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在当代经济形式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7-11-14綦晶于凡
綦晶+于凡
[摘 要]阿里、京东等电商形成全市场、网络化、场景化消费金融生态圈,对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消费业务产生严峻挑战,文章从效益、质量、规模、效率统筹协调发展等全方位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做大消费交易额与循环生息信贷和做强消费金融与分期消费信贷为重点突破口,从打造年轻化服务经营体系入手,创造增值服务平台,推动大型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持续加速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卡;消费交易额;循环生息信贷;消费金融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055
1 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 消费结构升级对信用卡发展的推动持续加速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就推进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支持养老家政健康消费、信息网络消费、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农村消费六大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细化措施。
第二,经济贡献持续提升。2016年前三季度投资增长持续下滑,进出口延续负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大幅提升。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1%,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建筑装潢、家具、电子通信、食品、餐饮及日用品消费同比增速超过11%。
第三,互联网消费高潮迭起。阿里、京东等电商形成全市场、网络化、场景化消费金融生态圈,不断刷新消费信贷市场格局。2016年天猫“双十一”当天交易额达到1207亿元,物流订单量6.57亿笔,覆盖全球235个国家地区,支付宝单日支付超过10亿笔,花呗单日交易额高达268亿元。
第四,信贷增长潜力巨大。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万亿元,剔除房贷后纯消费类贷款5.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0.8万亿元;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占GDP比重不足8%,远低于发达国家20%以上的平均水平,各家银行对庞大消费金融市场发展准备不足,目前市场仍处于初创阶段,信用卡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1.2 监管政策调整打开盈利增长空间,市场环境持续完善
第一,发卡机构利率自主定价空间。2017年1月1日开始,人民银行明确透支利率上限日利率5,透支利率下限日利率5的0.7倍,放开免息期和最低还款额,取现上限由2000元放开至10000元,放开现金转账和充值业务,滞纳金改为违约金,银行自主确定。直接提升了发卡机构利率定价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打开了利率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扩大年化利率18%的取现贷款规模和收益,银行可根据持卡人风险等级采取灵活的风险定价策略,自主确定免息期、最低还款、违约金,为持卡人提供更好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第二,信用卡手续费上不封顶。2016年9月6日开始,人民银行规定发卡行手续费借贷分离,打破7∶2∶1分润机制,收单机构手续费自主定价,取消行业分类定价,对非营利性机构仍实行费用减免,信用卡平均消费回佣率由价改前的0.24%上升至价改后的0.4%,日均回佣收入较价改前增长超过60%,信用卡手续费上不封顶政策极大提升了大额非法套现成本,市场环境更加健康。回佣率达到0.45%的交易均可计入积分,积分策略制定将更加丰富有针对性,有利于提升客户经营成效。可计积分交易种类增加,积分策略制定将更加丰富有针对性,有利于提升客户经营成效。
第三,风险管控水平提高。2016年,征信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中央通过《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拓宽征信渠道,加大了风险排查和处置力度,提高了风险管控水平。
第四,清算机构放开。2016年,《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下发,清算机构放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参与主体多元化带来更大市场活力。
1.3 互联网金融、新技术应用推动信用卡创新持续加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以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生物识别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正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支付格局,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主体日趋网络化、多元化,对信用卡各项业务创新发展提出新要求,必须加快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市场机遇,保持长久市场竞争力。
2 未来信用卡业务发展方向
基于以上当前经济形式的分析,应该推进“效益、质量、规模、效率”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发挥好自身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实施结构性差异化的核心经营策略,持续优化各经营要素结构,提升发展效益质量。实施基于不同客群的精准营销、精准活动推送、精准服务等精细化经营管理策略。加强存量客户经营维护,提升价值貢献。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努力提升电话接通率、催收回收率,保障业务平稳运行。
2.1 打造年轻化经营服务体系
围绕客群年轻化,创新推出与之配套的产品、支付、商户、消费信贷、渠道、促销活动、授信政策、增值服务等一体化、综合化、年轻化的经营服务体系。以创新思维推动客群年轻化,大力拓展年轻白领和年轻优质蓝领客户群。
一是产品创新。针对细分年轻客户群设计推出年轻化产品。二是信贷创新。创新推出现金转出业务,做大教育、留学、旅游分期,探索推出婚庆、租房、驾校等分期产品。三是商户创新。大力拓展餐饮、休闲娱乐、电影、读书教育、旅游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特惠收单商户。四是支付创新。对接年轻人支付习惯深化移动支付产品创新,加快推进龙支付、云闪付、二维码支付绑定。五是渠道创新。围绕年轻客户习惯,加强手机银行交叉营销及外部渠道获客,强化多元化移动互联网渠道功能部署。六是促销创新。围绕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等消费丰富促销活动,实现对年轻客群的精准化推送。七是授信政策。加强年轻客户行外数据信息挖掘,优化完善授信政策及调额策略,研究不同区域市场差异化授信。八是增值服务。加强年轻客户经营,优化产品权益、积分兑换、特惠促销、增值服务等策略,打造增值服务平台。endprint
2.2 打造“做大信用卡消费交易额”和“做强消费信贷”两个引擎
第一,实现基于年轻化经营服务体系下的循环信贷增长。要打造客户群年轻化、客户服务体系、客户消费体系、新增客户以及存量客户经营一体化的年轻化,将特惠商户发展与年轻化经营服务体系统筹考虑。商户前端:为客户提供用卡消费场景,以及适配的商户优惠、促销活动、增值服务等,提升客户感受度和满意度。商户中端:为客户提供龙支付、二维码等各类支付产品,手机信用卡以及在此平台上搭建的商户体系和客户移动智能交互体系,以及商户分期业务。商户后端:商户收单、结算、資金承接、其他综合金融服务等。
第二,分期信贷增长。全面升级汽车金融平台,实现新车、二手车、投资购车、融资租赁购车、附加费一系列产品全覆盖、汽车厂商品牌全覆盖。打造安居金融生态圈,以装修分期为核心产品,辐射覆盖车位、教育、留学、旅游等各类家庭生活消费需求。数据驱动分期通,以“严准入、多场景”预授信,深度经营行内信贷需求客户。加强账单/现金分期客户接触点营销,通过网点、网络、外呼等多元化渠道经营,持续扩大业务规模和客户渗透。加强网购分期“名单制”营销,快速拓展知名网络电商平台商户分期业务,加强线上消费金融市场渗透。持续加强产品创新,细化、深化区域各类消费市场研究,大胆提出消费信贷产品创新方案,2017年研究推出医疗、婚庆、租房、驾校等分期产品。
2.3 推进创新转型和增值服务工程
第一,核心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创新转型、手机银行客户经营、年轻化客户拓展经营、核心能力建设、打造增值服务平台“五个工程”。加快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自动化、数据化、流程化核心能力建设。打造产品权益、积分兑换、促销活动、特惠商户、短信、保险理财、客户服务等在内的一体化、综合化经营服务平台,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和客户满意度、忠诚度、贡献度。加强“六化”核心能力建设,以“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自动化、数据化、流程化”为经营管理核心,打造我行的消费金融生态圈。
第二,打造增值服务平台。大力研发增值服务权益类产品,借鉴经验,结合客群优势集成多元化产品和服务,打造产品权益、积分兑换、促销活动、特惠商户、短信、保险理财、客户服务等在内的一体化、综合化经营服务平台,围绕信用卡客户和产品提供盈利增长点,为消费交易额和贷款增长、提升客户满意度提供抓手。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文章提到的策略需结合市场需求,制订清晰切实可行的方案。根据地域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销宣传活动,营造营销品牌宣传声势,抓住机遇,促进业务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BergerAN,HunterWCTimmeSG.TheEfficiencyofFinancialInstitutions:AReviewandPreviewof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J].JournalofBanking&Finance1993,17(2/3):221-249.
[2]BergerAN,HumphreyDB.BankScaleEconomiesMergersConcentrationandEfficiency:TheU.S.ExperienceWorkingPapers[C].FinancialInstitutionsCenterattheWhartonSchool,1994,1-34.
[3]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273(3):11-25.
[4]WheelockDC,WilsonPW.NewEvidenceonReturnstoScaleandProductMixAmongU.S.CommercialBanks[J].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2001,47(3):653-67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