也出现偏差,大多学生认为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自身来说是最为完美的出路,创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大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对此条道路进行考虑以及选择。为使这一现状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践互动环节,专门制作创业成功案例集,以实例展示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就真实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创业成功的具体原因,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使学生能够树立自信心,建立创新创业意识。与此同时,学校也应举行与创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并为此活动提供资金以及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组织实践活动,并在策划的过程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即是其在上学期间的指导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业经验以及创新精神,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此同时,校方也要加强建设具备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形成定期培训机制,在师资队伍中选择专业能力强并且具备一定创业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并及时建立考核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进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质量,使其能够对现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帮助其成为促进我国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三)构建健全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为使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各高校应不断完善本校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如此不但能够保证各高校的教学计划还能使培训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初期,教师应及时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将创新创业知识作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设计,在保证学生具备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在课程的设立方面,学校可增加国际贸易管理、理财实务等课程,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基础后,对其创业技能进行培训,设立相应技能培训课程,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安排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发现问题时便可及时获取到正确答案。学校在组织时间课程期间,可进行企业经营的模拟,通过当下最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学生在院校期间便能感受到创新创业的魅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加大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关注度,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目前,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部分问题,若此类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校方应不断对本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完善,树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丹.以人的现代化为导向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7(13):162-163.

[2] 路畅.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法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10):147+149.

[3] 鄢占财,王福军.论教育现代化与大学生创新创業能力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7):60.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