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市小学书法教育现状研究
2017-11-14贾西波
贾西波
摘 要: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徽省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开展书法艺术进校园活动,探索书法特色教育之路。本文以作者任职单位——安徽省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为案例进行探讨,分析该小学书法教育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书法;对策建议
《新课程标准》实施意见中,提出了“每天的语文课堂中,安排十分钟练字时间”的要求。低年段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见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年段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高年段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根据新课标要求,对书法教育进行一些有益探索,开设书法课,举办书法讲座,积极推进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教学模式改革。
一、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书法教育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渐普及,人们用于书写的时间、机会越来越少,人们的汉字书写技能越来越差,提笔忘字、提笔错字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于书法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其只是语文学习的副课,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升学分数的压力下,将应完成的书法教学任务改为语文题海练习。另外,毛笔书法要用到墨汁,教师担心学生弄脏墙壁、地面、衣裳,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将其舍去。
我国小学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关于任课教师的教学状况。现在的教育模式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一教育环境使得现在大多老师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科目的成绩,一味地追求卷面分数,导致忽略了非主课的书法教育。即使有开非主课,教师们也是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只要学生们能够保持课堂上的纪律就好,并不去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教学,又是否真的用心在听讲。当前的教育现状是教师过分理论化,课后只是简单的布置书法字帖联系作业,这一死板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在书法上的造诣,而且还会让学生产生“浪费时间”的错觉,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在新课程背景下,部分学校和社会已经认识到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但专业的书法教师有限。部分小学书法教师专业性不足。由于一些小学缺乏专业的书法教师,在课程安排较多的情况下,甚至由其他教师代上书法课,这影响了书法教学质量和学生书法水平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下降。
2、关于学生书法学习的状况。由于书法学习需要临摹,一笔一划的模仿教师下笔方式,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较弱,对书法中的书写技巧还不能够完全领悟。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课程,而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按部就班地上课,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普遍对教学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这是平淡无趣的课堂,丝毫不能引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如果这个时候没有一名合格的教师来进行有效的引導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非常不利于今后的课堂教学开展。
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书法教学现状
以前的书法教育总是沿着“要领讲解-示范例字-学生模仿”的模式展开。书法课以动手为主,这绝不意味着书法只靠下苦工练习就行。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及时意识到书法学习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设置了专门的书法课程,配备了专业的书法教师,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抓好抓实平时的书法教学。通过书法课的学习,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意趣,训练他们高尚的审美能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逐步成长为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1、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因为专业书法教师数量有限,学校专门挑选有书法底子的老师来培训,并利用寒暑假时间给书法老师报名参加书法培训课程,邀请书法家指导教学,提高教师的书法水平。
2、校园书法氛围构建。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学习,学校展示优秀学生的书法作品并送去参加书法比赛,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书法的经验教训。
3、书法教学方法探索。由于传统的书法教学以教师教、学生练为主,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聊,学生兴趣不足。界首市东城中心小学结合小学生兴趣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书法课上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让学生欣赏感受书法的美。
二、提高小学书法教育质量的对策
由于目前书法教学仍面临着师资缺乏、教材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等限制,学校的书法教学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学校正在积极寻找办法推动书法教学。
1、明确书法学科的定位。写字是书法创作的前提,书法的学习建立在写字的基础上,因此,要在写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喜爱。书法不仅仅只是一门副科,它关乎到学生汉字写的好看与否,作文写的工整与否,所以我们要提高学校和学生对于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能仅仅把书法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要明确书法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2、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书法对教师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书法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和专业的教学水平,能够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而目前开设书法专业的师范院校数量有限,分配到每个学校的专业书法教师就更少了,很多小学书法教师都是从以前会写毛笔字的老教师中挑选出来的,教师的书写基本功差别很大,书法教学的质量参差不齐。这就急需建立一支专业的书法教学队伍,提高书法教学质量。
3、完善小学书法教材。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通用系列书法教材,出台书法课程标准。教育主管部门应尽快制订出适合不同年级阶段的书法教育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积极吸收小学书法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见建议。
4、完善评价体系。由于小学书法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教材编写接受实践检验的时间不够,因此应该完善书法课程评价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考核评价两个方面。在教学评价方面,书法教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和反思,不能仅仅把书法当做一门副课,对专职书法教师的考核评价要同语文数学等主课老师一样。在学生考核评价方面,也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价标准,针对学生的书法水平能够给出定量或者定性的评价等级。
三、总结
小学书法课堂是弘扬中国国粹艺术的坚实阵地,是培养书法人才的摇篮,是未来书法家起步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各地的历史文化融入书法,使学生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龙琴.阜南县小学书法教育现状与研究——以阜南县黄寨小学为例[J].大众文艺.2018-6-30.
[2] 苏彬彬.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书法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