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2017-11-14邵雪

西部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道德法律

邵雪

摘 要:在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之中,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法律与道德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只有真正的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够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关键词:道德法律化 法律道德化

一、引言

作为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道德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同时两种上层建筑属于不同的范畴,法律与制度范畴存在一定的联系,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对法律规范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法律主要以义务和权利为主体,积极的通过互相联系来实现两者的动态平衡,道德则侧重于对个人义务的有效履行,保证个人能够在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法律规范的相关结构是假定的,涉及许多的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相比之下,道德规范则不存在一些具体的法律后果和制裁措施,其中法律必须要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道德则会受到个人内心观念,社会舆论,公共谴责和宣传教育的影响。除此之外,法律必须要以特定的程序来进行有效的制定,其中国家所制定的相关法律性文件和特殊案例会直接影响法律的大力落实,道德采取潜移默化的形式对个人进行有效的引导。只有真正的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够实现法治建设水平的稳健提升,积极的落实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下不断的提高我的综合软实力。

二、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相互关系带来的思考

道德法律化主要指:立法者以现有的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为基础和前提,通过对立法程序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国家意志和法律的形式来进行有效的呈现,更好的完善不同的立法过程,保障立法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相比之下,法律道德化则以守法过程的深入分析和研究为切入点,了解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之间的相关性,实现法律主体的守法内化更好的发挥道德义务的作用和价值。如果从定义上来对法律和道德进行分析,那么可以看出,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文化之间的联系相对比较紧密。

首先,从两者的产生来看,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性质有所区别,法律主要以上层建筑为主,是国家进行统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因此存在一定的强制性。道德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联系,是社会自发形成的一种潜责机制,其中地方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的舆论会直接影响道德的内在因素和不同的作用环节,因此不具备一定的强制性,谴责性相对比较明显。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对两者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那么法律则主要采取国家运行工具来进行强制实施,其中客观性尤为关键,必须要保障证据的确凿性和合理性。相比之下,道德则没有这方面的强制要求,人情化更为明显,更加侧重于对人性主义原则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因此,在对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了解两者不同的做法和具体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和有效联系,其中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两者都需要在个人良心的谴责和指导之下实现个人行为的有效规范,因此内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法律除了需要注重内心的谴责之外,还关注外在力量作用的有效发挥,存在许多的强迫因素,不管你是否愿意都需要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的管制,其中国家强大的后盾是法律的重要支撑。由此可以看出,与道德相比,法律更加侧重于一种外在形式的有效塑造,保障社会公众都能够遵从法律的权威。其次,法律更加侧重于统一,积极的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互补和联系,但是对于任何两种事物来说,如果缺乏一定的互补性就难以做到完全的切合。因此在对法律与道德进行分析和认证的过程之中必须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在较为特殊的条件之下,法律道德能够实现有效的互换,同时,随着社会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道德所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在发现不道德的行为和因素时需要采取法律的手段进行有效的制止和管理,当然对于法律难以管辖的范围来说,道德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如何正确看待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现实意义

在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管制的过程之中,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相互促进和共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法律能够实现道德化,道德也能够实现法律化,但是法律道德化必须要有一定的前提为依据,明确道德法律化的相关要求,保障道德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对于道德和法律来说两者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站在更加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还存在许多的区分,不能够直接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任何一种单一的道德模式和法治模式都存在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只有实现两者而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互动,不断的促进功能上的互补才能够对社会进行有效的调控,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对于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来说,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道德与法律之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国家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了解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区别和相似之处,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充分的发挥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作用和价值,为推动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更好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加强对国民素质的引导和规范,保障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

四、结语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对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意义重大,不同国家和地区必须要加强这两者之间的了解和分析,实现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之间的紧密互动,真正的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道德依据和法律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范进學.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J]. 法学评论, 1998(2):37-44.

[2] 刘嫣姝. 试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原理与实践[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2):81-85.

[3] 吴鹏祎. 论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的相互关系及现实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0(29):295-295.

[4] 邓红蕾. “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浅论中国法律思想的理论特色[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1):21-24.

猜你喜欢

道德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跟踪导练(五)(2)
为何不吃梨
道德
道德一论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政治法律
生活(外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