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新认识戏曲经典的传承价值
——观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展演有感

2017-11-14季国平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折子戏剧种福建

季国平

传承和创新是戏曲艺术在当代健康发展的最为重要和关键的课题,有识之士之所以有识,就是清楚地知道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并在当下出人出戏的艺术实践中体现出来。日前,福建省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演出,不仅展示了福建传统戏曲令人艳羡的丰厚和实力,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发现经典、认识经典、传承经典、从而创新当下的绝佳机会。

经典就是精华,经典折子戏更是精华中的精华。据福建省文化部门介绍,福建地方戏历史悠久,剧种丰富,生态良好,现存闽剧、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莆仙戏等本土剧种18个,京剧、越剧等跨省剧种5个,共计23个活态剧种。2016年7月20至31日,“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在福州举办,展演涵盖了16个剧种、39个院团的137个传统折子戏。此次“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便是在7月展演的折子戏的基础上遴选出来的,一周的时间里由19个院团演出经典折子戏39个,汇集了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潮剧、闽西汉剧、北路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等10个福建地方戏剧种。福建省高度重视地方戏的传承工作,全省各地积极挖掘、抢救各个剧种的传统表演艺术菁华,在对剧种和剧目溯源、考证的同时,也在舞台演出形态、舞台形象等方面做了现实的梳理与整合,一大批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折子戏,在众多知名老艺术家的精心传承下,重新立在了舞台上,功德无量,令人敬佩。

应承办此项重大项目的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邀请,我7月20日专程到福州观看了“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开幕式的演出。9月,我在北京又有幸观看了歌仔戏及北路戏、潮剧专场和莆仙戏专场,真是大开眼界、感慨良多。福建省如此大规模地挖掘抢救传统折子戏,在全国来说是占尽先机,不仅展示了福建地方戏曲的迷人魅力,更让戏迷朋友和专业人士从中有所感、有所悟、也有所得,必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经典折子戏展演,我看到了福建戏曲的悠久历史,看到了前人高妙的创作理念,看到了丰富多彩的表演形态。在这里,我简要说三点想法。

一、重新认识戏曲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

为了这次晋京演出,承办单位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最令我关注和敬佩的是,演出节目单上不仅按惯例对每一出折子戏的剧情做了介绍,更为可贵的是,对这些经典折子传承情况的详细说明。这就提示我们,戏曲正是累积传承性的舞台艺术,它的传承性比其它舞台艺术都重要。

试举福建两个古老剧种梨园戏和莆仙戏的例子。如梨园戏《郭华·入山门》一折流传情况的介绍:《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元代有《王月英元夜留鞋记》,元曲选本《正始》题作《郭华》,为梨园戏小梨园流派“十八棚头”之一,闽南俗谚:“要吃吃明糖,要看《入山门》”,足见该剧脍炙人口。又如闽剧《梅玉配·搜楼》一折传承人情况的介绍:第一代郑奕奏,第二代郭西珠等,第三代林芬青等,第四代林瑛(66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等,第五代曾斌等,本次参加演出的三位梅花奖获得者周虹、陈琼和陈洪翔,则都是林瑛的学生,应该说是第五代了。可见,经典折子戏都是传承有序、不断累积而成的,是历代戏曲艺术家千锤百炼、潜心创造的结果,老戏之所以好看,其道理也就在这里。然而,如今有许多急就章的新剧目,匆促上马,演不了几场,很快就偃旗息鼓,怎么会好看!

累积传承正是戏曲艺术最重要的基本规律,谁违背了规律谁就会被观众和历史抛弃。在此,我还要强调的是,经典折子戏承载的方法虽然是以表演形态呈现的,而其中蕴涵了戏剧文学、舞美服化、导演理念在。我想,当下的戏曲工作者能够重新认识戏曲艺术累积传承的规律,就能放下身段,老老实实传承学习好前人的成就,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造前行。

二、准确把握中华戏曲独具的创作观、审美观

认识到位了,就能明白传承什么、发展什么。简言之,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理念,二是方法。

中华戏曲立足中华文化基因和审美风范,地方戏在形成和流行中更是融入了本土元素,乡音乡情,直通人心。中华戏曲讲求高台教化、潜移默化,追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情趣生动、以情感人,讲求虚实相生、相反相成的艺术辩证法。戏曲艺术的创作观、审美观以及不同于西方舞台艺术的表现方法是独特的,戏曲的鉴赏和审美自然也是有别于西方的。这些我们都能在福建经典折子戏中深刻地体会到。

如莆仙戏《张瓜老·瓜老种瓜》演绎的是普通百姓生活:风和日丽天,祖孙种瓜,阿公荷锄,孙女放籽,一老一少,人伦亲情,意趣生动,其乐融融,是一幅感人心扉的人伦乐天图。如《隋唐演义·敬德画像》描画出一场莾夫与娇妻的情景喜剧:重兵进犯并州(今太原)之际,大战在即,形势危急,敬德怯敌慌张、不知所措,而夫人从容淡定、胸有成竹,出谋献策,画像驱敌,轻松化解了一场战争危机。剧中的敬德花脸做派,夫人正旦装束,丑与美、刚与柔、粗犷与娇媚、茫然与才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却充满了夫妻生活的情趣,煞是好看。

别具一格的莆仙戏《梁祝·吊丧》,则是另一类令人关注的经典折子。剧中祝英台与椅子的互动表演极具创造性,也极富艺术魅力,而该出折子戏改变了梁祝悲剧的结局为团圆的喜剧,更是反映了百姓观众渴求人生团圆的美学追求。该折又称“红吊丧”,是从全本《梁祝》中衍生而出,从第一代传人吴金松创演,经第二代黄玉珍(82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此次演出的应该是第三代了。

由莆仙戏《梁祝》大团圆结局的审美追求,我联想到了戏曲的审美观和喜剧观。戏曲艺术原本起源于民间,成熟于文人,长期活跃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百姓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影响到戏曲的创作和审美,期求人生的团圆和艺术的圆满,体现了积极向上、乐天自信的人文精神。对此,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早在《<红楼梦>评论》一文中就说过:“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若《牡丹亭》之返魂,《长生殿》之重圆,其最著之一例也。”显然,自古以来,我国的戏曲剧目往往是以大团圆结局的,其间就寄寓了广大观众世间的、乐天的、向上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我国传统戏曲中,喜剧的乐观自信精神就表现得非常充分,在爱情喜剧中,相爱的男女历尽磨难,最终一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讽刺喜剧中,小人物敢于与大人物、弱者敢于与强者较量,最终也是以聪明机智、乐观自信赢得胜利。

三、虚心学习戏曲演绎生活表现人物的方式方法

戏曲以程式化歌舞演绎剧情和人物,唱念做打综合呈现,行当角色极具个性,有着独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魅力,这些正是我们今天应该好好学习、认真传承的。

福建剧种如梨园戏、甫仙戏这些古老剧种,积淀了丰厚的表演规范,有着完整系统的科介程式,这些丰厚的表演宝藏正是富有才情的艺术家们创造性地演绎剧情和人物的最基础的重要手段,也是戏曲有别于话剧、歌剧、音乐剧的表现方法所在。观众非常喜爱二度梅花获得者曾静萍的《董生与李氏》,我们只要观看过她表演的经典折子戏《大闷》、《吕蒙正·过桥入窑》,就可知曾静萍精彩的创造离不开传统梨园戏科介程式对她的滋养。又如莆仙戏梅花奖获得者王少媛,她的《彦明嫂出路》唱做俱佳,戏中有重要的道具——伞的精彩表演,托手伞、拼手伞、搭肩伞、轱辘伞、背伞、抛接伞等,就是巧妙化用了传统的“雨伞科”程式,将剧中人倔强的性格和千里跋涉进京鸣冤的古代女子形象演绎得栩栩如生。

这次展演中的每一出折子戏,几乎都有令人叫绝之处。如莆仙戏《杀狗记·迎春牵狗》的表演十分细腻入微,科介程式出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表演性和观赏性完全可与京剧《拾玉镯》媲美。莆仙戏《梁祝·吊丧》中,祝英台与椅子的三次互动表演,十分精彩。北路戏《齐王哭将·奔访》,也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北路戏的剧种音乐、表演风格别具一格,“老拨子”的唱腔极富表现力,这让我们联想到徽剧、京剧等的“高拨子”唱腔和麒派的表演风格。北路戏的唱做既与福建本土剧种大异其趣,又经过了本土化的改造,与北方戏有了明显的差异。该折子文戏武唱,荡气回肠,颇富感染力,程式技巧极强,髯口功的运用、颠步、吊毛等,与奔走途中人物急切的心境极为妥帖,表演有很高的观赏性。

当然,传统戏是累积式发展的,科介程式也是不断丰富积淀而成的,在展演的经典折子戏中就有这方面的体现。如高甲戏《管甫送》,据传是从清末竹马戏移植而来,到这次陈娟娟(花旦)与陈江锋(丑)演出已经传承到第三代了。由于高甲戏丑角竞争激烈,该折子在表演形式上也不断变化发展,由丑行扮演的管甫,身份时而商贩,时而小吏,到民国年间,改着青衣小帽,后来还有增加手杖,可以耍出许多花样,故有“拐杖丑”称谓。传到了陈娟娟、陈江锋的演出,因为现代人的理解和演绎,他们的表演有发展和创造,加上现代舞台技术更加丰富,他们的舞台呈现则更为精致完美,但没有对前人的扎实传承,是不可能有他们的精彩表演的。

总之,我们从福建经典折子戏中可以得到诸多的感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尊重传统、发现经典、发展经典的自觉担当。联想到我们当下盲目“创新”的顽症,除了有崇洋迷外的心态,主要就是不尊重传统,缺少传承根基,缺乏戏曲表现手段。切记,戏曲创作只有时尚理念和时髦花样是不行的。无论是戏曲的编剧、导演、舞美、音乐还是表演,医治盲目“创新”的妙方就是向传统学习,向古人学艺,至于能不能学成并转化为自己的创造,就要靠自身的一双慧眼和心智造化了。

猜你喜欢

折子戏剧种福建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十一月 福建党史上的今天
那个梦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福建艺术战“疫”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戏曲美学视域下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黄梅戏生行折子戏导演创作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