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2017-11-14魏广洲
魏广洲
【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卫生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规则,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骨密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骨密度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稳定、增加患者骨密度,有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灸;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683.2;R58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多出现于中老年人群,特别是老年女性,其年岁已高,抵抗力、免疫力降低,多伴有骨质疏松症[1],增加了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出现率,临床在治疗该骨折时通常采取手術的方式,并配合药物治疗,但患者治疗时间较长,依从性较差,因此本文重点探究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数据结果报告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卫生院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50例,依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划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5.49±2.42)岁;观察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6.21±2.68)岁。比对两组患者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合并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患者。
1.2 治疗方式
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根据患者骨折严重程度,予以外侧入路穿刺手术,配合常规治疗方式,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2],针对病情较轻患者,一次性给药,0.5 μg/一天;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1 μg/一天,分两次服。口服葡萄糖酸钙片,一次4片,一天3次。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对治疗:针灸治疗前进行中药外敷,药方为川乌、防风、红花、鸡血藤、透骨草、天南星、海风、当归、牛膝,各20 g。先用清水进行煎煮,用毛巾进行外敷,3~4次/d,外敷时间约30 min。针灸治疗:取主穴:大椎、腰阳关、至阳、命门;取配穴:肾俞、大肠俞、肝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上髎、关元、华佗夹脊穴。针刺得气之后留针约40 min,每隔10 min行针一次,以补法作为主要行针手法。
1.3 评估标准
利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利用PA-5单光子骨密度分析仪,测定患者腰2至腰4椎体的骨密度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如表1。
3 讨 论
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多发慢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活动范围受限、驼背、疼痛,因患者年龄较高,骨量流失量大、骨密度明显下降,都会破坏患者骨质结构,当患者疼痛较为明显时,代表患者骨量流失已经超过13.00%,当前临床通常使用“钙+D”的治疗方案[3],以补充患者骨代谢营养物,但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待提升。本文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骨密度高,说明针灸治疗效果较好,针灸可有效增高患者体内激素,延缓其骨量流失,并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还能减轻患者的腰部疼痛[4]。将针灸配合常规治疗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整体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利用针灸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可有效降低患者VAS评分,还能稳定、增加患者骨密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包拥政,祝周兴,冯云升,等.低弹性模量骨水泥对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椎体及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6):2285-2293.
[2] 沈 煜,冯明利,徐 军,等.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部位和腰椎骨密度对下腰部疼痛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6,96(23):1818-1820.
[3] 林凡国,孙永明,华 俊,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血清瘦素和骨密度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794-1796.
[4] 刘春磊,胡懿郃,王贵清,等.经皮椎体成形联合Quadrant下髓核摘除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24):6272-6273.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