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商贸类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2017-11-14许祥鹏
许祥鹏
[摘 要]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学结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231
1 专业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全面合作,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人才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逐步实现专业与行业“零距离”对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扩展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和体现校企共育的特色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打造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一个功能完善、技术领先、社会服务能力强、特色鲜明,融教学、培训、鉴定、服务、生产“五位一体”的高技能服务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
2 建设内容
2.1 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深化“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出以项目或任务驱动为特色的教材,深入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及校企联合评价的综合考核方案。以点带面,最终带动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依托合作企业及本专业的教学工厂,建成有大量生产案例素材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促进课程教学与生产融合。
2.1.1 建设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行的二维培养课程体系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同时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按照“二维”设置课程体系,一维指的是第一课堂教学、二维是第二课堂活动,第一课堂指的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第二课堂指的是生活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设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第一课堂第一学期主要进行专业入门教育,参观企业,确立学生的职业意识;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将部分学习实训内容放在企业学习,增强学生的技能和领悟行业标准;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各企业进行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和就业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綜合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二课堂在第一学期通过讲座和学院的各类娱乐活动,要求学生学会自我时间和学习生活管理。第二学期要求学生到人才交流市场调研,了解自己未来的岗位需求和就业行情。第三学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职业礼仪大赛等技能大赛,在竞赛内容上配合第一课堂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每两年为一个周期,每年技能竞赛的内容不重复,同时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同时基于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指导,为做到学习情境与实际工作任务一致;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一致;从而达到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一致“三统一”的目的。我们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对工作岗位中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工作领域;将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确定学习领域课程。
2.1.2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形成以企业生产项目的完成为主线的教学设计,确保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对接,明确学习要求及考核标准,为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奠定基础。同时,以项目/任务驱动的方式重组教学内容,编写出相应的特色教材。参考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结合实际工作案例,以完成企业真实项目为驱动目标,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组建包括专业教师、企业专家、网站开发人员在内的多元开发团队,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疑难杂症建立动态案例库,通过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组织相关人员将现有专业资源、课程资源添加至网上;同时,重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成内容丰富的企业生产案例库,为学生自学课程、教师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提供来自生产一线的素材资源。
2.2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建设要求,立足自身培养、加强引进,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校内外培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高校专业教师培训基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继续教育、国外培训等培养手段,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职业技能高、教育教学能力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促进专业建设的快速发展。由企业推荐和学校考核建立稳定的兼职库,积极鼓励外聘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及教材编写。不定期的举行有关专业新技术和专业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指导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解决课程教学中的难题等。兼职教师所得报酬与评学和评教结果挂钩,学校将之作为下一次聘请的重要依据。
2.3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围绕满足企业及学生的需求为中心,依托学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们将从专业的教学条件、教学实施过程、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控,提高毕业生的质量、企业对毕业生认可度,提高专业竞争力和社会知名度。通过实践性、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开发,课程实施方法手段的创新,合理考核方案开发,各类听课、精品课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给予学生工作过程中的技术、情感支持等,提高学院的认可度。
2.4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建成集教育培训、技术服务和资格鉴定,面向企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共享性、开放性、多功能的技术服务基地。满足汽车人员岗前、职后、转岗培训要求,建成区域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中心。强化教育培训中心功能,为行业、社会及同类院校服务。以服务区域经济为重点,大力开展各级各类行业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开展订单式培训与技能培训,将学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结合,搭建终身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拓展行业服务形式,每年为行业提供各类专业理论与技能考核服务,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项目及开展相关调研。以职业技能鉴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为重点,拓展面向社会服务的功能。
2.5 推进教学改革
按照“依托本地,校企合作,以产促学,服务地方”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和“老总”、兼职带头人等的作用,采用设备外置、相互技术支持方式,积极创造条件与企业联系共建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加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探索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完善实训教学运行机制,对实践性教学制度进行修订。制定实训操作规程、管理规定和考核办法;制定教学能力标准、实习标准和实训考核标准;开发实训教材和技能试题库等。实践考核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的办法进行评价。在具体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从学生参与项目教学的态度、在项目教学中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学习及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方面来进行考察评价。
3 结 论
高职院校商贸类专业应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妮妮.校企结合模式下职业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通讯世界,2017(3):257-258.
[2]余美璘.以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7(4):120-121.
[3]章艳华.职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机制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7(2):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