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探析

2017-11-14康雪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康雪梅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在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理念强调化学学习方式的特征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本文重点探讨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与实施,针对不同的实验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和具有启发性。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实验管理的重要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包括两大部分,穿插在内容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实验,针对我在教学过程之中遇到的问题,从这两种基本实验形式来谈谈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实验实施的具体方法。

1.演示实验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化学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先讲解、再演示,然后把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总结出来。在这样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实验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演示实验中,要通过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把部分有探究价值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實验。比如:“钠”这一节中的演示实验:钠与水的反应,我们可以这样来做:首先让学生自学钠的物理性质,同时我们要指出物理性质中需要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哪几点,然后根据这几点作出猜想,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把该实验进行拓展,对比钠与水的反应、钠与酸的反应以及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最后总结钠的相关性质。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体验规律得出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兴趣,这样做看似“钠的性质”的教学时间加长了,实际从总课时上并没有造成课时紧张的矛盾。另外,像“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等性质实验均可以转化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即使是教师的演示实验,也要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如有机实验中的银镜反应、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反应以及乙醇的催化氧化制乙醛等实验,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而且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2.学生实验

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通常先由教师讲授实验目的、详细介绍实验仪器(名称、用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数据采集以及处理办法最后从理论上进行误差分析,然后到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教学时间一般为两课时。实验中学生只是“照方抓药”,难以激发他们的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许多学生是报着应付完了事的心态去做实验,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完实验之后不知道做了些什么。如果某些实验所验证的规律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这类实验可改为探究性实验,实验时间可放在知识教学之前。比如:“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可以直接作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设计实验方案、经历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测量方法,从而也解决了仪器、步骤和可能产生的误差的问题。“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酸碱中和滴定”、“胶体的性质”等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对于练习使用仪器类实验,如:“练习使用滴定管”、“练习使用容量瓶”这样一些实验,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使用说明,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仪器进行相关量的测量。但对于一些学生确实难以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适当点拨或学生看书完成。

3.题中实验

实验题已经成为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学生在这道题目上的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如何提高实验题的分数,除了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训练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可以在平时的实验习题中积累知识,进行探究性、创造性学习。

通过这种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解决了新课程中如何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会”为“会学”这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学达到了最优化。

为了使这部分实验能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抓好预习、实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接下来就预习和实验报告谈谈我的看法。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实验室工作人员作为一个实验室的管理执行者,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以及较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为实验教学提供充足的重要保证。实验工作人员的职责肩负着全校师生化学实验的前期准备、实验仪器的维保、实验室的各种管理工作,而且还要辅助指导相关工作。所以一定需要提升实验管理人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教学工作。一个具有相当高素质的实验管理人员就一定需要在工作上具备严谨的态度,一定要由浅入深地做好实验内容以及准备的各项工作要求,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难点、疑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充分了解,做到实验工作件件心中有数;日常中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相关业务水平,多参加有关的课程理论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高中化学实验室里的各项工作是十分繁杂的、琐碎的,气味很重,重复性又很高的,而且是辛苦的,工作时间一长实验人员就会出一些厌恶的情绪,不利于实验工作的开展。所以,学校相关领导者应该引起重视,不定期对实验人员的学习生活和自我提高进行关心,有机会组织外出参观和交流,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取长补短;鼓励再造学习,充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环境得到不断的完善,管理水平往更高层次发展。

三、落实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措施,确保学生实验教学效果

1.实验预习

比如,实验是在试管中进行,我们可以画一支试管里面放有药品,用箭头表明实验步骤。这样做好处是:①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笔写,其实验原理、仪器、实验步骤就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了,避免实验操作盲目性;②参照预习笔记做实验避免了时间的浪费,使得实验更加紧凑。

2.实验

实验时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认真规范操作,细心观察现象,并及时地、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②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实验过程保持秩序良好,切莫把实验课当儿戏;③实验中要节约药品,爱惜仪器,实验结束时必须把仪器放回原位,试管等洗涤干净;④注意自身和周围同学的安全。

3.实验报告

实验做完后学生要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主要写六项:①实验目的;②实验原理;③实验用品,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④现象及原因解释和有关化学方程式;⑤实验结论或数据处理结果;⑥实验讨论。通过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加深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强调学生在实验时自主探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因为弱化了学生具体知识点的落实,就会减缓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应该让探究的过程和双基的落实和谐进行,在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双基,以扎实的双基指导探究的进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健生,蔡雪.当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学科教育》,2003年5期.

[2]王素珍.“未来教室”环境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尝试与反思[J].《化学教育》,2016年17期.

[3]陈媛媛,许利闽.新课程实施以来福建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及对高校实验教学的启示[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z1期.

[4]魏书彬,陈加柱.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学》,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