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及发展研究

2017-11-14韩晓

中国市场 2017年32期
关键词:演变发展

韩晓

[摘 要]从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并根据本国国际竞争力由“弱—强—弱”的变化,采取了“保护贸易—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的政策循环。英、美两国根据相对生产力水平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是为了争夺和维持其既有的国际贸易地位,进而建立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的国际贸易体系。文章通过回顾国际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路径,继而分析新的理论进展出现的原因和主要贡献,并探讨是否存在“新国际经济学”。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体系;演变;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104

1 引 言

纵观经济学领域,国际贸易理论所起到的作用很大,不同的理论涉及的覆盖面也是不同的。从整体来看,理论假定的发展思路有两个方向。首先,是据绝对优势演变来的新型古典贸易理论,此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专业化的经济以及交易费用,解释出了微观、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相对优势原理以及新贸易理论,这个理论与新型古典贸易理论相比,在政策、思想两个方面做出了解释,对古典型贸易中的国家调控政策空白进行了一定的填充。

2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历程

2.1 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也被称为传统经济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可以说是第一个国际经济贸易理论出现。一部分重视商业主义者认为,其理论更重视商业主义,将理论归结成国家付清需要靠商贸来实现,尤其是在出口、进口这种国际化的贸易交流中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对重商主义进行了批评,同时提出了绝对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阐述了比较优势的基本思想。他认为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固有的”自然优势;二是人们后天经过训练、教育而获得的优势。一国如果拥有一种优势,那么,与该优势相关的产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就会高于其他国家,生产成本会随之低于他国,可以从中取得价格优势。

2.2 新古典贸易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瑞典经济学家们尔蒂尔·俄林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师承认其老师赫克歇尔的主要观点,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虽然商品国际价格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基础,但其是由供给条件引起的。赫—俄定理把相对价格差异的原因归结为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以及生产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要素投入比例。各国生产要素不同的供给致使各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不同的要素价格导致了不同的相对商品价格,从而导致贸易的发生。此外,哈伯勒、勒纳、里昂惕夫和米德等人提出了将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集于一体的新古典模型,此模型将生产要素、理论近乎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是国际贸易理论最为标准的古典模型,成了今后认定的古典模型范畴。

2.3 新贸易理论

20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无论是从国际贸易的投资形式、产业结构模式以及贸易模式都产生了翻天覆地式的变化。内容上可以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资源资源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在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增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也是资源的影响,资源差的国家国际贸易的规模与资源丰富的国家差很多;第二,产业间的贸易飞速上涨。此时,出口贸易服务以及加工产业急速上涨,出口经济总值越来越大;第三,跨国公司规模变大,这个时期的跨国公司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单个的规模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这也造成了竞争激烈的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克鲁格曼、赫尔普曼、布兰德等人以不完全竞争理论为出发点,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的分析工具为基础,将规模经济、多样化偏好及产品的异质性理论纳入规范的贸易理论的分析之中,解释了资源禀赋和技术相似的国家间贸易及产业内贸易急剧上升等国际贸易现象,从而宣告了新贸易理论的诞生。

2.4 新——新贸易理论

如上文所述,以上的三种经济贸易理论主要是从产业以及国家这两个角度对国际贸易的结构、原因做出了解释,并且分析了国际贸易对国家、产业的经济影响趋势。而新贸易理论基本摒弃了竞争市场结构下的报酬不改变的设定,反而对经济竞争以及经济模型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添加。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加入,尤其是经济模型的加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贸易产业变化现象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时代变化下,经济贸易的形式也有着很大的转变,因此新贸易理论也显出了一定的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企业的活动越发深入,以企业为核心的国际贸易进行频频出现,也成为了主流的国际贸易交流形式。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中出现了新——新贸易理论,这是由梅里兹对国际贸易的变化总结出的新——新理论模型。梅里兹所提出的新——新理论模型的研究对象是微观企业,通过对企业性质、规模、竞争等做出了假设,从而对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发展做出了分析,从而形成了新——新理论的框架。最终的分析结果如下,因为企业的性质所致,企业只有提升生产效率才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此外,国际贸易能够造成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改变,还能对企业的配置产生影响。简言之,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对市场份额占有更高,那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长期发展下去,那些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会逐渐被排挤出国际贸易市场。

2.5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自20世纪末期,根据多个经济学家的理论而言,要将企业间的生产发展与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优化,将传统思想变成新兴发展。并以此理论形势下,提出并发表了“新兴古典经济学”。以此发展框架来变革現阶段的发展中企业,根据优化企业内部的装备、人员、专业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逐渐变革企业的发展,从而将发展中企业带向国际贸易交易组织中。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作为发展国际贸易的根本,并利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来分析国际贸易间的竞争,“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出来了企业生产方与消费者的双方交易结构,以统一思想的理论核心,发展新兴企业与发展中企业。并且,还可以结合实际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约束“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从某种程度上讲,“新兴古典经济学”不单单只限于发展新兴产业与发展中企业,在国际贸易经济组织中,也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除此之外,通过经济市场中的激烈竞争之下,“新兴古典经济学”可以预判经济的发展,以此减少经济的发展损失,这在经济学上而言,也算是“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发展的目标。

3 结 论

从发展全球经济而言,国际性的贸易组织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型经济组织。李嘉图凭借自身的技术彻底揭穿了国际贸易间的利益性交易,并且,阐述了生产企业间的贸易来往;根据克鲁格曼与赫尔普曼所阐述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间的竞争模型,以新兴企业发展的视角及进行探析。分析国际贸易间的经济交易组织以及跨国企业发展。从以往经济理论而言,发展跨国企业间的发展是对全球经济变化的一个过程,然而,从不同理论上讲,在不同视角下观察,国际贸易间的交易,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国际贸易间的发展,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

根据经济贸易的理论而言,各国间的不断发展变革了国家的本质,甚至还涉及其他国家的发展。然而,在国际贸易的发展前提之下,贸易间的交易是自由的,国际贸易间的发展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的,且在时间的推移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会越加明显。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角度而言,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逐渐演变成了发展大国。然而,只有将自身变大变强,才会在国际贸易中立足,只有将发展以及理念变革,才可以真正地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J].经济学,2001(1).

[2]李坤望.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余正辉.国际贸易理论及发展趋向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14):124.

[5]李曼.技术因素与国际贸易学理论的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52-54.

[6]王玉玲.自由贸易理论的演进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J].新疆社科论坛,2006(1):55-58.endprint

猜你喜欢

演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