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陆风云之敦刻尔克

2017-11-14金花鼠阿狒

科学Fans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敦刻尔克水网盟军

金花鼠阿狒

如果你是个军事历史迷,那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大作《敦刻尔克》你肯定没错过。在电影中,每个观众都再一次重返了那段在战火中挣扎求生的时光。不过嘛,电影所能揭示出来的只是那次大战的冰山一角,而这场大撤退背后的故事,很多人却未必知晓。俗话说,万事皆有因果,要想了解这场大撤退,就不得不先弄明白敦刻尔克之围的始末,这就要从欧洲的全局地理开始说起了。

地理界的一朵“奇葩”:欧洲大陆

从地理上分析,欧洲可真是一朵“奇葩”。虽说整体面积不大,但支离破碎的程度却远超其他大洲。整个欧洲有三分之一的区域由岛屿和半岛构成,而在其中心,又有着高高耸立的阿尔卑斯山脉与大片连绵不断的高地与丘陵。

托这古怪地形的福,西欧大部分平原都位于西北方向的沿海区域,而这条沿海的平原走廊,也就此成为欧陆诸国的必争之地。事实上,德国人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选择了低地国家作为攻击法国的突破口,也正是因为只有这里的平坦地形适合行军。不幸的是,盟军当时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却高估了山脉丘陵地形对于军事行动的妨碍,以至于只将兵力布置在了低地国家和马其诺防线两个方向。而从结果来看,正是从阿登高地森林中突破出来的德国装甲集群在西欧平原上的狂飙突进,彻底打了盟军一个措手不及,以至于盟军的防御圈节节收缩,最后不得不缩回敦刻尔克区域等待救援。

奇迹孕育地:敦刻尔克

要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作为一场虎口脱险的传奇,它的成功却不只是奇迹二字就能简单概括的。它的背后不仅有着德军突然停止行动48小时的偶然,还有着地形因素所导致的必然。若要细讲,还得从敦刻尔克之名说起。

说来挺好笑,敦刻尔克虽然在今天是法国鼎鼎有名的第三大港,可当年起家的原因却是因为有群教士看上了这块地方,想建个教堂而已。而这一片水乡泽国,也全是靠了那群教士辛辛苦苦排水垦荒才打开了局面。这个无名小村也因此得了个“敦刻尔克”的名字,即弗兰芒语中“沙丘上的教堂”之意。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既然这地方是个良港,四面八方又是水网发达的湿地,那不如就往这方面发展吧。于是教士们便去求了大领主弗兰德伯爵的恩典。伯爵大人听说民众有法子把不值钱的沼泽地变出钱来,自然颇为欢喜,不仅赐下了更多的沼泽归于敦刻尔克,又派人设计规划了运河,还给了当地人经商开市的许可。而敦刻尔克人在建设水路交通网上可以说不遗余力,光是主干运河便被他们挖了足足四条出来,而那些细流分支则更是数不胜数,形成了敦刻尔克日后复杂的水网。

天时地利人和的奇迹:大撤退

正是敦刻尔克当地的复杂地形与水网,让德军指挥官伦德施泰特元帅陷入踌躇,从而制造了盟军虎口脱险的机会。除了敦刻尔克外围的两条天然大河与人工挖掘的四条运河,周边地区的湿地和数不胜数的小型水体也对德军装甲部队的行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而令这件事情更为雪上加霜的,还有天气方面的原因。要知道,欧洲北部的天气在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阴雨连绵的状态。正因如此,不仅陆军的装甲兵和后勤部队遭遇难题,空军飞行员们也难以大展拳脚。柔软的湿地和沙滩使得炸弹爆炸的威力大减,而不计损失疯狂出击的英国皇家空军也让德军的空袭行动更为艰难。

敦刻尔克港口本身的状态也是撤退成功的因素之一。虽然吃水较深的英国皇家海军军舰无法靠近水深不够的沙滩区,但庞大的港区使得它有足够的区域可以让士兵登上小艇。再加上英吉利海峡的宽度有限,从多佛到敦刻尔克的航线最短只要34海里(约39英里,63公里),而最安全的航线也只要76海里(约87英里,141公里),便给了英国人一个全民动员的机会。从1940年5月28日开始,多达近900条的民间船只加入了救援行动,虽然这些小船在暗夜中穿过水雷与炮击圈“全靠猜测与上帝保佑”,但他们的冒险却大大提升了撤退的速度。因为他们的努力和牺牲,得以撤退的士兵数量足足是预期数字的三倍。

雖然说,敦刻尔克撤退行动的运气成分不小,是个偶然成功的奇迹,但因为敦刻尔克城外复杂的水网地形,所以这个偶然中又有着不小的必然性。正如歌曲里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大家不妨思考下,倘若在战争时连这三分地势都没有,那大撤退的结果又会如何呢?

猜你喜欢

敦刻尔克水网盟军
敦刻尔克的奇迹
水利部:到2035 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敦刻尔克大撤退”六十年
“大章鱼”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敦刻尔克》不止是战争史诗
营救『盟军』飞行员脱险记
“二战”中盟军为何没有发动化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