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11-14张宗兰
张宗兰
【摘 要】德育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学校德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经济快速推进,生活节奏加快,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的农村孩子遇到了许多的麻烦。如何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铺平道路?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一、目前我们所面临的现状
1.家长教育表现为表面上的重视与实质上的忽视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父母只生养一个孩子,因此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与寄托,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共同的心愿。孩子入学后,家长们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经常来校或一其它途径来了解。然而有些情况却令人深思。我们的大部分家长最想了解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级排名,得个高分是理所当然,考个不及格或是名次不理想,回家后或打或骂是少不了的,以冷静的态度分析原因或给孩子以鼓励的却是少数。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家长改正这种错误的教育观是我们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家庭教育失当
据调查分析:大多数青少年的品行不良、违法犯罪与家庭教育失当有很大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亲情的温暖和应有的管束,容易受坏人的引诱和利用,进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使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一些家庭满足不了需要,铤而走险行为在极少数青少年中便时有发生;三是隔代管理。在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外出打工经商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的子女大多数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管或托亲朋照看,有的学生甚至独自留守,这些“留守少年”,离开了父母的教养,失去了应有的管束和控制,难免不良风气侵蚀。
3.社会文化垃圾对学生成长的危害
近年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调与配合的现状是越来越不乐观。从社会教育方面来说,这主要表现为当前社会上的负面影响太多。
4.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思路不对,学校教育失误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思想不端正,育人观念不明确。由于应试教育,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有的教师直言:“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二是德育缺乏实效。大多数学校未能按《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有学生反映:校会老调重弹,国旗下讲话东拉西扯,少先队活动很不正常,至于社会实践活动,一学年也难得搞一次。三是德育队伍形不成合力,各个层面不能协调开展工作,主要表现为德育工作是封闭性的,“群众路线”没有走好。
二、解决对策
1.认清形势,统一认识,确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我校根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德育纲要》等德育规章,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进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机制
明确德育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识,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
3.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保证青少年德育工作的真正落实
近年来,我校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定期做好家访工作,或以《告家长书》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动态,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此外,为了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我校充分地利用校刊的窗口作用,及时、准确地把校内的新事物、新见闻。本学年,我校还建议家长以书信形式,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和全体教师都吸收了不少科学的、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三者协调与配合中应有的职能。
在农村,适合于小学生的公共教育场所可以说是没有。没有少年宫,没有博物馆.没有公园……那要靠什么力量来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把群众动员起来。为此,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從村两委领导班子为突破口,根据村两委领导是群众直接选举产生,深得群众信任的特点,积极与他们取得联系,请他们协助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请他们协助学校做好周围商店店主的思想工作,不要销售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商品,共同教育家长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禁止家庭赌博……从而努力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其次是要“走出去”,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村外的世界,感受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伟大成就,感受科学技术的发展,感受社会文明的进步。因此.学校要在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努力向争取上级的支持,带学生们到外面去参观、去访问。
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调与配合,教师是关键。 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而教师是三方协调与配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对教师协同与配合意识的渗透、宣传,不时地组织适当的学习,传授必要的方法。并且对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制度。
4.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引起重视,但品位不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当前,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杜绝脏、乱、差。同时,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电视)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晰思路,科学决策,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小学生打好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