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甸县沫阳镇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结案报告

2017-11-14王世忠王秀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57期
关键词:罗甸县卤肉细菌性

王世忠,王秀娟,熊 剑

(贵州省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黔南 550100)

・调查分析・

罗甸县沫阳镇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结案报告

王世忠,王秀娟,熊 剑

(贵州省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 黔南 550100)

目的核实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方法对进食可疑食物及就诊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可疑食品加工销售的卫生学调查工作。结果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罗振礼加工的卤肉后发病,符合细菌性中毒特点。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的卫生设施不符合要求。结论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无任何卫生设施,且销售日为当地高温日。

细菌性;食物中毒;结案报告

2017年4月7日18点30分,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县中医院报告,沫阳镇纳刮村二组村民黄某4月6日在沫阳镇农贸市场罗振礼家卤肉摊点购买的卤肉,2人食用后出现以腹痛、腹泻、呕吐、头晕、头痛、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其中有1人已于4月7日下午18时1例病人在县中医院治疗,1例在沫阳医院治疗。接报后县疾控中心组织相关人员于4月7日19时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和处置,并及时将调查情况上报。现就此次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基本情况

事件发生地沫阳镇,辖8个村1个居委会,总户数4030户,总人口数16420人,病例主要涉及周围的沫阳镇居委会、柏林村、罗沟村、沫阳村、纳刮村。

2 事件经过

2017年4月6日至8日沫阳镇居民在罗振礼家卤肉摊点(沫阳农贸市场路口)购买卤猪肉食用后,相继发生多例胃肠道不适病例,症状主要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发热为主。病例先后到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及沫阳镇卫生院就诊。罗甸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进食可疑食物及就诊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可疑食品加工销售的卫生学调查工作。4月9日罗甸县市场管理局对可疑食品进行了禁售和查封。期间病例经住院或门诊治疗,截止4月15日所有病例均已治愈。

3 调查情况

3.1 流行病学调查

3.1.1 发病人数

经县疾控中心对40名进食可疑食物(罗振礼家卤肉)者进行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符合病例定义者22例,罹患率55.0%。发病日期为4月7日(7例)、4月8日(12例)、4月9日(3例),以4月8日发病居多。所有病例均食用过罗振礼家卤肉摊点购买的卤肉,未进食卤肉者未发病。病例均神智清醒,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发生,所有病例治疗后有效。经调查,近期沫阳镇无传染病流行及其它疾病发生。

3.1.2 潜伏期

病例从进食可疑食物到发病,最短潜伏期为4小时,最长潜伏期28小时,潜伏期多数集中在11~13小时(见图1)。

图1 病人潜伏期情况

3.1.3 主要症状

依次为发热(38℃以上)占100%(22例),腹泻100%(22例),腹痛91%(20例),头晕77%(17例),头痛68%(15例),呕吐59%(13例),恶心占27%(6例)。腹泻以均为水样便,无里急后重等。体温最高39.9℃。见图2。

图2 主要症状

3.1.4 人群分布

22例病例中,男9人,女13人,女性发病占57%,男性43%。发病主要以10岁以下年龄组居多,发病年龄情况见图3。

图3 发病年龄分布情况

3.1.5 地区分布

病例主要分布在柏林村,发病11人;其次是罗沟村发病6人;居委会发病2人;纳刮村发病2人;沫阳村发病1人,均为沫阳镇街上及周边所在地的居民。

3.2 卫生学调查

每天加工卤制2~3个猪头肉,猪脚1-2只。加工时从冰柜中取出生猪肉品,化冻洗净后放在原卤桶内,用前一天剩余桶内的卤水(一般可用10~20天)进行煮卤加工,加工时间为每天上午,每次煮卤根据水量的多少进行加减水和卤料添加。加工至销售期间卤品无任何卫生保护措施。每天销售剩余的卤肉(约半个猪头卤肉)又裸放回冰柜保存,第二天又将销售剩余卤肉和当天的生猪头肉一起放在原卤桶进行加工好后再卖,如此循环。如4月5~7日有剩余,4月9日已停止销售。

4月6~9日当地气候炎热,气温在20~34℃之间,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3.3 实验室检测情况

因样品采集日可疑食品(卤肉)无剩余,现场未见卤水,所以没有采集到患者当日食用的卤肉样本。4月9日采集到罗振礼家4月8日冰柜内存放的剩余熟肉(备卤)及菜板、刀等(已被清洗过)物表样,送黔南州疾控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肉及菜板、刀等物表样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弧菌等。

4 病例救治情况

所有病例经抗生素(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及对症处理(氯化钾、氯化钠、妈咪爱、蒙脱石散、硫糖铝)已好转,截止4月15日病例均治愈出院。

5 调查分析

①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罗振礼加工的卤肉后发病,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该食品后,发病停止。

②病人发病潜伏期较短,病程亦较短;病人表现以发热及消化道症状为主;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有效;符合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③卫生学调查,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时间较长,其间无任何卫生设施,且可疑中毒食品销售日为当地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4℃),利于病原微生物滋生。

基于上述原因,本次事件虽未采集到有效的可疑食物及病患的样品,仍考虑为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2013版)》,本起事件未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报标准。

6 措施和建议

(1)食品市场监管部门应对剩余食物进行查封、销毁处理,避免再次发生食物中毒。

(2)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对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和食品摊贩加强监督管理。按时对肉类食品进行检疫,检疫合格方可上市,杜绝无证、无照经营,加大督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加强信息沟通,做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开展好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4)各级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发现同一地区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症状的疾病,应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疾控中心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置。

7 结束语

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为食用过罗振礼加工的卤肉,可疑中毒食品从采购到加工与销售过程无任何卫生设施。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1] 苏兰妹,徐伟兵,袁花艳,等.惠州市某区2009~2014年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情况分析[J].甘肃医药,2015,(10):782-784.

[2] 李荣卿,索凌燕.关于肃南县xx小学一起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调查处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5):199.

R18

B

ISSN.2095-8242.2017.057.11273.03

本文编辑:吴 卫

猜你喜欢

罗甸县卤肉细菌性
绿色贵州引客来
罗甸县老年大学首个“老年教育游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道路
罗甸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发展与思考
吕家卤肉店
二十年坚守 擦亮地方风味名片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