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 魂

2017-11-14魏艳琳

散文诗世界 2017年8期
关键词:有形散文诗诗意

魏艳琳

香 魂

魏艳琳

源于一场大自然的风暴,以及之后漫长岁月的侵扰,最终在它身上留下了厚重的伤痕,如茧。

黄绿墨耳(菌)从它的伤口入侵,于它体内纠缠与撕磨,犹如精卵的重合,创生出另一个天然的物种,成为大自然的神奇馈赠。

——她是沉香。

外在的沧桑成就了她内在的高贵。越高贵的事物越能将自己沉入水底。她不想沾染一丝尘世的烟土,她只愿飘缈在红尘之外。因为她是香中之王。

剥离了树的依附之后,她便成了自己。有了香的魂灵。

一切都需要沉寂下来,她才会袅袅而至。它似乎有形,然而无从循迹。你只能从它幽幽掠过的丝缕芳魂去捕捉它若即若离的香踪。此时,她已非木、非火、非烟、非气——既非实有,亦非虚无,她似人生的一段演绎,又空空如幻梦一场。恰如佛家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宋人有“鼻观”,品香“犹疑似”——即“香”于似有似无之间,其灵动与虚实之美,亦与禅宗“说一物便不中”的境界不谋而合,即借有相之香,因物证心,反照自性,超然物外。

短短的一柱香,诠释了生命的全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生到灭、从灭到生。

——万物虽有形,一切终虚枉。如香。

然而一切自然生物皆有魂。从火苗点燃了香的生命源头那一刻,香开始了她的灵魂之旅——

起初,香是一位清纯的少女,淡雅而恬静,她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燃至中梢,香渐渐浓郁,宛如丰韵少妇,幽远芳馥,沁人心脾;香将之尽,如知天命,黯然消魂,却已蚀入骨髓,久久挥散不去……她燃尽了生生世世,燃尽了恩怨情仇,灰飞烟灭之后是永劫不复。

伊时彼刻,一瞬已是千年,天人就此合一。恰如东坡诗: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香魂不散,血脉不断。不应叹西风东渐,古风难逢。香魂邀你入境来。

(选自《湖州晚报》“散文诗月刊”2016年11期)

[陈志泽 赏析]

魏艳琳的这一篇好散文诗《香魂》运用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把对于寻常可见的香的观察、发现与挖掘得很是动人。

议论入诗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作者勇于进取,“无限风光在险峰”,作品的风采焕发出来。我们来读这一段:“它似乎有形,然而无从循迹。你只能从它幽幽掠过的丝缕芳魂去捕捉它若即若离的香踪。此时,她已非木、非火、非烟、非气——既非实有,亦非虚无,她似人生的一段演绎,又空空如幻梦一场”。这是充满辩证法的对于香的精彩评述,不能不佩服作者对于香的深刻理解、感觉和繁富的、有张力的艺术呈现。“你只能从它幽幽掠过的丝缕芳魂去捕捉它若即若离的香踪”,这是非常微妙,非常富有诗意的描写,别具艺术感染力与诗美。

散文诗的叙事也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不少作者害怕削弱诗意不敢问津,而魏艳琳的《香魂》却以叙事取胜。作品关于香的“灵魂之旅”的叙写十分精彩。作者用了“清纯的少女”和“丰韵少妇”的比喻与演绎恰切而生动,“她燃尽了生生世世,燃尽了恩怨情仇,灰飞烟灭之后是永劫不复”是思想与哲理的升华,给予读者不止是对于香的认识,而是对于生命的理解、人生的感悟了。“灰飞烟灭”的表达特别妙,既是焚香结局的形象概括,更是人生终极的带着悲情的断想。

作品将香的来源、生成,以及有关的知识、作者自己的发现与体验的叙写与议论,错落有致地融合、展开,将思想内涵熔为一炉,达到浓郁诗意与深刻哲理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我要着重推崇的是作品难得做到的飘逸美,这是许多过分诗化的散文诗做不到的。《香魂》是凭借语言的提炼与节奏的把控,形成张弛有度的抒写取得的。例如“源于一场大自然的风暴,以及之后漫长岁月的侵扰,最终在它身上留下了厚重的伤痕,如茧”很简练的一句话,将香的身世叙说得紧缩而有诗意、有跳跃,末尾“如茧”二字是补充,显得活泼。作品中这个特色比较突出,加上细节的选取与融入,在整体上就取得很好的飘逸效果了。

从“短短的一炷香,诠释了生命的全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生到灭、从灭到生”,可以读出作者对于人生哲学的诠释,这是作品的题旨所在。

猜你喜欢

有形散文诗诗意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冬日浪漫
未定义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