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

2017-11-14陈元友侯春辉吴玉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1期

陈元友 侯春辉 吴玉兰

【摘要】 目的:分析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为患者实施心踝血管指数检测,基于颈动脉内膜厚度分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1.3 mm)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评价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效果。结果:无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收缩压、脉压及心踝血管指数等均低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高于8.0作为心踝血管指数的临界值,则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为93.90%,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踝血管指数在早期动脉硬化筛查中应用的价值比较理想,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明确心踝血管指数的临界值,将患者年龄、患者血压水平等纳入疾病早期筛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预防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心踝血管指数; 早期筛查; 动脉硬化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1-0048-03

动脉硬化和相关血管病变是造成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原因,对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早期异常诊断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也是预防血管疾病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心踝血管指数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文章选取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为患者实施心踝血管指数检测,基于颈动脉内膜厚度分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基于临床实践研究明确心踝血管指数在早期动脉硬化筛查中应用的价值,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64例高血压患者。为患者实施心踝血管指数检测,基于颈动脉内膜厚度分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1.3 mm)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 mm),每组82例。两组年龄均为42~80岁,均为男42例,女40例。

1.2 纳入标准

(1)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且首次住院的患者;(2)患者入院前3个月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3)患者无糖尿病、严重肾脏疾病等并发症;(4)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签署知情同意书[1]。

1.3 排除标准

(1)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排除具有冠心病、心房颤动以及糖尿病史的患者;(3)排除精神类障碍的患者[2]。

1.4 方法

为所有患者实施心踝血管检查。入院首日不给予任何药物,次日空腹,采用日本东京福田电子公司所生产的VaSera CAVI-1000设备实施心踝血管检查。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主要包含家族史、年龄、吸烟史等[3]。心踝血管指数检查中需要严格按照各项操作流程实施检查,获得四肢血压、心踝血管指数等。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在安静的状态下,室温控制在23 ℃左右,指导患者卧床休息15 min以上,测量时,将12 cm×40 cm袖带置于患者双上臂,放置同样的袖带在患者踝部位置。测量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袖带大小的适宜[4]。心电电极装置在双手腕中,心音传感器需要贴在患者第2肋间胸骨上,膝脉传感器的膝盖帽位置,需要放置在被测量者的膝盖上,将气囊对准患者腘窝位置中心,缠绕带子之后输入患者的信息,实施测量活动,获取心踝血管指数[5]。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脉压及心踝血管指数,明确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效果。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吸烟患者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对比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均高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心踝血管指数对比

以高于8.0作为心踝血管指数的临界值,则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检测的阳性率为93.90%(77/82),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的阳性率为1.22%(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心踝血管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弥漫性疾病,颈动脉是其最常累及的位置。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常见的病理改变,当前早期临床诊断中多采用影像学诊断的方式,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6]。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是预防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是在血管硬化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相关理论研究内容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种展现动脉弹性的新指标[7]。理论研究中认为不会受到检查时血压的影响,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理想,和动脉硬化患者疾病的发展呈现出密切相关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动脉硬化临床预测价值,但是实际临床医学研究却相对较少,文献资料較为匮乏。

颈动脉超声诊断的方式虽然能够有效检查出患者的血管壁结构转变情况,但是难以明确混着动脉血管弹性的转变情况[8]。心踝血管指数能够全面展现出患者动脉血管弹性的变化情况,即为功能性转变情况。血管功能性障碍多优先于血管形态变化而出现。心踝血管指数能够在血管形态转变之前,产生功能性转变,以便于早期临床筛查。endprint

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多在40岁以上开始出现,50岁以上则进展速度加快,高于40岁患者中颈动脉超声阳性率会明显提升,而心踝血管指数也会显著提升[9]。40~49岁患者中,心踝血管指数阳性率显著提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技术的快速发展,卫生部门将早期病变检测技术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加强对血管疾病危险人群的监测、强化与管理,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故而加强对动脉结构与功能病变的早期异常检查十分必要[10]。心踝血管指数是一种全新展现动脉血管僵硬程度的指标,可以作为早期动脉硬化病变的筛查指标,能够应用于人体健康检查、疾病发展情况监测以及综合疗效评价中,对动脉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控制与积极预防,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展现医疗卫生工作开展的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无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收缩压、脉压及心踝血管指数等均低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心踝血管指数在早期动脉硬化筛查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检出率,可以作为早期动脉硬化检验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心踝血管指数在早期动脉硬化筛查中应用的价值比较显著,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明确心踝血管指数的临界值,将患者年龄、患者血压水平等纳入疾病早期筛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中,预防患者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宁,田利源,卢丽琨,等.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在体检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0(11):38-40.

[2]黄系,李萍,诸葛张明,等.心踝血管指数、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分析[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4,10(21):727-732.

[3]卢玉润,李英,洪大情.臂踝脉搏波速度和踝臂指数在高血压人群中评估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價值[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6(13):722-724.

[4]尹波,黄光明,张红霞,等.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前后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肱指数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21):1071-1072.

[5]尹波,黄光明,张红霞,等.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肱指数在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25(18):28-29,32.

[6]许慧宁,代青湘,王红心,等.心踝血管指数在青海省海晏县老年人中的应用及相关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24(22):3-5.

[7]庞志刚.心踝指数、踝臂指数与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12):202-203.

[8]梁晓,陈国兰.心踝血管指数早期筛查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J].国热带医学,2013,6(13):732-734.

[9]赵中,陈文智,罗克,等.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6,13(22):43-46.

[10]许长瑛,王永红.体检人群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血管指数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2(19):181-184.

(收稿日期:2017-03-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