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中的灌浆技术研究

2017-11-13李芬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灌浆技术建设

李芬

摘 要:要想科学地利用水资源,将农田水利的问题解决好,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就要强化农田水利基础工程的建设。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灌浆技术在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灌浆技术

控制农田水利工程这一过程非常复杂,而通过应用灌浆技术,能够有效地保障整体施工的效果以及质量。

一、概述灌浆技术

应用灌浆技术的施工时,采用灌浆设备在缝隙当中注入浆液,让其渗透在缝隙中,隔了一段时间之后,灌注到缝隙的材料就会慢慢硬化而凝固,并胶结于被灌注载体,从而起到抗水以及抗渗的作用。但由于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非常强,再加上灌浆施工这一工程非常隐蔽,因此灌浆及时所选用的控制方式以及灌浆参数能够给农田水利基础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的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应用的灌浆技术。

灌浆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在专业技术设备当中装进预先制备完毕的混凝土混合浆液,向工程的破损部位以及断裂部位灌输,填补漏洞以及裂缝,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的防水能力得以提高,确保更为稳固的水利工程,使其寿命得以延长。灌浆施工技术有非常简单的操作,而且不会受环境太大的影响,再加上使用的是稳定的材料性能,不易失效。另外,由于混凝土是最重要的应用材料,因此不受形状约束,能够在全部的漏洞以及裂缝中得以填充,对多种形状的漏洞进行修补。凝结之后的混凝土不仅耐用还且坚固,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当前,很多农田建设基础工程一般都采用灌浆技术。

二、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中的灌浆技术研究

1.应用岩溶灌浆技术。首先,假如岩溶地段有充填物存在,就应同岩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有效技术实行灌浆处理,花管灌浆技术同高压灌浆技术是最普遍用到的两种技术。在对花管灌浆技术进行采用时,由于岩溶地段有泥沙,就应在溶洞当中插入有孔洞的钢管,这样所构成的人造孔壁不仅能够防止出现塌孔事故,还能够保证顺利地开展灌浆工作。受到较大压力,浆液被摄入到砂土层之后就会挤出砂土层的水分,这样不仅能够使填充物得到压实,还能够完成灌注的目的。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原理即在不冲洗的情形之下,对高压进行利用并且在溶岩当中灌注溶岩浆,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岩溶的抗渗性,还能够保障岩溶的稳定性。其次,当灌浆施工于一些没有填充物且有较大空洞的岩溶地段时,灌浆时所用到的是回填高流态的混凝土,一般对C15混凝土进行选用,并且要控制好骨料的粒径。由于较多地区岩溶发育较深,这时的浇筑应对溜槽以及导管浇筑方式进行采用,这样能够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的情况。灌注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才可再次扫孔,灌注水泥浆。 另外,假如岩溶有着非常大的空洞,那么就要扩大灌浆孔孔径,并在孔内投入四十毫米之内的粒径的碎石,填完孔内之后要灌注水泥浆,灌注完之后的几天就要实行压水处理以及扫孔处理,从而实现岩溶地段处理的目标。

2.应用无塞灌浆技术。(1)钻孔,在进行钻孔的施工过程中,要控制钻孔的宽度和长度。完成钻孔之后,要尽快地清理好孔内残渣,并用水将其洗净,当孔内干燥之后才能灌注浆液。(2)浆液的制备,一般情况下,由外加剂和粉煤灰、水和水泥等材料构成制备浆液。所以在拌合浆液的同时,要严格控制浆液含水量,一般控制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浆液含水。值得注意是,要根据标准来养护制备的浆液,控制浆液抗压强度,并且要控制好流动速度和保水性、可泵性和和易性。(3)将注浆管插入,要选择无缝钢管或者钻杆当作注浆管,在循环灌浆时应把内孔壁间空隙以及注浆管孔隙当作回浆管。(4)灌浆,插入注浆管之后,要尽快地将浆液注入到其中,并借助回浆管开展循环灌浆的工作。(5)提钻,结束灌浆之后,每一段灌注完毕就可提钻,对钻具更换之后就可在其他的灌浆段进行施工,在这个过程当中无需等浆液凝固。通过这样的方式,除了能够使施工时间得以缩短,还能够保障工作效率,从而使灌浆的施工质量得以提高。特别是这一技术有非常好的防渗性能。

三、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的措施

1.对科学工序进行选择。应用灌浆技术进行实际施工时,一般情况下有灌浆施工以及鉆孔施工等两道工序,因此在对科学的灌浆技术进行选择之后,在灌浆的过程当中要将灌浆施工以及钻孔施工的工作做好。灌浆钻孔施工是灌浆施工技术的首要步骤,因此要实际的钻孔施工当中,应严格地按照施工的要求以及规定来开展灌浆孔钻施工的工作,确保正直且均匀的钻孔直孔以及钻孔孔壁。与此同时,要在适当时冲洗裂缝以及钻孔,从而将灌浆施工工作的效率有效提高,使工作时间得以缩短,避免浪费资源以及资金。在开展灌浆的施工工作时,要同相应的地质情况相结合,假如施工于较大裂缝的岩层时,可对纯压式的灌浆进行选择;假如施工于内外两管间缝隙以及较小裂缝孔口时,那么可对孔内循环以及孔口循环的方法进行选择。

灌浆也有顺序之分,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以及一次灌浆法等灌浆顺序。假如地区需要灌溉的面积偏小,进行一次施工就可完成施工的工作,那么可对一次灌浆法进行选择;假如地区岩层破碎,为了避免施工事故发生,那么施工时可对自上而下的分段灌浆法进行选择;假如地区需要灌溉的面积偏大,为了保障工作效率,那么施工时可对自下而上的分段灌浆法进行选择。

2.改进施工细节。从某种角度来讲,细节能够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加大施工的监督力度。比方说,要想使灌浆施工质量得以提高,就要将灌浆温度控制好,密切关注混凝土的温度,细致地整理相关的数据,分析什么温度才能够保障最高的灌浆质量,从而就可开展灌浆的工作,保障最好的灌浆效果。另外,要加大机械管理的力度,确保定期保养,避免发生相关人员待机的情况,避免浪费资源。还有,要合理地配备机械人员,科学地对资源进行分配,这样才能够将工作效率有效提高。总之,及时地进行后期的护理和维修,能够使工程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四、结语

为人们谋取福祉的民生工程即水电工程,而在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灌浆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能够对工程整体的质量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想加大经济建设的力度,发展水利工程,就要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灌浆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断裂得以填补,使堤坝得以加固,从而推动水利工程业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松,李江.概述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14(1):344.

[2] 王秉玉,杨明.水利渠道工程的渗漏及处理[J].水利技术监督,2012,20(4):57-59.

[3]王波,黄德春,华坚等.水利工程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4):149-154.

[4]夏正海,余文学,瞿志斌等.水利工程建设征地中受影响企业安置探讨——以苏南地区某水利工程建设征地为例[J].人民长江,2013,44(17):109-112.

[5]江新兰,陈煜,缪纶等.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控中的超宽带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7,15(1):54-60.

[6]刘克军.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40(9):177-178.

[7]张长征,黄德春,Upmanu Lall等.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系统稳定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109-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灌浆技术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关于岩石基础灌浆施工的一己之见
浅谈水工隧洞灌浆施工技术
水库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应用要点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