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散记(四章)
2017-11-14四川谢家发
四川 谢家发
宾川散记(四章)
四川 谢家发
朱苦拉的梦
沿金沙江边小彝村走来,弯弯曲曲蹒跚着走了一个世纪。
朱苦拉小彝村一百年前种下的那十二棵咖啡树,正用世纪老人的豁达望着满山遍野的子孙。当年法国传教士梦寐以求的理想已杳无踪迹,而他不经意种下的咖啡树却成就了今天宾川的传奇。
梦,对于我其实就是好奇,我想在小彝村随便一转身就可以遇见惊喜。
阿依姑娘把我们领进她家百年前的石屋,她要用百年前朱苦拉最原始的咖啡制作方法,制作咖啡招待我们。
火塘上烘焙着阿依姑娘家种植了几代人的咖啡豆;石碓窝捣舂着朱苦拉走过一季又一季的咖啡香。我闭目凝神用灵魂的嗅觉去触碰飘逸的沁香;我用朝拜的虔诚去亲吻棕丝过滤出的苦咖啡。
沉入心底的苦,不加任何修饰的苦,她将是从大山走出的朱苦拉的无限绵延。
走心醉人的香,不同世间任何形式的香,她将把这大山古老的传奇述说给世界。
金沙江边的小彝村叫朱苦拉。
弯弯曲曲的路在彝语也叫朱苦拉。
这里种出的咖啡品牌也叫朱苦拉。
哦,我们怀着追寻中国第一棵种植咖啡树的奇想,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在金沙江边走进了似梦非梦的朱苦拉。
宾居的文庙武庙
在一片纵横交错的古建筑群里,我还真分不清文庙武庙的东南西北。
庆幸还能看见“文革”后劫后余生的古建筑群,精心的修旧如旧,虔诚地还原历史。
咱老百姓的历史,就在我们抬头可见的一幅幅壁画中;咱老百姓的文化,就在那文庙武庙的飞檐斗拱和门楣的透雕里。当民风民俗像水一样流淌在乡里乡亲的心里时,文庙武庙的时空坐标就在咱老百姓的心坎上。
用宾居的山川风貌,把文庙武庙的容颜重新韵染一次,让它容光焕发再次找到历史的自信。
用宾川的淳朴人文,把这片古建筑群的历史再捋一捋,让几百年的有序传承在我们手里相续下去。
走进宾居的文庙武庙,我们走进了汉文化共有的历史;参观完走出文庙武庙,我们依然回味宾川的特殊文化背景。
壁画讲述的是传说历史;浮雕故事演绎的是民俗历史。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也将走进历史。
我们的子孙后代需要历史。
华侨庄园速写
这里就是你的故乡,你的骨子里就不曾有过他乡是故乡。
祖祖辈辈的梦想今天在你的手里实现了,你没有辱没华侨的名字。
我走在你身旁倾听你如数家珍的讲解,感觉到了你自信而生的沉稳大气。几多品种葡萄的炫目,就是你们世界各地的风雨兼程么?欧洲的引种,以色列的滴灌,美国的植物营养液。在这宽阔的葡萄生产车间里,我认识了世界先进的现代农业。
你说起了你父亲的父亲的父亲,回味了你家在他国艰难创业的几代人。现在好了,不堪回首的日子已经远去,你带着树叶的树叶的树叶,飘回了只属于中国人的根。
你笑指远处敞亮在花海里的一幢幢小洋楼,那夕照里最西边的一幢就是你的家。
宾川的葡萄熟了
不好意思,我在葡萄架上悄悄摘了一颗葡萄放在嘴里。看见满眼的葡萄,我早已馋得流口水。
十八万亩葡萄柑橘种植,十八万道农民脱贫致富通向幸福的门。洞开的宾川山山水水,漫延的果乡葡萄沃柑。车拉人扛的丰年喜庆,嘻嘻哈哈不经意就撞你个满怀。
蹲下身去细数葡萄田的垄数和株数,亩产几万元的天文数字惊呆了所有参观的人。
“美人指”葡萄被宾川人赋予了太多的想象,天边的那道彩虹应该就是她真实的指向。
“维多利亚”葡萄像串串绿色的珍珠,串起了宾川通向世界市场的绿色大门。
“红提”葡萄像天下女子留在葡萄架下的唇印,她们用香唇亲吻天下到来的嘉宾。
微熏在风信如期的葡萄絮语里,感受一方水土变了思路,就可以养育不一样的一方人。看,他们开着轿车去田间地头摘送葡萄,打心眼里以最高礼遇送走他们的亲人。
哦,宾川的葡萄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