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如何使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
2017-11-14王元涛
王元涛
【摘 要】随着多媒体科技应用与教学领域,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优势日益明显,改变了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教学效率提高,获取资源的手段变得更为轻松,创设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但弊端也日益显现,在此过程中,只要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必将可以完美的取代传统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多媒体科技;美术教学;兴趣;趋势
我从农村教学十余载,利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发现这种模式越来越不能跟上新的时代步伐,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效率底下,无法达到美术教学的目标,使美术课魅力大大减少。后来进入县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发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教学上许多的不足,多媒体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影像资料等各种媒体资源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多媒体集成系统,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能及时、直观、生动的把大批量的图片、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展示在学生眼前,不仅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愿意接受美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发挥了很大的优势。通过教学实践体会,我想简单谈一谈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利与弊,从而让我们更好的利用多媒体为美术教学服务。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备课方式,集中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美术教学在课前准备上,写教案,准备教具,画具,找图片,寻找各种有效的资源,需要美术教师花费很多时间。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用在画和制作过程的时间花费相对减少,把精力用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更好地做好备课准备工作。例如《书间精灵——藏书票》这一课属于版画制作,教师必须向学生演示版画的制作方法和要领。由于现有教学环境以五六十位学生为一班,人数较多,如果在讲台上授课,许多学生看的不够清晰,为让每位学生都可看到具体制作过程,必须分组多次演示,这样导致了教学效率的低下。现在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要把演示过程拍成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再加上随堂讲解,再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指导,教学效果也就非常的明显,教学任务也很容易完成。也能保证较好的课堂纪律,使课堂效果最大化。
二、可以获取大量资源,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美术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必将拓展到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领域。因而在教学中需要提供大量资源让学生欣赏,满足课堂实际需要,要达到这种要求,传统手段就显示出它的落后,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空和地域限制,驰骋于古今中外,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推动美术教育向专业化、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三、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高的很主要因素。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過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说明视觉和听觉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最大。所以要充分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多媒体能创设理想的视听条件,引起学生对美的共鸣和反映
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美术与音乐、影像、语言等完美地相结合,创设一种情景交融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在欣赏过程中达到共鸣,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感受美。例如,在《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这一课的课堂上播放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创设中国文化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感受民族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愉悦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探讨
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直观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愉快融洽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它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如在讲《广而告之》一课时,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我先播放电视台标,学生看到了就会抢着回答这都是什么,然后我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这些电视台的符号大家为什么这么熟悉?这就是标志的作用,在学生情绪非常高涨的时候我自然而然的引入了本课。事实证明,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探讨。
六、弊端与防范
1.传统的手上功夫减弱
大部分美术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上,计算机应用能力增强了,传统的一些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应减弱。
2.忽略了课堂示范的作用
示范可以给学生一种心境,可以创造一种氛围,可以产生一种情绪,可以激发一份冲动,当教师在黑板上或画纸上满怀激情、潇洒自如地画出一幅幅示范画时,学生们经常会发出惊讶、羡慕、迫切想尝试的心理变化,问老师如何自己也可以画出这样的画等。因为有了多媒体,很多教师通过详细的文字和大量的图片代替了课堂示范,慢慢地有些教师甚至不敢在学生面前示范。长期以往影响了老师在心中的形象,对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不利的,对以后的教学也留下诸多隐患。
3.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突发情况课堂上突然停电,电脑死机,以及多媒体设备出现故障,课件制作粗劣等都会影响多媒体教学,再这个时候有点老师就是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影响课堂效果。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如何防范多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呢?下面是我的几点建议:
(1)多媒体是大势所趋,但传统专业功夫不能丢。美术老师应经常在一起组织一些专业训练,发挥美术功能室的作用,在上造型与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尽量采取多媒体与动手想结合的方式。
(2)良好而准确的示范,不仅直观,同时在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也能起到催化作用,不要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盲目取消示范作用,是不可取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的一些绘画软件,利用电子笔也可以在多媒体上进行示范,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美术教师备课时应准备两套方案,一是多媒体教学,另外传统教学,这样避免遇到突发情况不知所措。另外,好的多媒体资源实现共享,以及集体备课,制作好的课件。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利远远大于弊,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兴利除弊,让多媒体科技成为教师手中一把利剑,让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给学生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华锋.新课程中美术教学方法探讨.都市家教,2015(8)
[2]刘汝光.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初中美术高效课堂.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3):50-51
[3]陈书平.多媒体技术,让初中美术课流光溢彩.新课程导学,2012(10)
[4]赵新颖.增强初中美术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学苑教育,2015(8):88-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