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2017-11-14谭家帅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老年人

谭家帅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特性及DHS手术治疗的方式。结果: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3.1)d,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已经全部愈合。手术之后,患者颈干角在105°~135°,平均为118°。总体疗效中,优31例,良45例,优良率85.39%。8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为8.99%。结论:经过研究,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通常因低能量损伤而出现,容易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骨折部位,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因而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动力髋螺钉;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2.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2-0039-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我国老年人群常见的骨折类型,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的逐步加深,老年人群数量不断增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1]。在传统治疗中,主要采用牵引等保守治疗,但患者长期卧床,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逐渐应用到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中[2]。为研究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的手术治疗效果,笔者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以2013年7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55例,年龄62~83岁,平均(69.2±3.3)岁。依据AO提出的Muller分类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型[3],其中,A1型患者有45例,A2型患者有30例,A3型患者有14例。骨折原因包括:生活中跌伤38例,低处跌伤31例,交通事故受伤14例,其他伤6例。所有患者中,并发内科疾病73例,其中,心血管类疾病51例,内分泌系统疾病25例,呼吸系统疾病17例,神经系统疾病8例。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患者采用仰卧体位于骨科牵引床上。然后先进行双侧下肢的纵行牵引,然后逐步向外展开,同时开始外旋,再逐步内收内旋,让患者的患侧髌骨面朝上。采用C型臂X线透视正侧位置,位置调整好之后开展手术。选患者大转子上方2 cm到下方10 cm的位置开切口,运用导向器定位,然后调整DHS三联扩孔器固定深度、扩大开口,选择适当的DHS滑动螺钉置入患者的股骨颈骨质当中,溶蚀采用DHS钢板固定。小转子存在大块纵行骨折的患者,采用1枚拉力螺钉固定,若患者头颈部外侧有滑移,可以采用大转子支持钢板进行固定。手术后,3 d左右开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髋关节功能锻炼。A1型的患者,在手术之后3周左右就可以适度借助拐下地,开展部分负重锻炼,A2和A3型的患者,手术后4~6周可以扶拐下地。若骨折粉碎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下地时间可以延长。经过X线证实患者骨折已经愈合之后,就可以弃拐。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的死亡情况、住院时间、总体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分为优、良、可、差4级。優:髋部无疼痛,行动无困难,完全恢复伤前生活自理能力;良:髋部偶有疼痛,行动需扶手杖,生活基本自理;可:髋部中部疼痛,生活不能自理,行动需搀扶;差:髋部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不能下床活动。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出院后,经过18个月随访,有8例患者因与手术无关的原因死亡。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3±3.1)d,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已经全部愈合。手术之后,患者颈干角在105°~135°,平均为118°。总体疗效中,优31例,良45例,优良率85.39%(76/89)。8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8.99%,其中,髋内翻(颈干角<110°)4例,伤口感染2例,经过清洗换药之后愈合;肺部感染1例,深部静脉血栓1例,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后基本痊愈。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髋部骨折疾病,其发病年龄相对股骨颈骨折发病年龄晚一些[4]。通常而言,股骨转子间骨折大多都是因低能量损伤导致的,即滑跌伤或者低处跌伤造成,在本组患者中,69例患者都是此种原因,占77.53%,例如走路滑倒、床上或者椅子上跌落导致的转子间骨折。青壮年发生的骨折大多都是高速高能量的坠伤或者交通事故伤,与此不同。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生于女性老年人身上,其原因可能和女性老年人闭经之后内分泌改变造成的骨质疏松有关系[5-7]。另外,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因而其器官系统功能衰退,很容易并发内科疾病,本次研究中,患者并发内科疾病的有73例,也正因为如此,患者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和手术风险。在传统治疗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非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卧床、牵引治疗等,很容易对患者精神及消化道功能产生影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同时,患者的膝关节很容易僵硬,骨折愈合很容易出现畸形及患肢短缩等情况。据有关报道,死亡率高达35%,因而传统中也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称为“老年人的丧钟”[8-9]。不仅如此,保守治疗会导致患者废用性骨质疏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采用早期内固定手术让患者能够尽早下地活动,降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及髋内翻发生率是当前医学界的共识。根据有关研究发现,采用手术治疗后的老年人患者死亡率仅为0.9%[10]。endprint

在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过程中,手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麻醉耐受性和手术耐受性,同时借助内科会诊控制患者的内科合并症,从而尽快开展手术。(2)手术过程中,创伤需要尽量小,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对患者进行坚强的内固定手法,让患者的骨折能够更快地愈合,患者尽早下地活动,也能够避免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1]。(3)若是多发伤患者,则首先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伤势,当患者全身情况控制之后,则需要立刻进行内固定。(4)在手术前后,需要对患者的内科疾病和骨质疏松进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在患者骨折的愈合期内,成骨细胞数量会明显减少,因而骨痂质量下降,需要为患者补充钙和维生素D,还可以进行雌激素、双磷酸盐替代疗法等。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者X线片显示骨折已经全部愈合。手术之后,患者颈干角在105°~135°,平均为118°。总体疗效中,优31例,良45例,优良率85.39%。8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共8例,发生率为8.99%。

DHS是基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而设计的,其能够承载10倍体重的压力,并且有着加压与滑动功能,能够在患者的骨折沿滑动的股骨颈螺钉移动嵌压,从而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所需要的时间少,患者出血量少,因而目前已经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2]。手術中,闭合复位一般都是在C型臂X线机下于骨折牵引床上开展,牵引时,患者双侧下肢需要同时牵引,健康一侧牵引目的在于平衡患者的患侧,避免骨盆倾斜,这有利于更准确地定位。滑动螺钉需要置于患者的股骨头中心,深度大约为患者股骨头软骨下1 cm左右。对患者固定后,内侧大的骨折片应当复位,让其能够达到解剖位置,避免螺钉套筒滑动造成患者患肢缩短等情况。在牵引床上,可以放松牵引,暴露患者股骨干后内侧。若是患者的全身情况比较差,则闭合复位骨折处有5 cm左右的间隙也能够接受,不需要勉强解剖复位,以此避免增大患者的创伤,该区域供血较为丰富,因而有着较好的骨生成条件,远期随访能够看到完全愈合,但必须内固定确切。对于骨折粉碎严重的患者,在复位时可以置入一些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保证手术中有正常的前倾角也极为重要,将导向器放置在大转子下15 cm左右。对于骨质疏松比较严重的患者,采用DHS治疗时,加压需要适当,避免造成患者的患肢缩短情况[13]。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主要包括髋内翻和骨不连,髋内翻主要因为拉力螺钉放置在股骨头的前上部或者没有稳定复位,或者螺钉压力过大等。手术之后,若是患者发生髋关节疼痛时,需要注意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通常因低能量损伤而出现,容易合并其他内科疾病,采用动力髋螺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固定患者骨折部位,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因而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占山.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8):58-60.

[2]辛锋,朱国兴,顾羊林,等.动力髋螺钉与防旋阻挡钉联合修复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8):7786-7791.

[3]龙涛,彭超,何智勇,等.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部外展功能的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19(2):95-102.

[4]陈之青,谢金兔,李坚,等.PCC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19-521.

[5]陈玲香,曾丽萍,林玲英,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安全性及术后低氧血症的观察[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1):182-186.

[6]赵军.经皮加压钢板固定与动力髋螺钉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1):84-86.

[7]张一鹏,刘伟新,梁献会,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2):165-168.

[8]崔华,陈晔.LCP DHS与PFNA固定老年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5,41(24):3024-3025.

[9]姜涛,关智宇,冯殿鹏,等.微创动力髋螺钉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94-97.

[10]胡勇斌,殷利民,傅强,等.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中期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9):104-105,110.

[11]沈宁江,林坚平,王广积,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6-10.

[12]李金德,罗海滨,顾立阳,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1):88-90.

[13]王峰,李振武,尹锐锋,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修复期隐性失血量与内固定植入物及性别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544-548.

(收稿日期:2017-05-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老年人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抗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与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PFNA内固定失败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5例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