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7-11-14王立刚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20期
关键词:图形小学生信息技术

王立刚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河北石家庄 050081)

科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进步,由此衍生而来的各种新型设备以及新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小学数学作为学生时代数学学习的起步以及奠基,融合入信息化理念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以及理解知识的效率。因此,强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极为重要。其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点。

1 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传统教学理念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主要遵循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方式。小学生可直接性从教师处获取问题答案,一定程度上促使小学生惰性思维的产生。泯灭了小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行动力。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可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会更多地引导和鼓励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并利用信息技术在生本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的应用可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小学生的转化思想。传统小学教学中黑板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学的转化性直接进行教授,剥夺了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大教师工作量的同时,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加入则很好地缓解了这一现象。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图表以及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来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有力支撑,生动形象地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有助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在过去,很多小学生在课下复习数学知识时,常常会无从下手,再加上有些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没有很好地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课后复习时效果极差,同时也不能有效解决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如PPT等,就可以通过下载老师分享的PPT课件回顾课上所讲内容,之后再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使他们获得更好的课后复习效果。

2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打造优质课堂,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为小学生创建了优良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方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可有效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由教师辅助给予指导,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辅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本能,受益终生。

具体讲,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图形模拟等计算机信息技术向学生直观展示数学学习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内容的认知以及学习。其应用可以凝聚小学生课堂注意力,促使其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举例来说,在《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图形展示。教师可进行情景模拟:“同学们,图形妈妈带着自己的小宝宝来和大家认识了,你们认识图形妈妈的小宝宝吗?”与此同时,由教师采用多媒体投射五颜六色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绚丽的颜色以及新型的教学设备可以迅速勾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凝聚其注意力,其会积极主动的去课本中对应寻找图形的名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同时生动的教学方式,可提高小学生对于图形名称的记忆力。使小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根据本次教学的内容而定,生动的教学情境体验以及信息技术教学体验可有效解决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疑难问题,开拓学生视野,从而获取最佳教学成果。

(2)提高师生互动,增加学习趣味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中心,而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老师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确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利用网络信息环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智力激励,引导和鼓励小学生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主动思考,并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认知过程中。

举例来说,在讲解到《圆的认识》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小学生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包含圆的物体,如自行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轮子,再将圆形的轮子替换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或者正六边形等形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些交通工具的轮子必须是圆形的,如果换成其他形状是否可行?”在老师的引导下,小学生就会发散思维,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验证“轮子必须是圆形”这一结论。老师需要积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馈,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并从中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方式还可进行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且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加强。

(3) 突破教学难点,提升教学效率。对于初步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属于数学学习中的疑难点。解决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以及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就势在必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中,可将课本中复杂枯燥的概念进行分解式、直观式、形象式的展现,可以对课本中极易混淆的事物进行直观明了的鉴别区分,将小学数学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在讲解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时,为了使小学生快速且准确地掌握计算公式,老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向学生进行以下演示:制作一个圆柱体,将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为若干份,之后再将圆柱切开,通过动画将这些碎块拼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通过反复演示,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与最初的圆柱体体积是相等的。再利用动画向学生演示这个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体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进而推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这种方法不仅轻易突破了数学教学的难点,并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本次数学教学的效率。

3 结语

综上,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为小学生打造舒适学习环境的同时,有利于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辅助课堂教学,突破学习重难点,从而为今后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积累宝贵经验。

[1]崔桂花.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能学习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40-141.

[2]覃艳苗.信息技术下的魅力课堂——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5,(24).

[3]刘泽强.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5,(24).

[4]袁志气.信息技术以生为本——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8):26-27.

[5]李玲.浅析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新课程,2016,(11):157.

[6]顾宏军.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7,(11):59.

猜你喜欢

图形小学生信息技术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分图形
找图形
我是小学生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