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017-11-14蒋伟

西部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宝塔趣味性数学

蒋伟

摘 要: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科学,其程序化水平比较高.尽管高中数学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一般的高中生很难理解这种关系,尤其是高中数学中许多公式和定理更是让许多高中生觉得非常枯燥,缺乏趣味性.许多高中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在实际的生活中基本上没有用处,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不去学习,更不知道该如何去学习好数学这门课程,这就需要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趣味性的课堂环境。

关键词:数学课堂趣味性;方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反思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之问题很快就会发现,由于很多时候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特别容易陷入急功近利的怪圈而忽视了数学学习本身的魅力。笔者在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多年过程中一直在反思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真正爱上数学学习.学习倘若没有了兴趣,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经过多年实践和思考,我谈几点个人心得。

一、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课堂教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它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深入研究教法。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讲得更简单,让学生容易接受你所讲的知识。例如:在讲导数的定义时,多给学生讲几个实际例子,比如举出曲线的切线的斜率的例子,物理学中的瞬时速度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到导数的本质是一个极限问题,再从众多的例子中抽象出导数的定义。总之,教师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要仔细研究怎样讲学生最容易接受。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起来相对要轻松一些,也就会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的兴趣也就會越来越浓厚,数学成绩也就会不断地进步与提高。

二、博览群书,精通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相关联的综合知识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也要学习、了解与本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的一些知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数学公式、定理时,要给学生讲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包括数学符号的来历,数学公式、定理时由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给学生介绍一些关于科学家及伟人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口若悬河、游刃有余,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学要以考试为核心,要以分数为最终的目标,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整体存在感不强,所以教学活动中要以师教生,做到学生为教学主体,这样能避免教学中出现学习僵化的局面,进而让整个教学活动失去活力,使得学生在被动学习中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学活动中为能更好的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做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列为教学的头等大事,以兴趣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力,进而能以基础课堂设计的形式,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得学生能在教学中获得地位的提升。

例如,在“等比数列”相关内容讲授期间,教师可以引入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对等比数列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知,教师先要为学生讲授的故事是,在古时候一位诗人,每天在宝塔下面看星星,看到星空下的宝塔十分美丽,宝塔上的灯光与星星遥相呼应,甚是好看,此刻这个诗人心中产生疑问,这个宝塔到底有多少层呢?于是他就写了一首诗,高耸宝塔有七层,每层都有红光烛,每层烛数成倍加,数一数,一共三百八十零一烛?教师让学生计算,宝塔上到底有多少盏灯,并告诉学生其实古人就开始思考身边的数学,并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有所关注,且探究出一套先进的数学方法,以解决数学问题,并让那个学生思考今天是否能用数学方法解决此问题呢。

学生在故事的指引下,开始信心满满的解答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讨论解题方式。这道数学题是将宝塔看成是等比数列,宝塔的尖烛数记录为a1,第二层则记录a2,然后以此类推,现在知道已知的数列有七项,而七项的和能达到381,求a1的值,学生将诗词转化为数学语言,这样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四 、强化课程设计的生活化。

数学缘生活而生为生活所用,符号、公式、图形等都是生活的浓缩,课堂教学中应将其生活化、情景化,在形象贴切的情景中展现理论知识严谨的逻辑演变过程,扭转教师“讲”学生“练”的单调模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科气质,认识学科价值并终身受益。如学习随机概率知识时,利用红球白球机率实例归纳思考规律,最终将其再用运用到更广阔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种方法不是单纯的为生活而学习,也是培养学生作为社会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运用意识,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领兴趣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某位老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因事受到有关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因为一个充满信任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变,语言表达要风趣幽默,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谈如何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毛小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

猜你喜欢

宝塔趣味性数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单宝塔诗
是谁找回了玲珑宝塔
宝塔加高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算术宝塔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