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7-11-14刘玲
刘玲
【摘 要】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学生写作能力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中本人对听障学生群体在写作方面的弱势体现及致力因素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据此提出了几条本人认为相对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希望本文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基层教师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听力障碍;写作能力
1听力障碍学生群体在写作方面的弱势体现及致力因素
1.1听力障碍学生群体在写作方面的常见弱势体现
做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我所面对的这群听力障碍学生,相对同年龄阶段的正常学生来说,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弱势。以写作为例,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弱势体现:①句子成分省略、残缺。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观察,我发现,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如:“老师,饼干”,他们能说出主语和宾语的名词部分,但谓语动词通常会被错误应用或直接省略,而定语、状语以及补语的应用就更加无从谈起了。②成分颠倒。有一部分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在表达上常出现成分颠倒的情况,比如我的学生时常会问我:“妈妈接我,什么时候?”这部分学生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语序颠倒。③关联词逻辑偏误。首先,逻辑关系缺失。如:被“要么……要么”所连接的句子我们通常称之为选择复句,选择复句前后两个分句应分别陈述两种不同的情况,而两个分句之间需存在逻辑语义上的依存关系,而我们的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的发育比较迟滞,所以,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常会出现逻辑关系缺失的情况。其次,逻辑关系错误也是听障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只有我生病了,才去上学。”被“只有……才”所连接的句子我们称之为条件复句。条件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条件与结果的关系,我们通常用第一个分句说明条件,第二个分句表明结果。即中有满足第一分句中的条件,才会得出第二个分句当中的结果,那么,很显然,前面的例子生病并不是上学的必要条件,所以逻辑关系错误。
1.2导致听力障碍学生群体处于写作弱势的因素分析
患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思维发育迟缓、滞后是导致其写作能力弱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语言能力发育迟缓是是听障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其写作能力处于弱势的重要因素。另外,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育滞后也是导致听障学生处于写作弱势的重要原因。
2提高听力障碍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2.1抓住听障学生群体语言学习的黄金期
据权威科研报告显示,儿童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为三岁之前,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书面语言的掌握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因此,家长及学校在面对一群患有听力障碍的孩子时,应及早对其进行相应的听觉补偿或听觉重建,抓住其汉语言学习的黄金期,为提高其将来的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创设情境并加强与健听儿童的交往
做为一名基层特殊教育教师,我个人认为,在面对听障儿童做听力语言训练的过程中,理解重于表达。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名词的堆砌以及陈述句的过多应用,而是要设计适当的语境帮助孩子去理解,我们可以将某一特定词语带入完整的句子当中,并尝试不断丰富句了的成分。另外,我们也要尽可能多的为听障学生提供更多与健全儿童交往的机会,语言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习得的,患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也应遵循这一客观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对听障儿童进行语言训练与康复的过程中,适时的为他们创造与正常儿童的交往环境,为听障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以及生活素材的积累创造条件,自然也与其日后写作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
2.3注重听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据本人对周边地区多所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课程的了解,我发现,有很多学校的康复训练只停留在正音、字、词及句子上,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康复与学习,使听障儿童在理解和运用自发性语言的同时,同样应该注重其认知、情感、个性、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达到以此来丰富听障儿童人格、缩小其与健全孩子之间差距的最终目的,同时,也为其日后的学习与思维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重视作文教学,培养听障儿童的写作兴趣
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寫作积极性。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时,基于听障学生的特殊性,给予其更为细致的指导。其次,我认为,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引导孩子会说完整通顺的句子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适时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增强其自信心,为之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其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伏帅,陈中建.顺应聋生习作心理提高写作能力[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01).
[2]张会文,钟燕萍.培养高职听障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学模式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