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叙事与场景还原
——评陈水云教授新著《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
2017-11-14沙先一
沙先一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历史叙事与场景还原——评陈水云教授新著《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
沙先一
(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新世纪以来,关于现代词学史的著述已有多种,或从历时性的视角关注现代词学的发展进程,或从共时性的层面探讨现代词学的状貌与学术特征,这些著述对我们认知理解现代词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不过,现代词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即词学如何完成转型?现代词学与传统词学是什么关系?一直以来未能得到系统深入的探讨。陈水云教授《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很好的探索与开拓,可谓是“词学研究领域第一部探讨古今演变、新旧转型的专著,深具开拓性与方法论意义”(王兆鹏《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序)。
一 主题:现代与传统
《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以弘通而细密的学术眼光审视词学的转型过程。陈水云教授的词学研究一直体现着弘通的学术视野,早在他的《明清词研究史》中,便将传统词学与现代学术贯通,将明清词的“当代研究”与“历时态研究”相结合。在对明清词学做了系统精深的研究之后,他又将目光转向现代词学,聚焦于词学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问题。
《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从“清末四大家”开始着笔,将现代转型的背景与师承做了线性的描述与勾勒,然后自然转到“彊村派”。作为晚清的最后一个词派,“彊村派”将有清一代的词体创作与词学研究推向巅峰,也是千年词学最后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彊村派”依然要求“柔厚”之主旨与“幽约怨悱”之情,遭到了南社内部“革命派”与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攻伐,即便是作为彊村词学传人的龙榆生,也指出“彊村派”在创作上存在危机。因此,当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面世之后,其中包蕴的现代理念无声地洗礼了传统词学,现代词学开始悄然生长。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也由此拉开了帷幕,现代词学的转型集中于1908年到1949年之间近40年的时间里,是“旧词学”与“新词学”互相碰撞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以上海、北京、南京三地为中心,形成了“东方文化派”“新文化派”“学衡派”三大思想流派,分别以《东方杂志》《新青年》《学衡》为阵地,三家争鸣中,现代词学在渐次而有序地发展着。
该书的第一章讲述现代词学的新旧交融,陈水云教授将中国词学视为一个主动的主体,是中国词学在适应新语境并且做出改变,“扬弃传统,走向现代,从对立走向融合”。本章是全书的总论,章节之中处处可见点题之语:“传统词学现代观念的思想延续”“传统词学资源的现代价值”“师承谱系与学术创新”。第二章“大家经典的魅力与影响”,以朱祖谋、王国维和胡适三家为例,因为这三家正好代表了词学转型中三种重要力量。第三章以江山刘氏、德清俞氏、新会梁氏为个案,探讨词学家族由传统而现代的转型。第四章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与无锡国专为例,讨论现代高等学府的词学师承与转型嬗变。第五章以民国词社为中心,探讨文学社团流派的观念更新。第六章、第七章又分别以王蕴章、刘永济、任中敏、龙榆生、孙人和、赵尊岳、叶恭绰、赵万里为个案,探讨现代词学家的思想与方法,或重于词学体系的建构,或重于词学观念的建树、或重于词学研究方法的总结、或重于词学文献学的创立、或重于词学鉴赏之学的建设,等等,呈现了词学由传统而现代的丰富而复杂的样貌。在这些章节中,作者无处不在思考、探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真正将“转型”贯穿其中,用丰富的历史细节,多层面地呈现出词学的现代化轨迹。正如王兆鹏先生在该书序言所指出的:“他关注的不是现代词学史是什么样态,而是词学史是怎样形成这种样态的。简言之,他要追问的是how,而不是what。”
二 角度:世家、大学、社团
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是在晚清民国以来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的,这一时期又是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新思想与旧观念碰撞融和最为激烈的时期,词学的现代转型在社会与历史观念的裹挟下,或隐或显地艰难行进着。如何才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系统清晰地考索探究词学的现代转型,的确是个十分困难的话题。对此,陈水云教授转换视角,拓展新的研究路径,从词学世家、文学社团和现代大学三个方面入手,将转型的大趋势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与阶段的细微转变上,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展现出动态的历史进程。
陈水云教授对中国词学思想、词史与词学发展史都做过专门的研究,因此,本书撰写之前,他不仅有时间上的累积,更有学术上的沉淀,使得他在架构本书时足以用全局的眼光,洞察词学现代转型的宏观动态与微观细节。陈水云教授选取江山刘氏、德清俞氏、新会梁氏三个文化世家,呈现出现代词学转型在一个世家内部的微型缩影,揭示了从文学世家走出来的词学家,如何扬弃厚重旧学传统,实现现代学术意识与学术观念的转型。而这种转型又是与现代大学教育密切关联,刘毓盘、俞平伯、梁启超都曾有任教现代大学的经历,如刘毓盘在北京大学讲授选修课程:“词”与“词史”。“词史”偏重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知识谱系的传授,而“词”则重在于词体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两门课程中所体现的正是新学与旧知的结合。再如新会梁氏,康有为是梁启超的老师,康与晚清四大家的王鹏运、朱祖谋皆有交往,梁启超的思想间接地会受到王、朱二人的影响,所以梁启超对于常州派的词学思想是持认同态度的。梁启超虽出身寒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大族,但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对子女的成功教育,使自己的家族发展成为新兴的文化家族,将其“带到近代中国社会的最前沿”。从指导其女梁艺娴编选《艺蘅馆词选》开始,到对常州派的追随与对辛词的推崇,梁启超构建起自己的词学体系,即将“情感”与“意境”完美融合,这也是其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培养词学接班人的理念。
现代学术的一个重要阵地是高等学府,民国以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之江大学、无锡国专等,是词学研究与大学词学教学的重镇,在中国现代词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水云教授选取了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国专三所高等教育机构,探讨现代大学与现代词学的深度关联,让我们清晰看到当年清华国学研究院词学研究的传承,以及他们对现代词学鉴赏之学的开拓之功;让我们系统地了解了从南高师到东南大学,再到中央大学,现代词学史上“东南学派”的学术承传与在现代词学转型中的历史贡献。与前两者不同,无锡国专是现代教育史上一所颇具特色的私立国学教育机构,现代词学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杨铁夫、胡士莹、夏承焘、徐兴业等都曾在无锡国专留下活动的踪迹,陈水云教授对这一传统书院式教育机构在现代词学转型中的意义做了探究与揭示。
晚清民国以来,带有传统文人结社性质的词社,在现代词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词社既是词人们从事创作的重要场域,也是现代词学转型的重要组织,晚清民国以来的词学家大多都与词社有着密切的关系。该著专辟章节探讨晚清以来词学的发展状况与词社内部新旧词学思想的激荡与交融。
值得指出的是,世家、大学与社团之间关联密切,世家偏重于内部,而大学与社团偏重于外部,是词学现代转型的主要阵地,连接着大家、世家与现代词学家。陈水云教授将各个部分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进而将其中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条分缕析地抽绎出来,足见作者的用功之深与思路之明。
三 方法:历史叙事与场景还原
学术转型是本书关注的核心命题,对于采取何种方法探讨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陈水云教授作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作者在绪论中指出:“过去的相关研究关注的中心是‘是什么’,而笔者将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为什么’上,将现代词学家放在不同的文化语境里分析,探讨现代词学是如何转型的及其转型的路径,它是一种过程研究,或曰动态研究,使我们比较清晰地看到词学转型的内在动因。……笔者希望通过第一手材料的梳理,找到中国词学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与转型的内在理路。”因此,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不同于以往的著述。
首先,本书尽可能地挖掘晚清民国以来的词学史料,搜集历史人物的丰富细节,以史料和细节来还原历史场景与转型过程。陈水云教授从各种人物回忆录中搜罗出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诸如刘毓盘、孙人和等在大学讲课时的情景,让读者在“目睹”民国学术名家之风采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现代词学的诞生过程。历史过程的复原不再依赖多么艰深的理论阐述,而是在对史料的缜密梳理和对细节的清晰勾勒中得到自在的呈现。诚如作者在绪论中所说“与其把太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的建设上,还不如脚踏实地在史料的搜集上多花些时间,新史料的发现会让我们改变偏见”。这种寓历史真实于史料挖掘和历史叙事中的研究方法,对理论至上的研究者来说,不乏警醒与借鉴意义。
其次,本书侧重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历史叙述。作者将不同的词学家还原到所在的具体语境之中,又用现代的眼光来审视其在词学史上的位置,考察不同的词学家在各自生活语境之中对于“当下”的意义。这种还原语境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词学家在词学史上的意义与不足,比如朱祖谋的相对保守性,王国维、胡适词学观念中的不足;又可以看出时代的一致性,即词学的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再者,将不同的词学家通过主题分类归于不同的主题之下,便形成了主题词学史,本书第六章为“思想”主题,第七章为“文献”主题,就是兼顾了词学转型发展的两条主要走向。
综上所述,通过富有新意的主题、角度和方法,本书为我们揭示了现代词学与传统词学的不同,主要在于:1.本质:诗教与美育。与传统词学重视教化不同,现代词学转而关注美感与情趣,使得词的传播与讲授从诗教走向了美育。2.身份:词人与学者。与传统词学研究者多为词人不同,现代词学家的身份则趋于多元,不再局限于词人,而是有了学者与词人的双重身份,并开始从词人转向学者。3.思想:经验与知识。传统词学偏重于学词,是一种经验词学,现代词学则从经验转向知识,注重词学的知识化与谱系化。现代词学用现代化的观念与方法,将知识有序地连接起来,使其具有系统性,也使得知识的传授具有可复制性,降低了词学知识传承的风险,促进了词学知识传播范围的扩大。4.方法:考据与阐释。传统词学偏重于考据之学,而现代词学则在考据的基础上,增添了阐释一翼,注重于考据与阐释的完美融合,即便是考据之学也具有现代性。5.媒介:图书与报刊。在传播媒介上,传统词学多依赖于词籍的刊刻,现代词学则搭载着新颖的传播媒介——报刊,大大加快了其传播速度,增强了保存的安全系数。在以上几种变新之中,传统的词学并没有消亡,现代词学也非平地而起,“正是因为有旧词学的涵养,又有新词学的求变,才形成了融汇新旧的现代词学”。
除了上述启发与收获,我们也会思考,在中国词学经历现代转型之后,今天的词学研究应该如何借鉴当初转型的经验,更好地让词学向前迈进?在词学的现代与当代之间,我们期待着陈水云教授对当代词学的学术演进继续给予思考研究,继续做出优秀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刘庆云
2016-09-17
沙先一(1971— ),男,江苏丰县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词学。
I206.7
A
1006-2491(2017)02-01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