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沙利度胺用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2017-11-14朱秋娟王丽娜卫芬
朱秋娟 王丽娜 卫芬
【摘要】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用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剂量组(50 mg/d)和常规剂量组(首次50 mg/d,7 d后增加剂量至100 mg/d),其中低剂量组15例,常规剂量组10例。分析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血红蛋白及脾脏大小等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60.0%,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组50.0%;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脾脏大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红蛋白和脾脏大小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低剂量组的脾脏大小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2/15),常规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经处理便自行消失。结论:低剂量沙利度胺用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低剂量; 沙利度胺;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1.0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1-0022-03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又称原发性慢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异常所致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中位发病年龄约在60岁,患者病程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在确诊时都有明显的脾大、血细胞异常等临床特征[1]。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术是唯一可能治愈IMF的方法,但由于供体的来源、年龄、移植后并发癥以及费用等各种原因的限制,甚少被患者接受[2]。近些年,相关医疗和研究机构都提出反应停(又名沙利度胺)在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中有一定的疗效[3],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反应停后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5例IM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4],入院病理诊断明确,存在脾大、贫血等症状,药物依从性较好,均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签字。并排除妊娠、肿瘤及相关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其中低剂量组15例,男9例,女6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67.7±1.9)岁;常规剂量组10例,男5例,女5例;最小年龄58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66.4±2.1)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血常规、骨髓象、骨髓基因、骨髓染色体、骨髓活检能确诊为IMF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口服反应停(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129;生产厂家: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规格:25 mg*20片),其中低剂量组患者每日给药50 mg;常规剂量组首次给药50 mg/d,7 d后增加剂量至100 mg/d。严格监测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并及时给予处理。以3个月为一疗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干扰素-α、羟基脲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
1.3 疗效判定标准
(1)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脾脏缩小大于一半以上,血红蛋白上升30 g/L以上;(2)进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脾脏缩小不足1/2,血红蛋白上升小于30 g/L;(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好转率+进步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60.0%,高于常规剂量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7640,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血红蛋白、脾脏大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脾脏大小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低剂量组的脾脏大小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症状,如严重血栓及末梢神经炎,低剂量组出现便秘1例,皮肤瘙痒1例;常规剂量组出现口干1例,轻度水肿1例,头晕1例,便秘1例,皮疹1例。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50.0%,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经处理便自行消失。
3 讨论
IMF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髓系细胞由克隆性干细胞分化而成[5]。其中血小板、巨核细胞和单核细胞所分泌的诸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来源的生长因子(PDGF)、白细胞介素1(IL-1)、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可以导致成纤维细胞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增殖[6]。同时,TGF-β和bFGFβ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骨髓微血管生长,文献[7]报告大约3/4的IMF患者骨髓中存在高密度分布的微血管。
沙利度胺,20世纪50年代便在德国上市,作为镇静剂和止痛剂在全球临床应用,但60年代因“海豹胎事件”,就被禁止作为孕妇止吐药物使用,如果使用也要在医师的严格指导下才能进行[8]。沙利度胺的主要成分是α-苯酞茂二酰亚胺,它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少bFGF的生成,从而抑制纤维细胞生成和细胞外基质的增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贫血症状及脾脏大小均在治疗后出现明显改善,因此提示该药物在治疗IMF上有一定的效果,这也得到了王凯[9]的研究证实。endprint
但常规剂量下使用会出现困倦、头晕、头痛,便秘、口干、皮疹、皮肤干燥、四肢水肿等一般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使用本品,副作用发生率也会提高,这点本研究中可得到了证实,常规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0.0%,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13.3%。因此,笔者认为低剂量使用相对于临床剂量更具有安全性,这一点与张晓南[10]的观点相一致,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低剂量沙利度胺用于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栩,杨泽松,彭曦,等.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4,32(5):542-545.
[2]闫志凌,YanZhiling.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J].白血病·淋巴瘤,2016,25(5):314-317.
[3]高辉,王建荣,胡凤霞,等.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J].中国药业,2014,23(17):96-98.
[4]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79.
[5]罗文丰,赵攀,魏锦,等.不同剂量硼替佐米BDT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7):7-11.
[6]蔡敏.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35-36.
[7]徐俊卿,徐泽锋,秦铁军,等.小剂量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或不联合达那唑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贫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35(8):698-702.
[8]王瑞娟.沙利度胺在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2):95-96.
[9]王凯.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效果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3):305-307.
[10]张晓南.低剂量反应停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效果及对白細胞、血小板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36(32):107-108.
(收稿日期:2017-0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