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7-11-14熊雪楠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熊雪楠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利用多种方式来开展教学,其中故事教学就是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教学法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转变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关键词: 故事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一、“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就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充分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美术教学中,利用“故事教学”能够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给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利用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他们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就需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引导学生开展美术学习,利用故事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讲解基础的美术知识,就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并且讲解的方法也比较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厌倦感,失去学习的興趣。因此在新时期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就需要充分的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利用美术的趣味性和欣赏性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在当前大部分的小学美术教材都收录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美术作品,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讲解背后创作的故事,讲解创作的背景和画家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2.实践教学案例。在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教学案例来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就可以在讲解梵高的美术作品时,适当地插入一些梵高的生平简介。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首先向学生们展示梵高在创作的前期的一幅自画像以及在后期创作的自画像,从而引发学生对于“缠着白布的耳朵”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引入到梵高的生平介绍,讲解梵高一生的坎坷,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由于精神病复发,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最后由于旧病复发而自杀身亡,在他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都没有卖出去,等他去世之后,他的创作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几幅梵高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使学生在了解创作作品的背景之下,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赏析,在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学生来讨论和思考,并且要求学生结合画作内容来提出问题,给学生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学习中的体会和他人分享,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在赏析过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多给学生正向的引导和鼓励,使他们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自由的表达。

三、利用故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1.利用故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就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结合生活实际来开展教学,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就需要以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故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关于《新颖的电脑》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在网上搜集相关的素材,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并且讲解它的研发故事。第一台计算机占地有152平方米,而要想利用它完成一份图表,需要十几个人来共同的操作才能够完成,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微机课上常见的计算机与世界上第一台电脑相比,从而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感受计算机发展的传奇性和科学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就会受到故事的影响,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创作与计算机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并且赋予计算机更多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是现在已经实现的,可以是现在还没有做到的,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就需要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表示认同,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以后的创作中就能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2.利用故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讲解《得奖了》这一课内容时,这一课的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奖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觉得奖杯像不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酒杯,进而引出奖杯最早是一种饮酒庆祝的礼节,到后来成为了馈赠嘉宾的一种礼物,再到现在成为了今天的奖杯。学生们听完了这一个故事,就会对奖杯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就会拿出自己做的奖杯和其他学生进行对比,并且模仿庆功饮酒的画面,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使学生学习到一些历史知识。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美术教学情境

在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也是一个辅助的教学工具,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意愿得到强化,从而就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好奇心比较重,而多媒体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这时教师适当的加以引导,就能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进行“故事”的展示,通过播放视频或者音频,展示图片等等方式来开展教学。

总结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故事教学”的形式来开展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 彭奎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上), 2017(1).

[2] 周蕾.小学美术教学中故事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18(7).

[3] 贾梦圆.“故事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3).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模仿故事角色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