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火山情人》中的“火山”

2017-11-14邢兵兵

世界文学评论 2017年2期
关键词:桑塔格那不勒斯骑士

邢兵兵

解读《火山情人》中的“火山”

邢兵兵

苏珊·桑塔格在西方以批评理论闻名于学术界,被誉为“新知识分子”和“美国公众的良心”,是当代美国文化界出类拔萃的批评家兼文学家。《火山情人》是桑塔格于1992年创作的第一部以历史真实事件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火山”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是一个重要的象征物,以一种气势磅礴的形式贯穿于整部小说中,这种效果不仅与其雄伟壮观的外表形态有关,而且来自于它与主人公命运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火山的变化活动及其对主人公的影响,并以此探求火山的本质及其被赋予的三种象征意义:荣耀的象征、情人的象征与革命,揭示火山与主人公命运的密切关系,从而为解读文本提供更为条理清晰的依据。

《火山情人》 象征 荣耀 情人 革命

Author: Xing Bingbing

is from th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pecializing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苏珊·桑塔格不仅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也是西方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当代女性作家之一,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桑塔格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对《火山情人》(以下简称“《火》”)的创作,并认为这部小说“远远胜过她的其他小说”。《火》是桑塔格创作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其情节取自历史史实:18世纪末英国驻那不勒斯公使威廉·汉密尔顿与他的夫人埃玛以及埃玛的情人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之间的情感关系,其中涉及法国大革命背景下那不勒斯共和派革命和民众暴乱,展现了革命期间动荡不安的欧洲局势。在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创作蓝本的同时,桑塔格在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评价,“小说题材尽管是18世纪的,但它却是现代的,因为她把大量自己的东西注入到小说之中”,借历史故事演绎人生的百态。《火》一经出版,便入选美国畅销书排行榜,受到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作出阐释:或运用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分析《火》的叙事时间;或从文化诗学的角度分析《火》在当代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复杂关系;或深入解析火山与主人公之间的互喻。无论从哪种研究视角,学界对《火》都倾向于在一个相对单一的层面上做总括性的评价,本文则通过抽取“火山”这一贯穿全文的象征物,深入剖析火山与主人公命运丝丝入扣的关系以及火山在小说的三种象征意义,为读者展现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为解读该文本提供更为条理清晰的依据。

《火》这部长篇小说涉及到多种文化领域,包括“道德与美学、理智与宗教、民主与王权的相互关系。而处于中心的就是维苏威火山——一个过于武断的比喻”。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象征物,火山的意义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更具体地说,可以从“火山”在小说中出现的频率和分布面中得到答案。“火山”在文中出现频率超高,几乎分布在小说中的每个章节中,可以说是贯穿了整部作品,这么高的出现频率和分布面足以产生整体的象征意义。

一、火山:荣耀的象征

在《火》这部长达400多页的长篇小说中,维苏威火山的出现往往与主人公威廉·汉密尔顿骑士(以下简称“骑士”)息息相关。桑塔格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描述骑士与火山的相关活动,而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骑士对火山的关注面面俱到,究其原因:火山之于骑士,是荣耀的象征。在《火》中,桑塔格通过“火山”这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荣耀”这一抽象的概念,使其达到了具体化、形象化的效果。

收藏品的贵重稀有程度是衡量其价值的重要尺度,骑士作为一位痴迷的收藏家,一名英国驻那不勒斯公使,身边不乏价值连城的画作古玩等收藏品。每次回英国,骑士都会借机从那不勒斯带回他收集的大多数珍宝,拍卖成钱——“一个不太体面,却又必须的副产品”(24)。但是,收藏家不止骑士一个,骑士所有的收藏品都可能以拍卖或赠送的形式成为另一位收藏家的藏品。火山却不同。对于痴迷火山的收藏家们来说,攀登火山、收藏岩石是艰巨的任务,攀登的艰难吓得他们魂不附体,对它可能带来的伤害惊恐万分:

“……从远处看似激流的东西是一片不断奔涌而来的黏黏的黑色、红色岩浆,是一堵堵向前推进的墙,它们刚刚还竖立着,可转眼间便令人战栗地轰然倒下,投进前面奔涌的溶液之中:冲进、吸入、吞噬、彻底冲散房屋、汽车、货车、树木,一个又一个。”(7)

攀登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所存在的危险显而易见。而在骑士看来,登山的困难或者随之而来的种种危险并不可怕,相反,在维苏威火山快要喷发的时候,他去这个“地狱之口”的次数会更加频繁,以便从滚烫的裂缝中收集盐和硫磺以及独具特色的火山岩石,冷却后做成熔岩标本。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让那不勒斯变成了旅游胜地,所有游客都希望能跟随骑士去一探死亡之城的究竟,但在登山过程中,骑士大胆向前,其他游客却不得不由导游用皮带牵引着。在这种鲜明对比下,骑士的胆识与勇气得以凸显,让他被更多的人所知,其中包括诗人歌德。歌德特意拜访骑士,参观他收藏的火山画作和岩石。因此,就火山而言,没有哪一位收藏家会比骑士更有发言权。所以名人们与他来往时会特意送他火山岩石,所以只有他才有资格在皇家学院宣读研究火山爆发的论文,并出版两卷火山信札,他将书籍免费赠送给皇家学院或国家图书馆。另外,骑士频繁地观看火山的动态,把获得的硫磺和盐献给皇家学会,或等待火山喷发的时候去收集大批各式各样的火山岩石,并自费将它们远从那不勒斯运往不列颠博物馆,供人们免费欣赏。这是骑士引以为傲的壮举,因为“他只将火山作为一个礼物,为了他的荣耀,也为了火山的荣耀”(30)。

可以说,由于骑士的壮举,维苏威火山的名声得以宣扬,得到世人的游览与瞻仰,而与此同时,维苏威火山也带给骑士无上的荣耀:皇家学会祝贺他在“那个怪物”完全喷发的状态下那么近距离观察的壮举;收藏界人士争相收购骑士以火山景色为主题的一系列画作;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后视骑士为贵宾,给予他“任何其他全权公使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宠爱”(24),骑士因此成为那不勒斯最显要的外国居民。与火山相关的冒险活动让王室成员和收藏家们领略到骑士的勇气与胆识,而与火山岩石及画作相关的收藏活动则让他们见识到骑士的艺术修养与儒雅性情,骑士因此得以名声大振,不仅被冠以优秀外交官和收藏家的名号,还被称为“绅士鉴赏家和业余科学家”。正如骑士在临终之际所思考的那样——“我因为这座火山而被世人铭记”(402)。

二、火山:情人的象征

纵观《火》整篇小说,其故事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都与维苏威火山有着丝丝入扣的联系。火山在给予骑士以荣耀的同时,也给骑士以激情与安全感,从而成为其“情感诉求的场所”。雄伟壮观的火山,仿佛具有了生命,成为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而正如小说题目所指涉的:火山在骑士的生活中扮演着“情人”的角色。

《火》由四部分组成,骑士与凯瑟琳的故事集中在小说的第一部分,纵观这一部分的内容,骑士与其妻子凯瑟琳交流的内容所占篇幅极少,大多内容是骑士对于收藏的趣味和攀登维苏威火山及收藏火山岩石的热情。

“他们结婚十六年了,一直没有孩子。

和众多痴迷的收藏家一样,骑士天生就是一个单身汉,如果他娶了彭布鲁克郡的一个富有乡绅的独生女,是希望他一身戎装随波逐流了十年之后开始的政治生涯获得经济上的支持,这个理由可不充分……一个充分点的理由是:它带给他购买画作的款项。”(21)

骑士结婚16年没有孩子,但他并不觉得遗憾,归根究底,骑士是为了经济上获得支持才有娶妻的意愿,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意愿“有点违背他的本意”。妻子凯瑟琳卑躬屈膝地爱着他,却感觉像是爱着“不能拥有的东西”,在这样的感情困境中,凯瑟琳最终与骑士的远房亲戚产生了感情。在外人看来,骑士是个溺爱妻子的好丈夫,但两人的性格、兴趣、处世态度以及身体状况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骑士的内心深处,他“不憧憬,也不期盼两人尽量多地待在一起”(2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骑士将维苏威火山视为“一个深爱的人”。

长期以来骑士一直迷恋于对维苏威火山的占有,只有在同“她”的接触中, 骑士才真正感受到自我的存在。骑士迷恋火山,可以说是一种科学兴趣,同时也是一种美学兴趣:在骑士看来,火山喷发带来的不是浓烟滚滚的天空,而是一幅由火红的石头构成的火树银花式的美丽景象。苏珊·桑塔格在谈话录中曾提到:“把自然说成一个美学范畴很有道理。你一旦谈论起你对树木、山脉、山谷和落日的思考中获得愉悦,那你就是在把自然当作一件艺术品或艺术形式了”(戴维13)。骑士正是把火山当作一件艺术品,把火山喷发当作一种艺术形式,才会对火山如此欣赏、迷恋。夜幕降临的时候,骑士时常在乡间别墅的露台上观看那壮观的景致,但观看不能满足他对火山的热情,“他想离火山再近一点”(28)。为了近距离地感受“她”,骑士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火山,爬上沸腾并随时可能发生小规模爆发的火山,他有种“美环绕着我,我让自己被美环绕着”(396)的感觉,比在任何别的地方都要安全。火山的爆发力对于骑士来说是一种掌控世界万物的力量,接近火山,正如接近一种能够决定世人命运的力量,带给他“一种本体论上的安全感形式,一种以宁静的心情观察世界,并袖手旁观世界上的暴力的方式”,正是在这种美感与安全感的引诱下,骑士对火山产生如情人般的迷恋和依赖,有时甚至花费整个晚上都待在山坡的一侧,感受“火红的熔渣像船一样在嘶嘶作响的液态金属上面漂浮而过,液态金属在距离仅有二十码远的地方瀑布似地落下”(29)的刺激而壮丽的景象。

除此之外,火山也带给骑士情人般无限的激情。在收藏界,骑士热衷于收藏古玩名作,被称为“画疯子”,而骑士对于火山的兴趣“比为画作的疯狂更加疯狂”(26),其痴迷程度远甚于收藏。对骑士来说,“每一种热情即是一座旧火山的新火山口”(396)。火山成为他沉思冥想的对象,并诱发了无畏的冒险活动。他一次次地攀登火山,在因此差点丢掉性命之后仍然乐此不疲,他眼中的火山“美的成分多于令人恐惧的成分”(90);他在书房甚至餐房都布置上以维苏威火山喷发为背景的水粉画或火山岩,以便时时观赏;他特意去城郊的硫磺地,在死火山的火山锥形成的湖中沐浴,用身体感受火山的温度;他甚至担心自己有时错过关于火山的动态,委托人去记录并画下这座山的各种姿态与状况。骑士生性冷酷,对人缺乏信心,却成了火山谦卑的情人,对其充满激情与占有欲。在与火山的接触中,骑士摒弃一切外在的危险因素,“情人与物品的关系消灭了情人世界以外的一切”(255),骑士“把一座山当作一个深爱的人”(31),荒凉的洞穴、黑暗的岩穴、炙热的岩石、裂缝、悬崖,这些在外界看来充满危险的事物,对骑士来说都独具魅力。火山这个传奇般的威胁物,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据为己有,骑士却通过对其面面俱到的关注,成为众所周知的“火山情人”。

三、火山:革命的象征

在《火》这部长篇小说中,除了骑士与其两位妻子的感情线外,法国大革命背景下的那不勒斯共和革命则是另外一条清晰的主线。革命爆发前后的社会动态与火山爆发活动相呼应,从而使火山与革命之间构成完美的象征意义。“桑塔格有意以火山渲染革命的本质,在她眼里革命成了非理性的杀戮,慈悲与怜悯都是远离人类本性的奢侈品。”

那不勒斯革命前,骑士作为英国驻那不勒斯大使,在收集藏品关注火山的同时定时参加一些王室活动,生活平静惬意。与此同时,维苏威火山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喷发的次数与强度均有规律可循。革命爆发前夕,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英法两国的矛盾有所激化,骑士在那不勒斯的地位变得无足轻重,而维苏威火山则变得桀骜不驯,激烈的喷吐、吞噬之后,又沉入昏睡之中,如此反复无常,火山的异常活动与社会的动荡相辅相成,衬托出不可阻挡的时代变化:

“那个冬天整个那不勒斯出奇的冷,铺满火山岩的街道上的雪好几个星期都没有融化,火山也被积雪覆盖。落下的冰粒和灼热的灰具有同样的摧毁性。那不勒斯好几万这些异常现象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真相,它们还是即将发生的一场灾难的标志、等同物和预兆。”(176)

最终在1794年6月,维苏威火山以“骑士从未见过的强烈程度”爆发,与此同时,历史与自然音和律谐,革命的熔岩随之喷发:

“像大风,像暴雨,像火灾,像地震,像泥石流,像洪水,像正在倾倒的树,像咆哮的洪流,像裂口的浮冰,像潮汐,像海滩,像爆炸,像盖子被炸开,像烈火,像蔓延的枯萎病,像正在变黑的天空,像大桥垮塌,像大地开裂,像火山喷发。”(177)

火山与革命之间象征意义的构成除了体现在小说中火山的喷发与革命的发展相对应外,还体现在两者所带来的后果方面。火山用致命的力量之波蹂躏并永远改变了地貌,摧残了生命,毫无怜悯可言。而正如火山一样,革命带来的动荡与后果同样是毁灭性的。对于骑士来说,作为一个收藏家,骑士拥有的财产都是投资在旧政权下的,革命对他而言意味着留在那不勒斯的收藏将会被洗劫一空;革命爆发前夕,骑士将自己收集的火山岩石连同珍稀古玩用军需船装载,企图托人运回英国,船只在锡利群岛遭遇风暴失事,骑士的藏品尽数被淹,这对骑士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骑士曾将火山当作“一个深爱的人”,最终却因革命的爆发而不得不离开他心仪的维苏威火山,并以悲剧的死亡告别了带给他“智性快乐”和“思考的自律场所”。

革命不仅使骑士遭受巨大损失,对于整个那不勒斯王国而言,革命带来的动荡也是巨大的。革命的战火将要燃烧到那不勒斯时,那不勒斯国王弃自己的子民于战火而不顾,携王室成员及显要重臣出逃;在革命中,没有仁慈可言,胜利的一方出于各种目的对失败的一方展开杀戮,胜利者“把自己变成了一种自然力,就如同火山一样不为怜悯所动摇”(342);革命引起民众骚乱,骚乱释放了人类狂暴的原始本能,穷人对富人开展种种报复,将仇恨宣泄得淋漓尽致;革命后期,那不勒斯国王成功镇压革命党,但杀戮并未停止,多数革命党人被处以绞刑,“整个那不勒斯王国依然处于一片恐慌之中”(245)。因此,革命发生的日子里,以火山为主题进行创作的人几乎都在画它喷发的场景,“对革命党人和欧洲各国吓坏了的统治阶级来说,似乎没有任何其他画面比火山喷发的画面更适合于描绘法国正在发生的情形了”(177),桑塔格以火山象征革命,凸显其冷酷无情以及所带来的毁灭与灾难程度之大。

《火山情人》作为一部连接那不勒斯革命前后数十年历史的长篇小说,内容丰富,篇幅宏大,主题多样,因此在理解及探究其意义及主题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正如保拉·斯潘所言:“全国的批评家和买这本书(指《火山情人》)的人都挠头不知所然。”而火山作为贯穿《火山情人》这部长篇小说的主线,在整部小说中起到串联的作用,同时在桑塔格笔下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将荣耀、情人、革命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复杂情感与事理浅显化,在小说情节构造、人物塑造与主题表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意境。

注解【Notes】

①自苏珊·桑塔格:《火山情人》,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Susan Sontag, a outstanding critic and writer in American, known as the "New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science of American Public", is famous for critic theory in western academia. Based on the events in history, Sontag completed The Volcano Lover in 1992.In this novel, the volcano, as an important symbol, runs through the whole in the form of great momentum. The effec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its majestic form,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cano and the protagonists. In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activities of volcano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tagonists in the novel,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volcano and its symbolic signi fi cance: honor, lover and revolution, and reveals the connection of volcano and the fate of the protagonists to appreciate Sontag's unique writing technique in this novel, and provide the well-organized and coherent basis in interpreting The Volcano Lover.

The Volcano Lover symbol honor lover revolution

邢兵兵,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英美文学。

作品【Works Cited】

[1]Carl Rollyson and Lisa Paddock. Susan Sontag: the Making of an Icon, New York & London: W.W.Norton &Company Ltd,2000, p.285.

[2]Liam Kennedy. Susan Sontag: Mind As Passion,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20.

[3][美]戴维·里夫:《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姚君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92页。

[4]Liam Kennedy. Susan Sontag: Mind As Passion,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5, p.121.

[5]王予霞:《文化诗学视野中的〈火山情人〉》, 载《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第39页。

[6]王秋海:《重构现实主义——解读桑塔格的〈火山情人〉》,载《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第30页。

[7]Leland Poague. Conversation with Susan Sontag,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5, p.261.

Title: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Volcano" in The Volcano Lover

猜你喜欢

桑塔格那不勒斯骑士
美国文坛多面手苏珊·桑塔格:传播·评介·思考
——王阳明《月夜》覆议
严肃与自由:苏珊·桑塔格文学评论分析
朝见那不勒斯,夕死可矣
那不勒斯之水
那不勒斯万岁
桑塔格的自我激励
多少级楼梯
只爱穷骑士的姑娘
苏珊·桑塔格:小城姑娘的“命运武器”
New Enem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