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念先贤敬思如梦
——莎士比亚、汤显祖仙逝四百年祭

2017-11-14齐致翔

中国戏剧年鉴 2017年0期
关键词:莎翁汤显祖牡丹亭

齐致翔

连夜无寐,思绪绵绵,梦见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梦中相会、切磋、释梦、抒怀。恍如对面,弟子、粉丝望师兴叹。

怪哉?几百年前、一中一西两位仙贤从未谋面,怎可会当一处?在中国?在英伦?在天上?在地下?乘飞机?抑或坐轮船聚到一处?斯时有飞机和轮船吗?即使梦游,亦令人惊诧。抑或我这梦有些离谱?

看官莫笑,非是在下幽梦不经,比起二位仙贤做过的奇梦、大梦,我这梦实算不得什么。莎、汤二翁是做梦高手,致吾侪四百年来品之如贻、仰之弥高,惟因太过追怀,浪得先师余唾、遁入先师遗梦,品之、思之、仰之不及、不休罢了。

思之俯仰释然。莎士比亚1564年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戏剧家和诗人,著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戏剧之父”,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天才之一”。汤显祖1550年生于中国明朝江西,以“临川四梦”享誉世界,都于1616年逝世,属同时代才俊、大德。二人创作理念、实绩同为人类世界所垂念、所广播。二位岂能不猩猩、心有所属?2016年,中英两国同时迎来两位大师逝世400周年大奠,为世界人民同挂念。汤早生莎14年,论为兄长,谋面以兄台互称,拱手开怀,声震天堂。

诚,此为学生之梦、之愿。信二位大师馨香与共,心曲早通。也因他们太善做梦,引得后学也来试着做梦,聊作心香一瓣敬奉。

400多年前,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然,韶华不复,天地悠悠,不朽的生命总会活在其后无论多少代人心里、梦里。莎剧几乎演遍世界各地,汤剧也渐为中外观众青睐。新世纪以来,遂昌县4次组团访问莎翁故乡,并与浙江昆剧团合作,两度将《牡丹亭》带到当地演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重要演讲时,谈到莎翁对他青年时代的影响,并提议来年中英两国可共同纪念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

斯市文学院副院长泰勒·爱曾表示,杜丽娘的美不仅体现在姿态与服饰上,还体现在她跨时代的女性意识上,这对英国观众来说没有距离感。中国戏剧家指出,目前各国学界渐有共识,明代晚期的中国,以王守仁、李贽等哲人为代表,发起了一次人文启蒙运动,汤显祖和他的作品是这一运动在文学上具有世界影响的成果。而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之一。两位文学巨匠在思想上有契合,都与人类的文艺复兴有关。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戏剧作品的共通之处,在张扬个性、肯定自我、回归人性。他们对于美和爱的歌颂与追求,更是跨越国界、惠通人寰。2013年2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和日本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在巴黎夏特莱剧院合作演出《牡丹亭》。坂东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更充分证明了汤显祖戏剧艺术的魅力。日本艺术大师十分了然汤显祖的分量,法国观众也很欣赏汤显祖的戏剧语言。中国的汤剧被外国的艺术家争相演绎。

他们的作品没有时间地域的隔阂,依然震撼着今天的读者和观众。他们一代代学生和追随者都愿学他们那样向美、向善、做梦、寻梦,乃至梦见二位大师在梦里相见,圆二位大师生前未能聚首之憾。

汤、莎没有机会阅读或观赏对方的作品,但不影响他们的作品逐步从本国走向世界。他们的戏剧是世界各地学者不断探索钻研的文学经典,也是让全球读者和观众共享且回味无穷的文化食量。

国际上对汤显祖的关注升温始于1998年。当时,多国兴起了《牡丹亭》热。到2001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遗”的昆曲引发了国际上的“昆曲热”,也使汤显祖和《牡丹亭》倍受关注。于今,“莎学”兴盛于世界,“汤学”也在国际上获得应有地位。是时,推动莎翁与汤公的相聚、切磋,便成为所有二翁后来者“继梦”、“寻梦”的初衷。

梦里,莎翁很兴奋:“悵天地之悠悠,却海浪之滔滔,今得识兄台、有幸听兄讲临川四梦,您怎会做那么多梦?一梦黄粱、再梦南柯,神游古今,胸包日月,至梦生梦死,人鬼无界,去梦还魂,牡丹亭上三生缘,继而赢得寰宇情。您的梦不仅再生了您的杜丽娘、柳梦梅,给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幸福,也惊醒了我的朱丽叶、罗密欧,乃至唤醒了我本人。前天,我和我的学生们在剧院看了您的《游园惊梦》,才悟到什么叫梦!什么叫美!什么叫人生!”

汤翁忙打躬:“昨夜,我欣赏了您久演不衰的惊世大作《仲夏夜之梦》。您的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在中国早已征服了我难以数计的同胞,也令我由衷赞赏。此来,我独赏《仲夏夜之梦》,实因那剧名上的“梦”字。看后,我真的被您征服。您的梦比我的梦更离奇、丰富、高远,飞扬,匪夷所思,是喜剧,也是悲剧,绽放着您对美好的期冀,人类的漫想,社会的匡正,生命的诠释。您不愧是世界级人文主义大师!我若早识您几百年,我的梦或可做得更好。”

莎翁说:“不敢,您的梦才是人的理想,爱的天国,您把喜剧做成悲剧,又把悲剧做成喜剧,没有血淋淋,只有爱长长,您才是我们这一行最顶尖的浪漫主义大师。看您的戏,我不但爱上了您,也爱上了您笔下最懂情爱的中国人,爱上了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中国戏。您同样关注现实。您的戏是那样开阔壮丽,神采飞扬,让人难以想象,又处处张显蕴藉着您对现实生活的悯爱、情殇。

汤翁说:“《仲夏夜之梦》是您青春时代最成熟的喜剧,让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的力量无比巨大,您只用一滴魔汁使整个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让两个美丽、善良的女孩分别在“移情别恋”和“旧情复燃”中,一个因悲伤要发疯、一个因惊喜而忘形,开始揣测、中伤起对方。另两个痴情男子又在愤怒中为自己的所爱而决斗。人性变异了,社会动荡了。这一切又都在您的把控之中。为幸福的斗争是如此艰难,天命弄人,可这斗争的过程并非一种痛苦,一种悲剧,而是一种有着快乐意味和引人入胜的“戏”!谁也想不到的、最具戏剧性的情节出现了:您让高贵的仙后与一个闯入林中的织工荒唐地“相爱”,让荒唐可笑的织工变成一头更可笑的蠢驴。“横祸”变成“横福”。不可思议的滑稽改变了一切不如意的横行。魔力解除、有情人终成眷属,仙界、人间复归太平。悲剧,喜剧,正剧?魔力,神力,人力?您的戏剧,您的梦,到底要告诉人什么?改变人什么?喜剧,乃至滑稽,是您、是英国,乃至西方戏剧最宝贵、最独特的精神家园,文化瑰宝,是我们中国戏剧所缺少的,应该好好学习。”

莎翁说:“谢谢您的理解。我写《仲夏夜之梦》,实因社会的改变和进步。

十六世纪九十年代,正是英国史上伊丽莎白女王在位。政权相对巩固,社会比较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运动也进入繁荣昌盛阶段。古希腊、古罗马作品手抄本和艺术品的发现使沉闷的欧洲忽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古希腊、古罗马文中所描绘的人、神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和人们对现世幸福的不懈追求,饱受教会压制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冲破中世纪精神枷锁,粉碎所有清规戒律的欲望。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人权、人性、人道逐渐代替了神的统治。”

诚如莎翁所说,《仲》剧故事发生在古希腊时代,但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标准却完全是以当时英国现实生活为依据。莎翁想通过资产阶级新女性争取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权力、反抗父权制的斗争,并通过现实与自然的对比,表达人与人平等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主义理想。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正是为青年男女冲破旧家族仇恨而作。莎翁说:“无奈我让他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所以,我更喜欢喜剧。写悲剧,我自己也要流血。写喜剧,我会在梦中笑醒。所以,我更喜欢汤剧《牡丹亭》,那是真正的人间喜剧。”

汤翁却说:“我的戏,不是喜剧,只是团圆。”莎翁说:“团圆不是人生最大的喜剧吗?我好喜欢东方人不露声色的喜剧,比起我们的滑稽和折腾,我更喜欢中国戏曲的优雅,静谧,解颐,舒心,成本也低于我们。这得益于中国戏曲虚拟、夸张、写意、传神的审美传统吧?”

莎翁不愧是学贯东西的大家,仍一再请汤翁讲他的梦是怎么生成的?他认为,汤翁的梦寄寓着对美好人生和未来光明的向往。“您曾经从政,后弃政从文,专门写戏,写梦。您告诉我们:人不能无梦,有梦就有希望,您让自然听命于人性,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

汤翁赞赏莎翁的《仲夏夜之梦》极具浪漫色彩,反抗扼杀人性、追求自由爱情、实现人世间普遍的和谐与幸福。使用多种修辞法、模糊词、双关语、独白和歌唱等奇特的表达手段,将戏剧思维飞升,既描绘幻想世界的美好,又洞穿现实世界的门户,将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嵌入作品,真是现实主义大师和斗士。”

其实,莎翁超越时空,将故事安排在古希腊时期,但人物的思想和语言仍属于伊利莎白文艺复兴时代,是为避免触犯封建统治者。莎翁是聪明的,也是不得以的,而他的勇敢与慎思又使他更好地挥洒出浪漫主义的情致,使我们看他的戏也如看中国的戏一样亲切、感动和快乐。

二位大师都为心中的理想借助了一个梦。莎翁的梦萌生于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的联想。汤翁的梦则源于对更久远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寻思。

莎翁请汤翁阐述他的梦的源头和由来。

汤翁说:“当然,我的梦连着过去,也映着未来。可能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但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梦到痴,就有了诗、有了戏,有了浪漫,有了目标。戏讲究悬念,梦是最好的戏剧悬念,因它直抵每个观众的心灵深处。《仲夏夜之梦》整部剧情立足于现实生活之上,又加入您的想象,从而达到现实与幻想统一。您的剧有四条线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您对人性的深度顿悟像庄严奇掘的大厦慢慢地显现。您打造出一座神奇的仲夏夜森林,让饱受摹仿性欲望之苦的人进入其中看看人性的真实。梦幻中,当人能够认清摹仿性欲望的虚幻,能够正视自我、接受自我,人就能超越随之而来的攀比、嫉妒、虚荣乃至竞争,就能返回现实世界,和平相处,乐天安命。您是借助梦幻与梦圆为人类疗伤啊!您的思维,使我想到中国的道家,想到我们的《庄子梦蝶》。庄周化为楚王孙勾引田氏,田氏为心上人劈棺取脑,是虚伪还是求证?是残酷还是多情?鼓盆而歌该是何等的情景?它发生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乃至后来无论是《敫桂英活捉王魁》,还是《李慧娘夜放裴生》,让人鬼之间的戏,都发生在夜间,发生在作家和演员的梦里,无不是为了情!”

莎翁说:“看您的《牡丹亭》,从惊梦,到寻梦,再到最后的生可以死,死可以生,我感到,人性和爱情的力量是不可战胜且不可思议的,尽管现实并不如意,美好的人类梦想终能变成活的现实。”

汤翁说:“戏剧所以需要梦,是戏剧自身的需要,也是生活本质的反映。生活的每一瞬间,每一事物,都有戏剧性。有些可能是喜剧,有些可能是悲剧,喜剧悲剧交织起来,生活才像一个大舞台。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我们被人生调侃的时候,不应一味地接受,而应无时无刻坚持自己的信念,让自己在人生的大舞台上尽显个性的风采。人生,应由自己掌握,即便是戏剧性,我们也应做台上的演员,而不是做舞台外的看客。好梦,要圆,要奋斗和付出;噩梦,要破,要清醒和勇气。人生,要自己来演绎。只有自己演绎的人生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您在仲夏夜,破除噩梦,搭建好梦,矫正自己,和谐梦圆,该剧因此而不朽!”

莎翁说:“请问,您的临川四梦是怎么做的?”

汤翁说:“我倒惊叹。您短短20几年,怎么就写出了浩浩洋洋的38部戏剧,还有两首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

二位都很谦虚,都强调生活和时代的赐予。的确,他们写戏,既关注现实,又追朔历史。梦,是他们最好用的一个手段。

莎翁的梦更真实、大胆,直面血的人生。汤翁的梦更虚幻,萦迂,避开直面抨击现实。因而莎翁感到:汤翁的戏更美,更显出戏剧的温婉,值得西方戏剧学习、借鉴。他尤其觉得,汤翁的梦,更多是他个人的梦,寄寓着一个作家、艺术家对人生、生命和美的追求与向往,是汤翁的现实主义,使我们看到他的心与那些追求美好幸福人的心是相通的。不单是明朝那些人,就是今天的中国人、外国人,都会因他的戏、他的梦而感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我理解,全世界的人没有不做梦的,所以戏剧人便可借助梦来圆满一个戏的构思。梦,既是生活的图像,又是我们可望构成的戏剧情境。在汤翁笔下,梦助戏飞,戏因梦活。中国古时候周文王就曾梦见飞熊;孙悟空一跃十万八千里;古希腊神活中小天使背上都生有腾飞向远的翅膀,都是美好的梦,今天都变成了现实。所以,作家不写梦,实在是忽略了生活的本真和远见。因而,做梦,是作家、艺术家必备的基本功。古希腊、古罗马史诗中、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很多精彩的梦。莎翁,汤翁,都受过这些梦的启发和熏陶。

汤翁说:“梦启发了我们,哺育了我们,健全了我们,使我们思接千载,胸廓天方。我第一个老师是屈原,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梦,鼓舞后来人敢想、敢梦、敢求索、敢奋发。其后,多少人的伟业都源于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迟迟不出,坚持做他的梦,起床了还在吟咏:“大梦谁先觉?”遂做出“隆中对”,成就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国之大计,也成就了陈寿的《三国志》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当然,诸葛亮不是神,他最后败在曹操手下,说明梦不都是可以实现的。施耐庵的《水浒传》,让梁山起义农民做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梦,一百零八将座次都排好了,转眼间却因宋江招安梦断,将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变成自取其辱。两部伟大作品都证明梦的主观性未必都与客观相符,成也在梦,败也在梦。说明做梦是必须的,如何圆梦则需认识客观、并认真寻觅和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光有梦又是远远不够的。”果然,传到《红楼梦》,曹雪芹就做了一个超越前人的卓尔不群的梦,梦见繁花似锦的荣宁二府最终气数已尽,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雪芹是掰开自己的家、自己的心让人看,催人梦醒,催人告别浮华虚伪的旧世界。尽管他的“一把辛酸泪”未必都能让当时人尝出滋味,却把他伟大的梦留给他身后的无数与无限。今天,旨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又在不断鼓动着华夏子孙为追梦、圆梦不懈奋发。中国梦成了我国人民看得见并乐于促其梦醒的一轮朝阳。

应记住,莎翁诗曰:“活着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此莎剧人文主义之精髓。罗密欧与朱丽叶死去活来,最终如愿以偿,实妙手回春。莎翁的悲剧、喜剧都给人希望。”莎翁提出了这个问题,却由汤翁给予了回答。《牡丹亭》题记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使人顿悟:生或死,情或梦,皆人之性也,真性情也!真戏剧也!汤翁这样解释其创作理念的形成:“那时我所处的社会曾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尔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早期作品也有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但仍梦想着有一天能得到朝廷重用,大展宏图;而后两部戏剧则是对朝廷绝望、辞官回乡以后写成,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绪。故不要以为我的戏或梦都是好的。”

莎翁也有同样的自我批判精神。他说:“我初入伦敦剧坛时,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民族自信空前高涨,成就了我这一时期历史剧和喜剧的乐观奔放的热情;后期以悲剧、浪漫剧为主,也是因时代的变异,重在揭示人类的贪欲,流露出悲哀和无奈的心境。”

此时,我也从梦中苏醒。二位先师的自我批评精神令人感动、震撼。二位大师的作品先是讴歌人文主义、个人主义对传统的反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转而表现因不受节制的欲望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二位大师通过“梦”表达自己的愿望,又都用超自然的精灵来促进梦的实现。

诚然,我们痴迷《牡丹亭》,不仅在情节、结构,更在语言。汤翁的台词实在是太美,中文太美了!难怪外国人也无不佩服。这归功于作家对中国诗、词、曲的功夫。我们写戏曲,除须掌握这些基本功,甚至应学会昆曲的唱、念。杜丽娘在婢女春香怂恿下,背父游园,第一次看到大自然美不胜收的春天:“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竟无一个优雅的环境相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联想到自己的美貌只是面对古板的教书先生和令人窒息的书斋,青春悄然逝去,自然的天性受到禁锢。但她并未被窒息,此时的大好春光反而将她内心深藏的活力唤醒,不由生出惜春的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惊异,这样美的梦,只有杜丽娘这样的美少女才做得出,却居然由汤显祖老夫子做出,怎不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看到,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先生,居然还是个多情善感的风流情种!不止于此,《牡丹亭》里还挺立着汤翁对封建礼教奋力一掷的投枪大笔。杜丽娘游园前,汤翁先让春香闹学。闹学即是造反,造儒家礼义的反,汤翁是儒学大家,因而也是在造自己的反。反叛,是《牡丹亭》创新的核心——呼唤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汤翁的梦实则是探求外部世界的诗。“云霞雨丝,烟波画船,莺歌燕语,青山杜鹃”,好一幅秀丽清新的江南风光图。“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表达了自我心声。春光随意流逝,我这深闺女子岂不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光?“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双关语,借牡丹自比,抒发迟迟不被人知的感慨。发现身外有人,梦里有情,怎的不去扑捉?所以说,汤翁的梦,不仅是思想中的,还诉诸于行为。敢想敢做,哪怕荒诞?人的梦主要是虚构的,甚至包含了作家主体性的个人隐私。然,创作倘无个人感觉,惶叫创作?创作入梦,正是作家赢得的天赐与享受。梦的超现实色彩与非逻辑性,是《牡丹亭》的一大特色。“惊梦”较好理解,“寻梦”匪夷所思。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体现了大师梦的超现实色彩与非逻辑性。按照佛洛依德的观点,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人清醒状态的延续,是一个充满意义的心理行为与精神现象。汤翁让梦里醒来的杜丽娘再去寻梦,就是将梦里的“不清醒”延续到清醒后的现实。

作品的荒诞之于创造,正体现了作家借助梦境而实现的自我追溯。作家内心隐喻的梦境,同时也铺设了作家寻求自我的途径。后人看重‘寻梦’大于‘惊梦’,实为释然自己的社会遭际,也为揭示作家自身的感情秘密。

戏剧人应理解汤翁梦境的神秘性和勇敢的自我追溯。汤翁对神秘世界细腻而传神的描写,似要说明——梦才是真实本体的世界,而现实世界反倒是它真伪杂糅的幻影,滤过光影方能寻到本真。在汤翁看,梦已超越象征的范畴,而成为本体性的存在,只需去寻觅、扑捉。或者说,梦即现实。梦是一切,梦在睡下与当下,更在醒来与未来。我们所见、似见的人生,都不过是一场梦中之梦。欲好梦成真,需不懈奋斗。

品味二位先师,还应看到他们的不同。汤翁的杜丽娘柔中带刚,忍辱坚韧;莎翁的朱丽叶热烈奔放,坚贞不屈。汤剧艺术特色虚化、空灵。莎剧情节多借助家族仇恨和政治斗争等现实因素。《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悲剧,也充盈喜剧气氛。爱的理想战胜死亡,换来封建世仇的和解。较后的成熟喜剧《威尼斯商人》又带有忧郁色彩和悲剧因素,表明其对生活真实的尊重。莎剧放射出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他的时代和国家。

莎、汤二贤均不属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人民,而属于全人类永远的梦想和永不陨落的太阳。

猜你喜欢

莎翁汤显祖牡丹亭
白先勇:不强人所难
莎翁故居梦游记
英国争论孩子要不要读莎士比亚
453
叙事策略:对照莎剧,看《牡丹亭》
抚州市积极推进汤显祖名篇进教材
汤显祖为戏成痴
汤显祖逝世四百周年纪念
汤显祖为戏成痴
依旧说不尽的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