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作用
2017-11-14施志国陈仪徐建安
施志国 陈仪 徐建安
【摘要】 目的:分析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并行传统急救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14年
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并行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救治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急诊室滞留时间、平均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抢救成功率、平均住院天数、ADL评分、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的作用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 严重多发伤; 救治
The Role of Green Channel Emergency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SHI Zhi-guo,CHEN Yi,XU Jian-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7):139-14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ole of green passage emergency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Method:A total of 71 cases with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treated by the traditional parallel mode from March 2012 to March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71 cases with severe multiple trauma treated by green channel emergency mode treatment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duration of stay in the emergency room,average inspection time,the time of admission to the operation,the success rate of rescue,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and the scores of ADL and GC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green channel emergency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can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 Green corridor emergency model; Severe multiple injuries; Trea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Huizhou 516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7.040
嚴重多发伤是急救科最为常见的重症疾病,主要是指同一物体的打击下,患者机体出现两个及其以上器官或组织严重性创伤;该病的病情较为复杂、致残及致死率均较高,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快速的救治方案,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尤为关键[1-3]。本文主要研究本院在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实施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并行传统急救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16~59岁,平均(35.00±1.62)岁;致伤原因:38例交通事故,18例工程事故,10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创伤部位:多发性肋骨23例,颅脑损伤19例,肺挫伤20例,其他损伤9例;受伤到入院的时间16 min~6 h;入院时绿色通道多发伤(ISS)评分(22.00±1.62)分。另选择2014年4月-2017年
4月本院接收并行绿色通道急救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37例,女34例;年龄17~57岁,平均(34.00±1.72)岁;致伤原因:35例交通事故,15例工程事故,11例高处坠落,10其他例;创伤部位:多发性肋骨25例,颅脑损伤20例,肺挫伤16例,其他损伤10例;受伤到入院的时间17 min~5.5 h;入院时绿色通道多发伤(ISS)评分(21.00±2.31)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急救模式,包括:给予心脏骤停患者心脏复苏;及时补充血容量、止血、抗感染等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患者,需及时进行急诊手术,并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1.2.2 研究组 实施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具体如下:(1)强化对抢救医护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急救医护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树立医护人员“时间即生命”的抢救理念,进而确保急救的高效。(2)保证急救通道的绝对畅通:医护人员从接到急救电话开始,就应进行统一指挥、协调,确保出诊、转运、院外和院内抢救等环节的紧密性;并实施“先检查、后收费”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各个环节所需的时间,进而提升抢救的成功几率。(3)脏器监护及治疗:对于严重颅脑损伤者,护理人员应及时进行脱水治疗,并用亚低温治疗法降低患者脑代谢水平,以免加重颅脑损伤;对于严重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免引发并发症;对于急性肺挫裂者,需选择适宜的机械通气治疗,以免引发肺水肿。endprint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1)记录两组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平均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并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2)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高;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对两组昏迷情况进行评分,其中,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4-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急诊室滞留时间、平均检查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比较 研究组抢救成功66例(92.96%)、死亡5例(7.04%),对照组治疗后抢救成功57例(80.28%)、死亡14例(19.7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ADL、GCS评分比较 救治前,两组ADL、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救治后,两组的ADL、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救治前(P<0.05),且研究组的ADL、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意外事故造成的严重多发伤几率增加,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之,严重多发伤的病情凶险、复杂,一旦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极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患者的死亡[6-9]。绿色通道急救模式主要是指严重多发伤患者从入院、急救、手术,再到ICU救治期间,由专门的创伤医护人员全程参与,并快速通过抢救、检查、会诊,最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进而提升抢救的成功几率[10-14]。本次研究中,在严重多发伤抢救过程中开展绿色通道急救模式的研究组,其救治后急诊室滞留时间、检查平均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15-17]的研究结果相符,由此表明,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开展綠色通道急救模式,能够最大限度优化抢救的时间,进而提升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除此之外,临床救治严重多发伤过程中,会涉及多个专业、学科,而在救治期间,实施绿色通道急救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救治的水平,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ADL、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文献[18-20]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严重多发伤救治过程中实施绿色通道急救模式,能够有效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颖,肖小培.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的效果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1):80.
[2]陈静,李蕾.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6):22-23.
[3]李光珍,刘艳,唐锡,等.品管圈在优化绿色通道急救物质保障中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4-5,7.
[4]谢成.“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对提高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率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41-43.
[5]黄宇,杨向军,林刚,等.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4):2280-2283.
[6]庄君灿,黄奇花,吕伟垣,等.急诊绿色通道对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3):433-436.
[7]丁高潮.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对救治颅脑外伤患者的价值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6):122-123.
[8]马威,黄雪莲,黄涛.急诊绿色通道创伤管理模式对创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5):111.
[9]唐聚花,刘青,李娜,等.优化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36):4499-4503.
[10]雷晓芬,程燕玲,司静琦,等.临床路径在创建脑卒中病人急救“绿色通道”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1101-1102.
[11]徐仿,吴尧,伊兰兰,等.急救绿色通道在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0):107-108.
[12]刘晓雷,段维勋,李晓康,等.实施急危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急救绿色通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0):1037-1038.
[13]瓮秀云,李艳丽.微信平台及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3):44-45.
[14]金立贝,赵发桐,赵林,等.院内外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1):1143-1144.
[15]周红珠.院内绿色通道优化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203-205.
[16]马柯,周燕.急救绿色通道联合简易胸腔闭式引流在创伤性气胸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7):141-143.
[17]裘毅钢,李田昌,陈宇,等.“急救车-导管室”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4,9(10):894-897.
[18]赵树娟,孙晔,张华,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4,21(7):57-60.
[19]佟静,刘宝戈.急诊全程优化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12):1155-1158.
[20]伍建平.院前急救与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2):146-148.
(收稿日期:2017-08-18) (本文编辑:邓朝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