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将精力做人情

2017-11-14乐朋

杂文月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良友顾颉刚治学

□乐朋

学界泰斗顾颉刚和钱锺书,1978年在北京三里河公寓成了邻里。7月18日,两家人在小区散步邂逅,当天顾的日记记载:“钟书以洪迈‘不将精力做人情’语相劝,当勉励行之。”

一向惜字如金、沉默寡言的钱锺书,缘何赠顾“不将精力做人情”之语,岂非有些唐突?

当时刚度过十年浩劫的中国学界,亟须拨乱反正,百废待兴;顾、钱两位,本是相交几十年的老友。可当时顾颉刚年过古稀,又处于半退休状态,但他忙得不可开交,被大量琐碎杂务、人情缠住了身。除了出席重要会议必要的社会活动,他另有一堆杂事:

院、所来了宾客,他出面作陪;学界同行的研讨会、成果发布,他要去捧场;门下弟子的学业、工作、生活,他又得关照、出面疏通;各路媒体的采访,他要接待、交谈;还有各种饭局,为人作序,推荐书稿,等等。

总而言之,他这个史学大家从早忙到黑,几乎做了社会活动家、公关先生。他的时间、精力,大半都用在了非学术的人情、应酬上。

冷眼旁观的钱锺书忍不住开“金口”,规劝“不将精力做人情”,恰切中其软肋,顾颉刚深受感动,以至震撼!他称钱锺书赠语为“箴言”,“锺书劝予勿于(与)社会上无聊人往来,浪费垂尽的精力……良友之言敢不遵从”。

“不将精力做人情”,其实这是钱锺书治学的经验之谈。他埋头书斋,倾心治学,对社会上的应酬、人情之类,能推则推,能拒则拒,不随波逐流。他几乎不出席与自己学术无关的任何会议,更不交无聊之人,也从不接受报纸采访,不上电视节目,不随意题字、荐人,应酬饭局都不参加。“谢绝一切人事”的钱锺书,年方花甲就出版了百万字的煌煌巨著《管锥篇》,引起学界轰动。他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著书立说,让顾颉刚羡叹不已。

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尤其对顾颉刚这样年奔八秩的老学者而言,来日无多,因而其精力、生命就殊为宝贵。此时仍将精力做人情,不专注于学术,那就简直是浪费生命、耽误正业;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的文化名流,身负着振兴学术、创新文化的历史责任。如果不能专精于学术创造,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杂事、人情上,那么就辜负了社会的期望,同时也失去了学者的价值。学者不治学,总去做人情,还能称学者吗?

钱锺书的金玉良言,如醍醐灌顶。此后的顾颉刚,把“要无恨于此生”作座右铭,决意摆脱杂务,集中精力于学术。他订下未来五年计划,编好自己的笔记和论文集,共出十种书。1980年,病床上的顾颉刚仍在校阅旧作《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的重排版样;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天,他还在病床边的沙发上研读《十三经注疏》。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他要为后人留下自己的学术成果。

我佩服钱锺书的睿智淡泊、孤傲高雅,我也赞赏顾颉刚善纳良友箴言。“不将精力做人情”,不只当是学者的品格,你我这些普通人,又何尝不要摆脱人情纠缠,用心干好本行?

猜你喜欢

良友顾颉刚治学
新发现三则顾颉刚佚文考略
你有病吗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是我的运气不好
分期付款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聚天下良友 琢百世美玉
沉默的尊重
用《良友》来修复记忆
治学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