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研究

2017-11-13石秋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经营模式对策

石秋伟

摘 要:目的:近几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机合作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效益分析,指出农机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地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对策

农机合作社作为当前重要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的重要载体,是解决我国农业生产家庭承包中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农机具使用率底、作业质量难保证、农忙时节人手紧缺的关键手段。在释放农村劳动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全州现有耕地面积574万亩。近几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和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黔东南州农机合作社有着较快发展,截止2016年底,全州共有农机合作社54个,入社成员数1062个(户),服务农户数67287户,作业服务面积达51.15万亩,拥有极具总数达1495台(套),2016年有2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服务领域涉及机耕、机播、植保、机收、机械维修等。

二、合作社经营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经调查,黔东南州农机合作社主要经营模式为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代耕代收作业服务两种,在这两方面三穗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都有所涉及,下面就以三穗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两种经营模式经济效益。

1.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三穗县惠民农机专业合作成立于2009年,现拥有社员32人,并于2016年获省级示范社,拥有农机具37台(套),其中:大中型农机具3台,小型微耕机10台,水稻插秧机3台(其中钵体苗插秧机1台),水稻播种机1台,油菜播种机2台。沼液抽排设备2台,抗旱机具10台(套),铧式犁和旋耕机各4部,低温循环式干燥机设备2套;维修工具11台(套)。拥有停机棚520平方。2016年合作社流转1000亩土地种植水稻,平均每亩收65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2.76元,亩成本1000元,水稻年收入179.4万元,年率润79.4万元。 轮种油菜200亩,平均亩收油菜75公斤,每公斤市场价格6元,亩成本50元,年收入9万元,年纯收入8万元。合作社2016年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纯利润为87.4万元。

2.拓宽服务,发展代耕代收业务

合作社在满足自身作业之余,还帮附近农户代耕代收。2016年合作社为附近农户代耕1.8万亩,其中代耕水田1万亩,代耕旱田0.8万亩。代耕水田亩收费200元,亩成本115元, 水田代耕年纯收入85万元,代耕旱田亩收费260元,亩作业成本150元,旱田代耕年纯收入88万元。代防0.8万亩,亩收费60元,每亩收作业成本6元,年代防纯收入43.2万元。代收2万亩,亩收费150元,亩作业成本80元,年代收纯收入140万元。合作社2016年提供代耕代收业务总利润为365.2万元。

三、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1.内部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运行不规范。一是产权制度不明确,部分农机合作社的资产结构没有的得到明确界定;二是组织形式不规范,合作社由农机户牵头组建,管理松散,单打独斗,合作社名不符实;三是資金运作机制不规范,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会计账薄,只有内部收支流水账;四是民主制度落实不到位,未按章办事。

2.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偏低,发展后劲不足。有的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有限、责任心不强,未按要求召开社员大会,讨论合作社生产经营计划,导致合作社未能产生实际经济效益,挫伤社员积极性,影响合作社凝聚力和合作社社会化服务能力。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未能全面掌握新型机具的使用、维护、创新技术。机具维护保养意识淡薄“重使用,轻保养”,使用完机具随意摆放,未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保养处理,造成机具损坏和报废,严重影响机具使用寿命。

3.田块碎片化,面积小,不利于规模化生产。黔东南州地属山区,耕地分散,狭窄,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即便在坝区,因原来实行家庭承包制,将大块耕田隔分成小块田进行分配。影响农具使用效率,造成作业成本居高不下。

4.社会化服务领域狭窄,盈利能力有限。目前农机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作业为主,且集中在农忙时节,从事机耕、机收居多,服务领域狭窄。据统计,合作社年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其余时间大多社员机具属于闲置状态,合作社盈利能力不强。

四、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内部组织运行机制,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加强对合作社政策引导和合理干预,以合作社项目监管为抓手,督促合作社建章立制,合理调配社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社员之间权利和义务。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社员整体素质。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举办培训专班,加强对合作社社员培训力度。亦可协调农机教育、生产、科研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合作社培训和引导。通过培训使合作社的管理层成为新型合作社的领导者,技术员懂技术,会管理。

3.制定政策规范,推进土地流转。以实行土地登记确权为锲机,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户转变思想观念,消除思想顾虑。拓宽土地转流的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登记、备案程序,制定解决纠纷的依据和措施,加快土地流转。依托土地改造、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对流转土地进行整治,化零为整,并加强机耕道、机具下田平台建设。

4.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提升经营能力。农机合作社要在做好粮食作业服务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拓宽服务项目,从粮食作物的耕收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生产过程及经济作物机械化作业延伸,从传统种植业向畜牧、水产、林业和设施农业领域发展,从单纯农机作业服务向机具维修、新机具推广等业务拓宽。

五、结语

通过分析制约山区农机合作社发展因素,探索适合山区农机合作社经营模式,通过完善农机合作社内部机制、提高社员整体素质、加强政策扶持、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促进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康亚军.西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效益分析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

[2]陈文龙.山区农机合作社发展瓶颈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0(6).

[3]周国卿.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和代耕作业效益的比较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6(3).

[4]于连奎.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6(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分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