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2017-11-14李峰朱虹许春华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培训素养信息

李峰 朱虹 许春华

(空军勤务学院军需与燃料系,江苏徐州 221000)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信息素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的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解释也在不断丰富,到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了一个被普遍接受的信息素养定义: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即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知道怎样组织知识,发现和使用信息,这些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管碰到什么问题或做什么样的决定时,都能够发现必要的信息。

随着电子技术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流,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和吸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对于教师来说,不论是出于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还是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

1 信息素养的三个方面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感觉和认识等心理品质,包括他们对信息的兴趣和敏感性,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判断力。可以说,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基础,是人们具备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质的前提条件。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教师在搜寻、处理、应用信息时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搜集提取能力、信息工具使用能力、信息分析鉴别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等。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人们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技能和信息工具,快速有效地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

(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搜寻利用信息时,要具备正确的法制观念,遵守一定的伦理道德,准确合理的使用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信息规则办事。

2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探究

2.1 以理念转变为前提,强化信息素养意识

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应该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树立牢固的信息素养意识。要对信息和网络非常认同,对信息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兴趣,愿意深入了解,具有良好的悟性。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寻找信息,愿意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和运用,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

2.2 以优化资源为基础,构建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基础建设是培养和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信息环境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软环境包括学校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等,校领导要着力创造条件以提高教师对信息素养的重视,可以通过公开课评比为教师提供施展的机会和平台。硬环境包括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包括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各类软件等,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2.3 以培训实践为重点,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来说,信息素养主要还是通过培训来提高。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培训的形式,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脱产参加师范院校开展的教育技术培训,也可以在本校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短期讲座。培训可采取多种模式,可以跨学科培训,让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培训,使教师跳出本专业的视角,相互交流与协作,也可以采用帮带式培训,由专家培训骨干教师,再由骨干教师培训其他教师等。当然,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参加培训以外,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结合自己学科的性质,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去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选择合适的信息工具呈现教学信息,重视在教学中检验信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可以说,作为学生的引领者,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成败,只有教师足够熟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为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猜你喜欢

培训素养信息
教师培训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会议·培训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