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文化现象探究
2017-11-14陈学敏
陈学敏
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文化现象探究
陈学敏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宋朝文化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活力,涌现了一批工于翰墨书法的女性,团体书法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十分迅速。据《宣和书谱》《玉台书史》等大量史书记载,宋朝女性团体文学创作数量颇多、成就突出,绘画风格新颖、夺人眼目,书法练字蔚然成风、争奇斗艳,三种文艺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形成一代独占鳌头、独领风骚的宋朝女性团体文化。但是,从古到今关于宋朝女性团体文学现象的研究较多,对于宋代女性书法文化的研究相对欠缺,历史虽然对女性进行了不公平的“封杀”却也无法完全抹杀掉这一半人的书写文化。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是阶级社会特定时代的特殊产物,对宋朝女性团体书法的研究,一是不能离开这个“女性”“团体”,按照宋代女性书者身份、地位和职业的不同,笔者个人将她们分为四类:宫廷女性、民间女性、名媛和名妓,这四部分女性团体的书法的特点几乎是迥异的,具有十分鲜明的色彩,洋溢着不同的文化气息,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二是不能离开男性这个团体,本文研究的是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文化现象,但是这并不等于要把女性单独提出来进行研究,其实在研究女性的同时,也要研究她们身边的男性。
一、宋朝团体书法中宫廷女性书法文化及其特点
宋朝女官制度,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高身份地位的宫女才能成为各种女官。宫廷中还拥有一批特别重要的至尊至贵的女性——皇室妻妾和公主等,她们不仅需要具备与自身地位相符合的文化水平,更要具备管理后宫的能力,这也为女性教育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当然必须得承认,色艺俱佳的女性往往更能得到君主的赏识,这也是女性教育得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于是一大群聪明伶俐的女性趋之若鹜,积极活跃在皇宫和贵族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女性的文化水平远远高于普通女性,因为她们得到专业的教育知识。在历史的记录中,留下了许多工书见长的宫廷女性。以仁宗曹皇后为例,曹皇后生于官宦人家,本身具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宋朝皇帝非常注重文化修养,赵匡义是一个十分热爱书法文化的人,常以帝王之威四处寻访法帖;而另一位争议很大的皇帝,就是创造了“瘦金体”楷书的宋徽宗,虽然政绩昏庸,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在艺术上绝对是一个天才。他的书法可谓一绝,不仅楷书上有一定的成就,而且他的草书圆润典雅,水平也是极高。为了恩宠,嫔妃们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来迎合皇帝的雅趣。再如高宗时期的刘婉仪,初入宫闱,封宜春郡夫人。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嫔妃,在宋朝往往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对皇帝这种孤家寡人而言,有这样一朵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解语花,皇帝怎么可能不多加关注。
由此可见,宫廷女性学习书法文化有许多好处,对书法的热爱有多种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提升自身素养、参与宫廷竞争、提高身份地位、吸引帝王的注意、得到帝王的宠爱,在帝王办理国事时可以辅助他,成为他的贴身助手,从而得到帝王的眷顾。这一点从一些嫔妃的书法风格中可以看出。有些嫔妃们极善临摹帝王的笔迹。徐邦达曾评价高宗吴皇后的一首楷书七言绝句“书法全学赵构,工稳不在赵氏之下。如果没有坤卦印记,真是人莫能辨”。从宫廷女性书法可以看出,自身需求远远低于帝王需要。
宫廷女性书法的主要特点是优雅细腻,这是由主客观各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女性天生的缜密细腻的心思;二是宫廷事事谨慎、步步小心的森严的环境,由不得女性肆意妄为,环境因素潜移默化到书法上来;三是宫廷女性都是皇亲国戚身边的人,身份地位待遇相对较高,出入各种场合举止应端庄高雅得体,人品、书品应一致;四是宋代虽然开辟了自由书写的书风,但唐朝法度森严的书风余韵犹存,影响犹在;五是学习帝王新颖淡雅的独特书风而迎合上级。
二、宋朝团体书法中名媛书法文化及其特点
宋代名媛主要是指官宦人家或出身名门、嫁入豪门的女性。这些女性一般凭借父辈或是夫家的威望成就衣食无忧,而且自幼会读书写字。其书法学习,一方面来自于家庭的熏陶。家庭文化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的滋养培育熏陶都是十分重要的,从一些家风家训可以看出家族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例如宋代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的朱淑真,家风优良,家庭文化氛围浓厚,从小受到以书法为代表的家庭文化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书法造诣极高,成为与李清照同时期的又一位出色的才女。宋绍定三年,朱淑真曾手书《璇玑图》一卷,可谓是,风流气盛,书法妍妩。不仅仅是书法,朱淑真诗词绘画等方面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的。名媛书法学习,另一方面来自老师的教导。有些官宦人家不一定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他们会请有才学的老师进行传授。据《玉台史书》记载,宋代官宦人家的名媛中擅长书法者有29人。李清照在那时的名媛当中名声最广。《书史会要》中也记载了很多宋代擅长书法的女性,例如胡夫人,能草书,虽然没有体法,但是却写出了妇人难以写出的宏放之感。
名媛书法文化与生活节奏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更加趋近于人们的生活;名媛书法文化不如宫廷书法那样华贵,却多了一些尘俗的味道;名媛书法往往具备精气神气息,书中有情,是宋朝女性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宋朝团体书法中民间女性的书法文化及其特点
在宋朝时期,宋代文人的众多姬侍、部分女仙和平民阶层的普通女性这三部分人构成了民间女性。因宋代印刷术的兴起和发展、书籍的普遍流通,上至帝王重视翰墨、下至文人士大夫的提倡,以及当时重文教的社会风气等三方面的推动,这些民间女性的书法文化得到普及和提高。但由于民间女性地位卑微,他们的书法文化成就有记载流传下来的微乎其微,我们只能从暂存的只言片语中发现一些端倪:
一是民间女性在书法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记载,在宋代已有一部分具有文化底蕴的民间女性在各地开展教育事业,传播文化:北宋时期有一位刘氏,她于丈夫去世之后,在家乡“合聚闾巷亲族良家儿女之稚齿者,授训诫,教书字”,使更多的人得到教育;在南宋时期,曾有一位诗人也在诗中传颂女性造福乡里子弟之美谈:“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明经传相,考古付三余。苔色迷青简,虫文蛀素书……”,寥寥数语,生动讲述和形象描绘了民间女性在宋代书法文化传播中功不可没的重要贡献,同时也说明了宋代“崇文”国策的实施给宋代民间女性推行书法文化提供了平台和空间。二是民间女性的书法文化成就名不见经传现象突出。
宋代民间女性在书法文化学习教育传播中只是一时名声四起,受到乡亲的赞扬,但这些女性们没有留下任何文笔痕迹,因为去宋甚远,又经过历史长河的冲洗,歌颂与赞美她们的诗歌早已消失在岁月中,虽然部分史料有过零星记载和描述,但后人确也无法精准确定她们姓甚名谁、籍贯住址、动人事迹,只留下一堆叹为观止的赞誉之词。三是民间女性书法随意而书,随性而写。
宋代书坛主流书风的一个方面是注重个性发挥,形成崇尚个人意趣的“尚意”书风,民间女性书法一定程度上受到“尚意”书风的影响。民间书法自有其民间的气息,书法通俗而且不拘于一格,和宫廷书法相比更加随意,而且在宋代书法中,民间书法更加有利于团体书法之间的交流,很多民间高士都隐于山水之间,只为能创作出好的书法就心满意足。很多才艺之女虽处深阁之中,但是却能以书法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尤其是在宋朝战乱时期,很多才女都祈求和平,于是会以字画为寄托,这让民间书法得到全面性普及和发展。四、宋朝团体书法中名妓的书法文化及其特点
宋朝女团的最后一个群体就是妓女,这个群体最为特殊,在每个时代与其他的女性群体都是同个阶层,被封建社会无情地压制,挣扎在生活的最底层。这个群体有时也是开放和自由的,她们可以与许多文人雅士一起谈笑风生,这样的自由是其他女性不敢想象和接触不到的,这种特有的生活状况也造就了她们特殊的地位和书风:
一是消极的“趋时贵书”书风倾向。
宋代书学曾普遍流行推崇帝王权贵的书体,纷纷学习效仿,“趋时贵书”书风风靡全国,部分名妓为了生计,攀附权贵,讨好名流上层,迎合他们的口味,书风中隐现出媚俗成分,名妓书法更加贴切当时宋朝社会发展的特点。二是名流上层对名妓书法吹捧、宣扬。
在那个时期,名妓都会出现在名流上层聚会游玩的场合中,因为她们要伴乐助兴。虽然很多人都会被妓女的美貌所吸引,但是文人士大夫却不一样,因为他们在意的是这些妓女的琴棋书画的高超技艺,一些擅长诗文书画的名妓则是许多才子文人争相交好的对象,也因为这样,她们的人、书借助名流上层得以声名远扬。三是直“书”个性。
综观宋代社会和家庭,中国古代女性在当时是属于从属地位,没有自由的选择权,一直受到各种压迫和限制,没有合理合法的地位权利。不过,女性也是人,她们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即使不能公开表明或者对人倾诉,但也不会因此失去自我;虽然名妓的地位不高,但是她们却具有很好的书法文化素养,其以自己独特的直“书”个性的书法而吸引观众,甚至是以卖书卖字的方式来寻求谋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受到人们的青睐。四是部分进入名家名流。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宋代不少名妓工于书法,其中部分名妓勤学苦练,习名家经典,受大家指点,终成大器而进入名家名流。例如:官妓王英英,学颜鲁公书,蔡襄教以笔法,晚年作大字甚佳。结语
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文化特点以及背景,以单一的个体逐渐发展为群体,宫廷女性、名媛、民间女性、名妓书法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宋朝女性团体书法,每一种书法都包罗万象,饱含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在对宋朝女性团体书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对宋朝女性各个层次的书法进行探讨,需要对时代人物进行剖析,让团体书法得到本质上的还原,从而丰富和完善我国书法发展史。
(作者系昭通学院人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胡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