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7-11-14孙红艳孙晓洁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孙红艳 孙晓洁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传统急诊管理模式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其护理质量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18..01

急诊科是医院的一线科室,其相对其他科室而言病种繁多,且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多端,这也就使得其具有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等多个特点[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医院开始正视自身急诊科存在的缺失,并加以改正。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很多措施落实性较差。近年来,我医院评审评价标准提出在急诊科应实施急诊分诊。所谓急诊分诊也就是医院急诊科内部,根据自身应对的习惯或者制度来对患者的种类加以分辨,并且设置专业的医务工作人员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工作[2]。该种措施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安全。实践证明,急诊分诊是急诊科提高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关键。我院于2016年2月开始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笔者结合医疗工作实践,来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采用传统急诊管理模式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急诊的对应指征,且患者家属自愿配合研究。对照组男67例,女33例,年龄17~73岁,平均年龄(45.38±7.45)岁;观察组男62例,女38例,年龄16~72岁,平均年龄(45.41±7.4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管理模式,其急诊护理工作均在常规环境中进行。观察组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急诊护理。其主要内容有。

(1)改善急诊就诊环境

我院当前急诊与门诊存在一定的混淆。因此在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时,首先需要明确其门诊与急诊的差异。将其区域加以划分,并且设定对应的标识。使得门诊患者与急诊患者能够最快接受治疗。另外,急诊科室需要将其诊断室与功能区区分开来,并且表明对应的分诊标识与分诊流程图,内容清晰明确,使得患者能够根据其提示进行操作,减少就医时间的浪费。

(2)做好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护理风险教育

在急诊中,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以及其家属因为疾病而产生的过激行为,或者部分患者其感染性较强,护理人员需要采取对应措施来规避风险。这可以通过培训、教育等来提高其防护意识与能力。在具体操作中,需要对手套、口罩等基本护具进行佩戴。

(3)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对医疗事故相关法律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临床应对能力,降低其引发的医疗纠纷所带来的医疗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在医疗相关法律中,也明确了医护人员的部分责任,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对工作岗位更为负责。

(4)提高护士的分诊业务能力

对于分诊标准的制定,必须要保证其科学与合理性。而在具体操作时,必须要选取急诊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承担其分诊工作,以保证分诊的准确性。同时,分诊负责人在患者进入医院后,就需要及时与之沟通,迅速接诊,并且对患者病情加以评估,如果病情危重,则需要及时进行抢救。

(5)实施首诊负责制

分诊护士在接诊时如果遇到困难,需要及时与对应负责人加以沟通,并且解决困难。而在其接诊后,必须要对患者加以负责。在接诊中,做好分诊记录。以避免纠纷产生,缺少事实支撑。

1.3 评价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就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另外,可以通过护理着装、护理态度、护理语言、护理行为等内容,来对其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其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3.48±4.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44±9.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急诊科室疾病种类繁多,人流量较大,工作人员面临的对象相对复杂等诸多特点,使得护理人员工作难度相对提高。尤其是,在近年来的急诊科室中,其物理损伤相对较多。也就是患者并不是因为生理缺失导致生病,而是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而存在缺失[3]。在這种状况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救治,还可能需要缓和当事人的情绪,以为急诊救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仍旧沿用传统的急诊管理模式,那么很容易使得护理质量下降,护患关系僵化,急诊工作开展受限。在护理质量与治疗效果息息相关的今天,可以说其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此,我国相关部门提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制度。其将常规的一统化急诊分离开来,不同岗位承担不同责任,且面对不同的事件,在培训与实践中,其专业性也会逐渐上升,进而使得其工作质量提高。尤其是护理人员,其如果没有加以分别,面对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极大,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本身,还可能会导致工作失误等现象,进而影响患者生命健康与安全。对此,我院在近年来实施并逐步完善了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通过对实践的研究,可以看出,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且护患关系缓和。

综上所述,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大程度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月花.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7:171-172.

[2] 范燕华.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4:117-118.

[3] 李淑玲.急诊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06:748-749.

本文编辑:李 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