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塔格的自我激励

2015-05-19乔纳森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桑塔格野心脑子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摄于1999 年)与她的文集《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

读《心为身役》是一次极好的理解什么叫“解释学循环”的机会。也就是说,只有那些之前对苏珊·桑塔格的作品、生活相对熟悉的人,才能从《心为身役》中读出意味来,而他们的新体会,反过来又会加固、深化他们此前的理解。至于那些原本不了解桑塔格的读者,他们恐怕很难从这些信笔涂抹的创作札记、颠来倒去的情感记录和不无抵牾的思考记录中获得特别有益的东西。事实上,那无异于毫无准备、不带地图就钻进深山密林里探险。

《心为身役:苏珊·桑塔格日记与笔记》涵盖的时间段为1964到1980年,这是桑塔格写作生涯的黄金期,或者我们残忍一点说,是桑塔格写作生涯的全部,因为她此后的所有文字都不过是这一阶段微弱的回声而已。在这十几年里,她出版了五部论著、两部小说;拍了三部电影;交了相当多的男朋友以及更多的女朋友;得了一次癌症,治愈了一次癌症。任何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或许都不会说这是一段虚度了的时日。

可是,在桑塔格自己看来,事情就是另一个样子了。1968年之后“有整整四年,我基本上都没写过东西。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忙着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第一次危机是写作危机,第二次危机就是在1975年的癌症危机。在她的病榻日记中,反复写着“癌=死”。

很难说桑塔格真正从危机中解脱出来了。写作危机,在桑塔格的生命中,是过于频繁出现的主题。最终,事实是不是这样:桑塔格在与写作的缠斗中落败了?我们可不可以说:她的《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样式》、《土星座下》、《重点所在》、《同时》是一个精彩程度递减的过程?至于癌症,这个人性的、太人性的话题是否也存在那种可能:经此一役,桑塔格存活下来了,但是换了一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自然,《心为身役》一书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考证生平,可以挖掘私隐,可以对照作品,可以代入情感,可以据以沉思,可以借机偷师。不过,无论如何,把《心为身役》看作桑塔格对抗危机的记事簿比当成桑塔格总结思想的警句集要有意义一些。因为桑塔格对我们而言,越来越不像一位文体大师,而像是一个动作英雄了。

在我看来,《心为身役》的核心问题,是自我定位、自我期许、自我激励的问题,而其他的一切都不过是附丽的,甚至是障眼法罢了。她在笔记中写道:“我野心不够大。”其实,“野心不够大”跟“野心很大”是一个意思:正因为自己“真正的”野心很大,才觉得当前的自己野心不够大。桑塔格的潜台词是,当前的野心是配不上她的。

她真正的自我定位如下:“在每个历史时期,作家都有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他们已然成名,在操同一种语言的同时代人的写作中成为参照点。第二梯队:国际性的——他们在欧洲、美洲、日本等地成为他们同时代人的参照点(比如本雅明)。第三梯队:他们成了多种语言中一代又一代人的参照点(比如卡夫卡)。我已经身处第一梯队,就快被第二梯队接纳——但愿能起到第三梯队的作用。”

1978年5月,她已形成了对自己的认识,而这个认识几乎等同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她处于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之间,在第二梯队中所占份额尚不稳定,当然,第三梯队中完全没有她的位置。

如果说她在45岁时的自我定位是极其准确的话,那么她其实也很清楚,地位这东西,是永远处于动态之中的。没有谁在他活着的时候获得了豁免权,可以不被人抽走他屁股下的椅子。也许《心为身役》带给年轻人的最大启示就是:不管你身处多高,还是要往上爬的。

40多岁、埋头写小说的桑塔格在笔记中写道:“记住:这可能是我成为一个一流作家的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两年后,她又写道:“如果我因为害怕成为一个糟糕的作家而无法写作,那我肯定就已经是一个糟糕的作家。至少,我会一直写。”

在这里,没有任何神秘的东西,只是一个写作者在为自己打气而已。桑塔格写道:“我身上最美国化的地方,就是我对彻底改变的可能性的信心。”这句话很能概括桑塔格之为桑塔格。她总说,在文化上,她认同的是欧洲,可是在这一点上,她却是典型的美国人了,她相信改变是可能的。改变不仅可能,改变还是骄傲的来源。

1978年,桑塔格接受《滚石》杂志记者乔纳森·科特的采访,留下了一篇堪称最有价值的桑塔格访谈记录(中译本《我幻想着粉碎现有的一切:苏珊·桑塔格访谈录》)。在这次访谈临近结尾时,桑塔格说:“我认为是我自己创造了自己,这是支撑我工作下去的幻觉。”注意这里的“幻觉”(illusion)一词,它的意味并非“虚幻”,而是一种错觉、一种执念。

事实上,桑塔格一直以来是幻觉的抵制者。在笔记中,她写道:“我13岁时订了条规矩:不做白日梦。”好的评论家,总是直面现实的人,你必须让现实的丰富、现实的残酷逼近眼前,凝视那丰富与残酷,你才能有所评论,你的评论才有意义。既然桑塔格是“反幻觉”的,那她为何又需要一个“幻觉”来支撑自己呢?我们要运转下去,要完成自己,那么就不妨在心中抱持点什么,哪怕我们自己都认为它是“幻觉”。这个“幻觉”不是别的,只是一种让轮子保持转动的方式。

世人对桑塔格最普遍的评价,是说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可她自己说:“我的脑子不够好,不是真正一流的。”这一说法包含一定真理的元素。你的脑子永远不会好到让你满意的程度。哪怕有朝一日你像桑塔格那么聪明了,你还是会嫌自己的脑子不够好的。所以,这是一种限制,同时又是一种解放。既然对脑子好的要求是无止境的,那我们也就不去指望它了。我们现在有什么,就从这儿开始;我们现在有多少,就从这些开始。

严格说来,在古今才智之士中,桑塔格的确不算脑子特别好的。她自己抱怨,说跟女友混久了,哲学书好像都变得难读起来了——尽管,我们简直可以说,她从来不怎么懂哲学的。可是,这也都不要紧了。我们要把话颠倒过来说:对于你能做的事,你的脑子总是已经足够好了,端看你去不去做。

其实,此类想法,也正如桑塔格所说,是她身上“美国化”的地方。所谓“美国化”就是一种“幻觉”,但它不是一种坏的幻觉,它是一种相信——不是相信自己一定做得到(因为那只有上帝才知道),而是相信“做得到”这三个字是从“做”字开始的。去做了,才打开一片可能性的空间。

这样说起来,《心为身役》很像是一则励志故事了?既是又不是。说不是,是因为桑塔格到底做到没做到,对我们来说,还悬而未决!或者,更严厉一点说,我们认为她没做到。

桑塔格对成为公众人物的文人曾有过一番评价,她对乔纳森·科特说:“但那些人作为作家就毁了。我觉得这对一个人的作品来说意味着死亡。可以肯定,海明威或杜鲁门·卡波特这样的作家如果不成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作品还能更上一层楼。你必须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如果桑塔格不成为公众人物,她的作品还能更上一层楼?这么讲,总归太轻巧了。我的看法倒毋宁是这样的:《心为身役》算不算一则励志故事,不取决于主角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就像我们读《老人与海》看重的不是最后有没有把鱼拖回岸上。桑塔格是成功里有失败(作为公众人物成功了,作为批评家失败了),失败里有成功(历史地看,作为文本的存在失败了,作为人的存在成功了)。《心为身役》作为一出人的可能性的悲剧,自有一种慑人之美。

猜你喜欢

桑塔格野心脑子
野心
重新发现苏珊·桑塔格
姚君伟:用一生履行对桑塔格的承诺
出生入死的桑塔格
小车辙里的大野心
人退休不能让脑子也退休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这个时代的女孩成功需不需要野心?
用脑子
晋能的光伏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